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勝春
同學們有沒有見過圖1所示標志?這是高壓危險的標志,那么什么是高壓電?我們生活中存在哪些高壓電?高壓危險,我們為什么還要高壓輸電?如何能防止高壓觸電?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和解決這些問題。
一、高壓電的劃分
高壓電是指配電線路交流電壓在1000V以上或直流電壓在1500V以上,電力系統中1000kV及以上的交流電壓等級為特高壓供電。
高壓電比較危險,常見的形式有:跨步電壓、電弧放電、電暈放電、火花放電等。
跨步電壓:它是指當人的兩足分別站在地面上具有不同對“地”電位的兩處時,在人的兩足之間所承受的電壓,當土壤中存在接地電流時,在地面上就會呈現跨步電壓,跨步電壓常出現在電氣設備故障接地點附近和輸電線路斷線落地處,雷擊時避雷針接地極附近也存在著跨步電壓,通常,這些故障點20m范圍內都存在跨步電壓觸電的危險。
電弧放電(如圖2):在電源能持續提供大電流的條件下,因熱電離在間隙中形成明亮、高電導、高溫通道的一種強烈放電,電弧放電可用于焊接、冶煉、照明、噴涂等,這些場合主要是利用電弧的高溫、高能量密度、易控制等特點,在這些應用中,都須使電弧穩定放電。
電暈放電(如圖3):氣體介質在不均勻電場中的局部自持放電,是最常見的一種氣體放電形式,發生電暈時在電極周圍可以看到光亮,并伴有咝咝聲。
火花放電:當高壓電源的功率不太大時,高壓電極間的氣體在強電場的作用下被擊穿,產生明亮、曲折、狹窄且有分叉的電火花,并伴隨爆裂聲,這種形式的自激導電叫火花放電,雷電是一種最常見的火花放電現象。
二、高壓觸電類型與急救
高壓觸電主要有兩種類型:高壓電弧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
為了防止高壓電弧觸電,高壓線都架得很高,為了安全用電,我們應當采取的措施是必須遠離高壓帶電體,如發現有高壓輸電線落在或靠近地面,不可走近,應立即設立警示牌,并通知電力部門搶修,當誤人跨步電壓觸電的區域時,應趕快把雙腳并在一起,或盡快用一條腿朝故障點反向跳出危險區,或站在原地不動,等待救援,切不可邁步走近故障點。
三、高壓輸電
高壓既然這么危險,我們為什么還要用高壓輸電呢?
高壓輸電的目的就是為了能使電能遠距離傳輸而損失很小,如今,高壓輸電是用變壓器將發電機輸出的電壓升壓后傳輸的一種方式。
輸電要用導線,導線當然有電阻,如果導線很短,電阻很小可忽略,而遠距離輸電時,導線很長,電阻大,就不能忽略了,如何減小導線發熱損耗的電能呢?
由焦耳定律Q=IRt可知,減小Q有以下三種方法:一是減小輸電時間t,二是減小輸電線電阻R,三是減小輸電電流I,輸電就是要輸送電能,輸送的功率必須足夠大,才有實際意義,根據公式P=UI,要使輸電電流,減小,而輸送功率P不變(足夠大),就必須提高輸電電壓U,當用高電壓把電能輸送到用電區后,需要逐次把電壓降低,恢復到正常電壓。
責任編輯:蔡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