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閥
摘 要: 京津冀區域物流一體化重點應按照依托環首都經濟圈與沿海經濟帶同步推進的發展定位,河北實施“錯位互補、互動合作、聚集重點”的主動對接戰略總體思路,以農產品物流服務為基礎,以工業產品物流服務為主線,以大港口大物流為平臺,增強京津冀物流國際化地位為對接重點。
關鍵詞: 物流 物流對接 城市競爭力 京津冀區域
物流產業是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新興型服務產業,在當前金融危機非常嚴重的形勢下,改變河北省現有的物流現狀,積極融合京津冀區域物流一體化中。
一、供應鏈管理理論是河北物流戰略布局的理論基礎
供應鏈管理可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高服務質量,產生規模效應。它可以把供應鏈中的各節點聯系在一起,并對其優化,各節點形成一個融會貫通的網絡整體。該整體中的各節點雖各為一個實體,但為了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合作、協調相互的關系,加強商品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使整個供應鏈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大大提高各個節點在市場中的地位。在河北物流對接京津這個物流鏈中,北京、天津和河北是物流鏈中的三節點,三節點是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之間的雙向對流,提高三個節點之間的服務質量和效率,達到京津冀總的物流價值最優。
二、河北物流戰略布局的思路與重點
(一)河北物流戰略布局的總體思路
應按照依托環首都經濟圈與沿海經濟帶同步推進的發展定位,實施“錯位互補、互動合作、聚集重點”的主動對接戰略;充分利用京津物流平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加快物流業聚集和對接京津步伐主動承接京津優勢產業的規模擴張和區域輻射。
(二)河北物流戰略布局的重點
1.農產品領域內物流戰略布局
面對京津龐大的農產品工程及京津自供給能力嚴重不足的現狀,河北應利用區位優勢,立足京津市場,發展農產品物流。農產品領域內物流對接可重點做好以下幾點:
(1)重點做大做強標準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結合我省實際,重點推進優勢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有機食品的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一是對在“河北省出口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示范縣(市)”活動中批準的泊頭、晉州“出口鮮梨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市)”,遷西“出口板栗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唐海、樂亭“出口河豚標準化生產示范縣”,平泉“出口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縣”,探索“公司+基地”的管理模式,加快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二是依托廊坊無公害蔬菜基地和發揮張北錯季蔬菜城,充分利用廊坊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張北當地獨特的自然資源,建成面向京津市場特別是首都高校和機關單位,以經營凈菜、禮品菜等為主,集蔬菜加工、檢測、包裝、配送、銷售為一體的果菜配送中心。拓展新的蔬菜物流業務,爭取成為京津蔬菜深加工基地。
(2)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加強統籌規劃,建立京津冀區域冷鏈物流市場協同機制。建立區域性各類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重點是環京津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冀中南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實現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優化配置冷鏈物流資源。加快推進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門對門”京津冀物流對接。
2.工業產品領域內的物流戰略布局
農產品是京津冀發展的基礎,而工業產品是京津冀經濟提升的重要標準,工業產品在京津冀順暢流動,物流產業對接科學、合理是關鍵。限于研究所限,僅從信息、汽車零部件制造、食品加工等我省部分主導產業研究物流對接。
(1)信息產業領域內物流對接。目前,北京市正在重點培植數字電視、手機電視、下一代互聯網、職能交通和汽車電子、半導體照明材料及電子元件等物流業。天津市的定位是鞏固發展無線通信、新型元器件和計算機外部設備三大優勢領域,發展壯大軟件、集成電路和數字視聽三大領域,培育光電子和汽車電子兩個新興領域。所以河北應該重點與京津對接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通訊設備、計算機、視聽設備加工制造等物流園區,形成一批在中外有重要影響的骨干信息物流業,把河北打造成環渤海物流圈重要的信息物流基地。
(2)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領域內物流對接。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汽車將成為人們的代步車,未來汽車的需求量會與日俱增。河北應瞄準國內外整車汽車廠商的需求,擴大提高橋車制動器總成、真空助力器總成等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做大做強該領域的企業。爭取盡快成為北京現代、北京奔馳、北汽福田、天津豐田、天津夏利等主流汽車的零部件供應基地并做好相應的物流配套設施。積極推動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實施“制造業物流專業化發展示范工程”,重點發展為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提供原材料采購、產品分撥配送等專業化服務的第三方物流,積極引導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加快實施供應商管理庫存(VMI)、及時生產(JIT)等現代物流技術在該行業物流中的應用,提高河北汽車零部件與京津汽車業生產對接的效率,降低對接的物流成本,提高河北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市場競爭力。
(3)食品加工與制造產業領域物流對接。立足京津市場,發揮資源優勢,重點發展綠色食品,進一步做大做強華龍面、五豐福成、雙匯食品等重點企業。拓寬新的食品加工與制造業;建設大型專業商貿集散物流基地,爭取成為京津都市圈重要的食品與制造深加工物流基地,以及國際化的食品商貿交易物流中心。如三河匯福糧油物流項目,面向京津和全國食品油消費市場需求,建設年吞吐600萬噸的大型糧油物流中心,擴大農產品的儲運能力。京津市場是河北物流最直接的目標市場,發揮我省比較優勢,努力實現京津冀互補共贏。
3.津秦唐滄大港口大物流戰略布局
按照天津市方面的統計,天津港70%以上的貨物和60%左右的海關貨值,都來自于天津以外的省市,其中主要是河北,這一情況說明天津港和河北物流市場的發展密不可分。如何處理津秦唐滄大港口大物流對接就顯得非常重要。
(1)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的關系。由于近幾年河北各港口發展迅猛,對于天津港物流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因此要落實國家制定的《渤海灣地區港口建設規劃》,加強天津港、秦皇島港、唐山港和黃驊港等港口的協作和分工,減輕港口業務“同質化”程度,發揮各個港口的比較優勢,實現港口協調發展,提高兩地港口的整體競爭力。
(2)推動沿海港口互通。建議修建環渤海沿海高速路系統,緊密連接沿海各個港口,促進港口資源共享;加快規劃建設京津冀之間的高速公路,積極推進京津冀區域高速公路互聯互通,提高物流效率,為區域交流合作和產業發展提供快捷的物流通道。我省打造沿海經濟帶再出重拳,總投資86.7億元,連接秦皇島港、唐山港、曹妃甸新城、曹妃甸港區、黃驊港和天津港,溝通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運輸通道—濱海公路已開工建設。濱海公路是我省環渤海區域重要的干線公路,是溝通環渤海經濟區的重要運輸通道。
4.河北空港物流的戰略布局
京津冀三地口岸相關部門應加強工作聯系和配合,實現設施配套和技術對接,為貨物轉關通關提供保障,具體措施有:一是企業在各口岸辦理轉關或口岸通關業務時享受“延時通關”、“加急通關”、“預約通關、節假日加班通關”、“轉關業務值班”等各項通關服務保障;二是腹地班列集裝箱在港口享受不設集港時間、免收下線集港費、免收到達港站堆存費等優惠;三是腹地貨物優先辦理通關和提發貨,優先落實請車申請,推廣“口岸電子執法系統”,實現企業“網上報關”,簡化進出關手續,縮短通關時間;四是推進口岸物流信息一體化,建立高效的口岸物流共同數據交換平臺。
參考文獻:
[1]趙世洪.廊坊與京津的產業對接及融合.城市問題,2010(4):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