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清曼
摘 要: 抗生素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功不可沒,但我國目前抗生素濫用現象已引起國內外關注。本文綜述了抗生素濫用的原因及促進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
關鍵詞: 抗生素 濫用原因 對策
一、引言
抗生素是我國臨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它使用量巨大,居所有臨床用藥的首位??股氐膽脤刂萍毦腥九c細菌性傳染病及降低病死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與此同時,抗菌藥物濫用的現象也很普遍,不僅造成藥品浪費,而且使不良反應增多,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極大降低抗菌藥物的療效。目前此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引起政府及醫藥界的廣泛重視。如何有效遏制濫用抗菌藥物的勢頭,加強合理用藥,控制細菌耐藥的流行趨勢,是當前醫藥研究領域廣泛關注的問題之一。
二、抗生素濫用的原因
(一)社會原因
1.缺乏有效的宣傳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的宣傳教育,患者對抗生素的認識存在誤區,認為所有感染都需要抗生素治療,對疾病不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有的患者“久病成良醫”,盲目使用抗生素,助長抗生素的濫用。
2.虛假廣告的影響。少數藥品廣告避重就輕,注重宣傳療效,避開不良反應。某些大眾傳媒機構成為傳播不實藥物信息的渠道,只顧利用廣告創收,不負責任地誤導公眾的藥品消費,造成極不利的社會影響。
(二)醫方原因
1.醫療行業不正之風的影響。盡管政府加大對醫療衛生行業不正之風的整治力度,但仍有部分醫療衛生行業的不正之風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一些抗生素生產和經營企業只顧追求經濟效益,利用各種不合法、不正當的促銷手段擴大其產品的銷售。
2.治療從經驗出發。在抗生素耐藥性時代到來之前,醫生抗生素的處方習慣已經養成。當意識到耐藥性的危害而決定改變醫生的處方習慣時,實際情況變得不那么容易。醫生憑經驗使用抗生素,未充分運用抗生素的藥學知識指導合理用藥,臨床上抗生素的使用趨向聯合用藥。此外,醫生對廣譜抗生素使用過多并且依據不充分。
3.醫療界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事實上,全社會對抗生素濫用的危害認識嚴重不足,不僅老百姓愚昧,而且有知識專長優勢和藥方主導權的醫療界缺乏社會責任感而推波助瀾所致。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王錦霞在—份報告中指出:抗生素濫用的源頭不是在藥店,而是在醫院。統計數據表明,近年來該協會統計藥品類銷售額,絕大多數藥品是醫生在醫院開的,所以醫院和醫生成為濫用抗生素“禍首”。由于醫療機構中相當數量的從業人員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顧職業道德,隱瞞、回避或淡化抗生素濫用的危害,造成抗生素濫用的局面,使得全國藥品銷售量前10名的藥品部是抗生素,導致人們形成濫用抗生素的習慣。就此而言,如果醫院不能正確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濫用的問題便永遠無法解決。
4.基層醫務人員專業素質低。基層醫院,特別是鄉鎮醫院和村一級的醫療單位,醫務人員專業素質較低,不能很好地把握抗生素的適應癥與禁忌癥,隨意使用抗生素的情況屢見不鮮。目前部分醫師在使用抗生素之前主要憑自己的經驗與推測用藥,只要病人一到醫院或診所就醫,不管有沒有感染癥狀一律使用抗生素,甚至全然不顧抗生素的不良反應。
5.用藥方法不當。如聯合用藥種類過多或不合理、劑量偏小或偏大、療程過長或過短等,未充分運用藥物代謝動力學與藥效學知識指導合理用藥。
(三)患方原因
1.大眾缺乏對抗生素的正確認識。大量信息表明:我國有相當數量的家庭一直或常備抗生素,其中九成以上的家庭都知道抗生素。所用抗生素直接從藥店購買,但有將近一半的家庭并不真正了解抗生素的用途,其中部分家庭甚至錯誤地認為抗生素是萬能藥,可治百病,越新越貴效果越好,對抗生素推崇備至。
2.不規范服藥。不在醫師指導下正確服用,服藥不規范、不足療程、不注意藥量。病人的不依從性是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的主要障礙之一,認為價格高藥就好,不少用藥者盲目迷信進口藥和貴重藥,無病用藥,輕癥開大處方,甚至在用藥上搞攀比、追求高檔次。
3.患者盲目要求。部分患者為了不影響學習和工作、不降低勞動效率及收入,作為預防用藥,往往要求使用抗生素。
(四)其他原因
毫不諱言,在養殖業中抗生素濫用更是觸目驚心,在動物飼養中為了追求動物快速生長,整個行業都將抗生素作為飼料添加劑,其使用的抗生素種類已經囊括人類自身使用的幾乎全部抗生素種類。這樣做的結果是其為市場提供的相關產品(如肉、蛋、奶等)和以此為原料的加工食品均含抗生素且多數都超標,間接危害人類。
三、對策分析
(一)政府方面
1.加強立法規范,增強各級主管部門控制作用。我國政府已認識到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性。為了有效制止抗生素的濫用,衛生部發布《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國家科技部已將抗生素在兒科使用狀況和細菌耐藥性的研究作為“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當然,有關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還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如及早建立《執業藥師法》、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和《藥品分類管理辦法》,從法律角度制約和規范醫生和執業藥師的行為,依照法律法規規范藥品促銷活動并依法嚴厲懲處違法促銷行為。同時制定有關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具體法規,加強對藥品使用情況的管理。
