郭軍芳
1.關注學生的“預習”
對于一些淺顯易懂的課應該讓學生提前預習,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對于一些概念性強、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課則不要求學生預習。為什么呢?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預習就是把課本看一遍,似乎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但是,他們失去了課堂上鉆研問題的熱情;失去了思考問題時所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更可惜的是,由于他們沒有充分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失去了直面困難、迎難而上的磨煉。
至于淡化課堂筆記,是源于一種現象——我發現筆記記得好的學生,成績不一定好。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只知道記筆記的學生,當老師讓他們思考第三道題的時候,他們往往還在做第二道題的記錄……這樣學習,怎能談得上思維的發展呢?
老師只有一個腦袋,而一個班上卻有幾十個學生,老師的思維怎能涵蓋所有學生的思維呢?何況,老師的思維就真的比學生思維好嗎?就真的容易被學生接受嗎?如果老師總覺得自己比學生行,總是讓學生按照自己說的做,那么就可能以老師的有為造就學生的無為。
在教學中,我經常堅持這樣一種做法:上課時老師盡量少講,主要是給學生騰出大量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更主動、更積極、更親歷其境地學習。正是由于有了學生深層次的參與,才能取得過去以老師的教為主所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我在備課時主要思考如何重構教材,突出主干知識。更為形象地說,傳統備課我是在做“加法”,現在的備課我是在做“減法”。我在備課時想的第一個問題,也是想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是:什么內容是非講不可的?什么內容可以不講?
2.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之快,使得一些傳統的中學數學教育方式和方法被淘汰,這無疑對中學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不斷促使中學數學教師運用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要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步伐,更主要的是要適應學生的學習習慣。新的教學方法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為基礎。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數學專業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性,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很有用,這樣他們就會對這個學科感興趣,令教學活動更生動和有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教師要著眼于知識之間的聯系和規律時,著意數學思想的滲透,更著重哲理觀點的升華
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哪一位不同時是思想家、哲學家?他們都是站在思想的高度、站在哲理的高度進行觀察與思考的。把這些思想和哲理觀點編成教材來教中學生,他們無法接受,無助于以此為武器進行思考和應用,當然增長不了聰明才干。在數學教學中點點滴滴地長期滲透,會使學生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得到熏陶。
4.課堂上,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敢于“超前思維,向老師挑戰”
例題寫出來了,由學生思考、分析,到講臺上講解;定理、公式寫出條件時,鼓勵學生想出結論;再進一步,學生主動構造定理、公式;甚至,瞻前顧后,審時度勢,提出應該給誰以定義和如何定義;乃至,對于教師課堂上的講解,都搶在前面猜想它的下一句是什么……這樣做的優點是,能夠使學生在思維活動中得到思維的訓練。同時,一切都是自己動手完成的。歷景艱難”,熟知其中的“溝溝坎坎”,必將印象深刻、記憶久遠。學生向老師挑戰,如果思考失誤了,則將從反面加深對正確認識的理解;在整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影響避免只模仿教師一個人的局限性。另外,給學生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將很好地鼓勵其積極追求。
5.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
學數學需要做題,其他課程也是如此,但怎樣才能發揮做題的作用,達到做題的目的呢?我認為,題不在多而在精彩。這里,精彩是指題目本身無錯誤,不只是對定義、定理、方法進行復述,題目的思路應充滿活力、綜合性強等。更重要的是“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多題歸一”。一題多解,將使學生身臨其境,加深理解;多解歸一,是尋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質,乃至不同知識類別及思考方式的共性,上升到思想方法、哲理觀點的高度,從而不斷抽象出具有共性的解題思考方法——多題歸一。為了實現“把題做透”的目標,教師必須少留作業。
6.師生必須建立穩的和諧的“情感場”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為此,教師必須樹立威信,真正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人范”。要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教師必須尊重、愛護、體貼學生,能夠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人正直、誠實守信,有一顆樂于奉獻的精神。由于受到學生的尊敬、愛戴與欽佩,學生將確信其教導的真實性和正確性。對于所傳授的知識認真領會;對于其諄諄教導,言聽計從,師生的感情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產生共鳴。此時,教師的贊揚會引起學生的內心愉快和深深的滿足。教師的忠告和批評會激起學生改正錯誤的決心和信心,使他們真正感覺到老師不是有意刁難,而是善意的批評和忠告(批評要適度,忠告有分寸)。
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情感場”的作用。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試想: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清醒理智的人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呢?要陶醉觀眾首先要陶醉自己。學生的思維一旦和你協調,那么你講上一句,他能知下一句。
7.幫助學生反思
經常引導學生反思,如果每次只是簡單地做一做,學生很快就會覺得枯燥,產生厭煩情緒。我們在每次引導學生反思的過程中,要給予其大量啟示性鼓勵與正強化評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反思的好處,使他們在反思過程中,得到激勵和啟示,并在后面的學習中獲得成功。平時,每次引導學生反思時,我都會大力表揚那些思考認真的同學,對一些同學能在反思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的,引導大家都向其看齊。讓學生感到自己在不斷反思中,能不斷進步,能夠經常地、認真地、下意識地反思。如此,學生就會在反思中真正領悟學習的魅力,從而轉變思想意識,總結方法,優化認知結構,發展思維能力,培養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