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保玉
摘 要: 通過對多名中學生與教師的訪談,尋找學生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并從學校、體育教師及學生本人三方面提出對策與建議,以真正發揮體育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與培養全面人才方面的優勢與作用。
關鍵詞: 體育興趣 中學生 原因分析
興趣指人們對事物喜好或關切的情緒,心理學上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和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表現為人們對某件事物、某項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體育課是中學開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促進中學生身體素質均衡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具有顯著作用。同時,體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均衡發展學生素質的使命。但是,當前很多中學生對體育表現出冷漠態度,被動參與一些基本體育活動,根本達不到增強學生體質的目的,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提出相應對策,是體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并加以研究的。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浙江省慶元三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當面反訪談法、專家訪談法,隨機對慶元三中60名學生進行面對面訪談,針對他們對參加體育活動的看法與態度做一個初步調查,并與學校多位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座談,討論學生參與體育的興趣,提出一定的對策。
二、學生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條件限制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較大一部分學生很少參與體育活動的原因,是從小沒有這方面的愛好與特長,等進入初中或高中后,再想參加體育活動,又因為沒有基礎,怕在同學面前出丑及其他心理方面的原因,特別是一些較胖的同學,導致他們多數淪落為體育活動的看客。
(二)學生受到家長重文輕武傳統文化的影響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國家,很多朝代都有重文輕武的思想,這種封建思想也存在于很多學生家長的腦海中,一方面他們殷切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高考中的,出人頭地,另一方面不能正確認識體育對學生身體、心理的促進作用。于是出現很多家長認為體育學好學壞無所謂,只要文化課學好就行的怪念頭,并且剝奪學生正常的體育鍛煉或游玩時間,逼迫他們搞好文化課學習。這一觀念直接影響到體育課教學。
(三)學校體育設施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體育設施嚴重不足是中學里較為常見的一個現象,跟學校經費有關,更與學校領導對體育的重視程度有關。有的學校只能滿足最基本的教學活動,一個簡易操場、幾個球,再加一些簡易設備,就是一個學校的全部體育器材。很多學生上體育課或者課外活動時,只能無所事事地隨便走走,即使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看到這樣的體育設施,也很難激起他們的運動興趣。
(四)學校體育教學內容陳舊
現在的初中體育課多為跑跑步、做做操,然后就是給幾個球,任學生在操場上玩,教學內容基本不會有多大變化。從學生角度反映,每一節體育課總是這些活動,每一節總是那幾個人在玩。從教師角度反映,體育課只要不讓學生出教學事故就可以了,教學考核、學生考試沒有其他科目那樣嚴格。
(五)學校教學觀念落后
現在所有學校的競爭都集中在升學率上,關注每年幾個考上重點高中或大學,這樣的競爭導致惡性循環,每一所學校都異常重視文化課教學,很多副課,如體育、科學、美術等課程被主干課老師占用,特別臨近考試的時候,這一現象格外嚴重。體育課、體育成績的地位顯而易見,更別說體育器材等方面的投入了,進而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就更低了,這是導致很多大學生在軍訓、體質測試時猝死的主要原因。學校對體育的整體把握或認識是影響一個學校體育氛圍的重要因素,如果認識不全,體育就會逐漸被邊緣化,學生的體育興趣就會逐步被扼殺。
三、提高學生體育興趣的對策
(一)學校方面
加大素質教育宣傳廣度和深度,切實使全社會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有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充分認識體育教學的必要性。在當前所有學校推行素質教育的階段,學校更應該正確認識體育在培養全面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能一味追求以學生考試成績為選拔依據。學校除了貫徹學校體育教育法規外,還應該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切實培養、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加對體育設施、器材的投資與管理力度,在管理層面上加強對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監督與評價。
(二)體育教師方面
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新型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手段。體育教師首先要從思想觀念上重視自身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認真鉆研教學內容,領悟教材,并對教學方法、步驟、示范及教學過程的控制與評價等各個教學環節進行仔細研究,探究新的教學模式,運用適宜的教學方式,認真對待每一堂課,讓學生每一次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不僅向學生傳授體育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還向學生灌輸終身體育意識,正確、合理地評價自身身體狀況,為學生將來參與體育打下一定的基礎。
(三)學生方面
學生在學好文化課的同時,加強身體鍛煉是一個更長遠的發展目標。學生要意識到體育不僅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反而會提高學習效率。體育活動能夠增強機體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抵抗能力,適當的體育活動能緩解文化課學習過程中的身體疲勞,對學習時的坐姿、眼部疲勞等都有調節作用,并且參加體育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睡眠質量,為第二天學習提供更充分保障。最后,重文輕武思想意識應該摒棄,身體是學習的保障,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有機會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為社會服務中。
當前,中學生缺乏體育興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學生個人方面的,也有學校、體育教師及外部環境方面的,增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不僅是解決素質教育的問題,更是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全面的優秀人才,促使這些人才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并為社會服務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祝蒞里,丁忠元.體育心理學[M].1990.
[2]曲宗湖,楊文軒.中學體育教學探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葉加寶,蘇連勇.體育概論[M].北京體育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