2.加強醫藥市場監管,提高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國家高層機構要真正認清抗生素濫用的惡劣作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規范藥品流通市場,徹底阻斷醫院、醫生對抗生素依賴的利益鏈,從而有效減少,直至消除抗生素的濫用。同時以制度約束醫藥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3.加強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培訓。指導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倡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觀念:合理使用,切勿濫用。各地醫療主管部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基層醫務工作者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治療水平。目前,有相當數量的基層醫療單位的醫務工作者自身就缺乏對抗生素的科學認識,在抗生素的選用、聯合用藥及數量的應用上都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通過制度化培訓使他們形成正確使用抗生素的理念,指導基層醫務工作者執行正確的抗生素使用原則,讓他們熟悉各類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應,并密切觀察病人用藥后的反應,一旦發現嚴重不良反應立即停藥并采取相應措施。
4.向社會公眾宣傳正確使用抗生素的知識。從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計劃,國家相關部門、機構、醫院和醫生都應自覺承擔起向社會公眾宣傳普及正確使用抗生素知識的社會責任。公眾應認識到:抗生素并非靈丹妙藥,不能包治百病。藥品是特殊的商品,“便宜沒好貨”的規律并不適用于藥品,不要盲目迷戀于“洋、新、貴”的抗生素,只要使用得當,幾分錢一片的藥就能達到藥到病除的療效。
5.采取具體措施保證食品安全。目前人類濫用抗生素的問題雖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在動物身上使用抗生素卻成為監控盲區,應盡快依法制定具體措施抑制抗生素在養殖業中濫用的現象,徹底斬斷抗生素濫用對人類健康的威脅鏈。
(二)醫院方面
1.宣傳教育。以醫師和藥師為對象定期舉辦合理用藥知識講座,召開醫院感染研討會,通過各種信息交流,以求達成全院醫務人員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共識,促進合理用藥的整體水平。加強對各種抗生素理化性質的學習,提高醫藥人員的素質,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保證。注意宣傳合理使用抗生素,不僅向醫護人員宣傳,還向病人宣傳。
2.加強業務技術。由于抗生素品種不斷增加,處方用藥日見復雜,對醫師治療質量體系的考評,在一定程度上使醫務人員堅持不懈地學習,熟悉各種抗生素的最佳適應癥,重視病原學檢查,了解各類人員濫用抗生素的行為。
3.加強管理監督。制定抗生素的使用細則,將以上各項管理措施落實到位,把合理用藥定為科室管理的硬性指標,通過這些細則規定約束醫師對抗生素的使用,使其必須嚴格堅持抗生素的使用原則。同時成立醫院藥事委員,對特定抗生素的使用進行限制,對臨床科室購的抗生素新藥充分論證,避免同類或同代抗生素新藥引進品種過多。
4.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對醫務人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醫德醫風教育,對個別屢教不改、態度惡劣、收受回扣者予以必要的處罰。
(三)藥品研發部門
可采用中西醫結合方式研發新藥。細菌對合成的抗生素產生耐藥性越來越快,一直是困擾醫學界的難題,然而我們發現由于中醫藥整體治療的思想和復方的應用,中藥產生耐藥性而被淘汰的很少。如2003年的抗擊“非典”中,我國中醫藥在抗菌方面起很大的作用。中藥是我國的國粹,要繼承和發揚我國在中醫藥方面的優勢??刮⑸锏闹胁菟幱泻芏?,為了更好地使其廣泛應用,被WHO充分認可,我們要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方法和手段,中西醫結合,借鑒國際通用的醫藥規范和技術,在劑型、生物利用度、微量化、快速高效、應用方便等方面下工夫,努力研發新的抗菌藥物,造福人類。
四、結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抗生素的正確評價與合理使用,不僅是簡單的學術問題,還涉及醫學、藥學、社會學與管理學等,因此需要學術界、有關管理部門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相信隨著我國在食品、藥品方面管理的不斷完善,全體醫藥工作者及全社會的不斷努力,抗生素的濫用現象將逐漸被遏制,使抗生素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參考文獻:
[1]崔立杰.抗生素濫用的危害與合理使用.·藥物與臨床·2007年7月第45卷第7期.
[2]周志明,劉雪梅.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J].新疆醫學,1996,26(3):168-170.
[3]楊榮麗,李兵兵.抗生素的合理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2)t12.
[4]李成玲,劉艷輝.醫院要加強抗生素濫用的管理.醫學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17卷第7期8.
[5]孫利華,陳晶,葉艷.不合理用藥的成因與對策研究.中國藥業,1999,8(4):5.
[6]劉皓,楊悅,方麗玲.抗生素濫用的成因與對策研究.中國藥事,2000,14(1):63.
[7]常松.抗生素濫用與細菌耐藥的對策.[中圖分類號]R978.1.
[8]劉智明.抗生素濫用原因淺析.274V01.21No-2 Aerospace Medicine Feb 2010.
[9]梁玉屏.抗生素濫用分析[J].現代醫院,2005,5(12)t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