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玲
農村幼兒園優越的自然環境、獨特的人文環境是最寶貴的教育資源,這些資源是農村幼兒最真實、精彩的課堂,教師加以引導、啟發,幼兒就能自主欣賞、觀察日常生活中具體的環境資源與活動材料。因此在農村幼兒園實施探索型主題活動,豐富的鄉土資源的空間十分廣闊,幼兒園是孩子生活的主要陣地,但周圍環境及社會文化對孩子的成長起的作用同樣是決定性的。
一、利用鄉土資源,組織有價值的教育活動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大自然、大社會是兒童自己的世界,是兒童自己生活的環境,直接拿兒童熟悉的事物做教材、教具,被認為更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和效率。”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好教材、活教材,有利于促進孩子對生活的理解,更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及探索精神。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當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農村幼兒園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農村的優勢,充分利用農村自然資源將孩子引進大自然中,讓他們和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蔬菜、水果交朋友,創造性地組織和開展幼兒園活動滿足他們的勞動能力、觀察能力、想象力、創造力及環境意識等綜合能力發展的需要。因此把幼兒從“課堂中學習”引領到“自然情景中學習”,給幼兒充分、自由的想象、發揮空間。如農村幼兒園有一個優勢是空地比較多,利用條件開辟了一塊種植園地,讓孩子們走進屬于自己的小菜地學習播種、澆水、鋤草、采摘等勞動技能。農村特殊的環境、特有的資源讓農村幼兒在勞動過程中既認識了各種蔬菜又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培養了幼兒的勞動能力。
二、將鄉土資源從“自然”帶進“教室”,激發幼兒的自主性活動
教室外有著無窮盡的鄉土資源,將其投放于課堂是尤為關鍵的。
1.根據農村資源特點,開創思路,變廢為寶。
農村幼兒園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游戲材料及活動器材少,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更談不上促進幼兒能力發展。羅伯索馬說:“離開環境即無行為可言。”《幼兒園工作規程》第二十條明確指出:“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為執行《規程》,我們把眼光瞄向自然,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充分挖掘、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開辟豐富多彩的領域活動。
園室內、室外操作材料少,我們通常會進行廢品回收,變廢為寶。師生共同動手搜集,盡量使用一些農村廢舊物品,或者現成的廉價材料。利用一些廢舊物品充當孩子的玩具,既經濟實惠,又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活動興趣,例如:泥、沙、石頭、植物秸稈、蛋殼、塑料瓶、玉米皮、紙等。我們選擇了安全、衛生、無污染的自然材料,運用在各領域活動中,同時解決室內、室外操作材料少的問題。
2.根據農村資源條件,開設有農村特色的區角活動。
區角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過材料實現的,活動材料可直接影響幼兒活動質量,關系幼兒發展速度和方向,教師根據教育意圖提供符合幼兒發展需求的材料,讓幼兒通過材料媒介大膽表現自我,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性。在活動過程中利用一些利用率高的廢舊物品,教師們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實施各項區角活動。如小班主題活動《巧巧手》中的《糧食分類》等,讓幼兒通過用筷子夾、小手撿等方式培養幼兒的耐力、分類能力,以及手的協調性。中班主題活動《聰明的我》中的《快樂喂寶寶》,通過讓幼兒夾玻璃球喂寶寶,既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又培養幼兒的計算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學做小魯班》讓幼兒用各種形狀的木塊(木塊是從木匠那里揀來的)擺出各種模型,培養幼兒思維、觀察的能力及動手操作的興趣。《玩竹簽》通過玩冰糕棒,培養幼兒的技巧能力和做事細心認真的能力。《串扣子》通過學習用毛線串扣子,培養幼兒的耐力和注意力。大班主題活動《我真棒》中的《擺火柴棒》,讓幼兒在拼拼擺擺的過程中發展想象力、創造力及審美能力。我們還利用民間民謠《老牛趕山》培養幼兒的計算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
三、促進幼兒發展,充分體現農村資源的教育價值
認識自然,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及激發幼兒的探索精神,是我們開展教育的重要方面。
“心靈手巧”,幼兒經常動手操作,有利于小肌肉群發展,變得更聰明。創設優化的室外環境和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提供豐富的生活內容,可根據室外季節的變化和室內各項活動的設計,使孩子置身于大自然和優美的環境中,心情自然輕松舒適,讓幼兒盡情地按自己的意愿塑造自己眼中的世界。如在泥塑工活動過程中,各班制定出總主題,然后圍繞總主題制定出各個子主題。教師教給幼兒制作的基本方法,把創造余地留給孩子。孩子進行泥塑活動,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團、搓、捏、壓、接合、截、扣、涂、刻等。如小班活動主題《巧巧手》中的《我喜歡吃的東西》,幼兒用泥捏出自己喜歡的水果(蘋果、櫻桃、犁、糖葫蘆等)及食品(餅干、麻花等),從中逐漸了解規范的團、搓、壓、扣、涂等技能。培養幼兒對泥工的興趣,發展幼兒涂色的技能及對顏色的分辨能力。泥塑活動中,我們不但注意泥的選擇發展幼兒的思維,啟迪幼兒的智慧,還注重輔助材料的選擇,如火柴棒、樹枝、豆類、麥稈、筷子等。幼兒靈活運用各類材料,不但有利于泥土塑造活動,而且開拓幼兒的思路,啟迪幼兒的想象力。中班主題活動《我真棒》發展了幼兒團、搓、捏、印的技能和互相合作的精神。
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將為我們提供寶貴的教育資源。只要教師做一個有心人,樹立起鄉土觀、整合觀,大膽帶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這個迷人的世界開闊視野,自由地感受,就一定能促進幼兒能力發展,利用較少的教育投資讓幼兒獲得較大的發展,并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豐富的鄉土資源為幼兒園帶來了特色,帶來了活力,也帶來了新希望,讓農村資源在幼兒教育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