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紅香
摘 要:拓展學生的課外閱讀面,引導學生收藏圖書,學生之間交流各自的藏書資料,逐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讓閱讀成為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是每一個語文教師追求的目標和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鍵詞:有效;課外;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強調閱讀教學要“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要求語文教學在閱讀方面注意“有豐富的積累,培養良好的語感”。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平時注重積累,多讀多思考,才能聽懂別人的語言,讀懂他人的作品,說出自己的感想,寫出自己的認識。
為了更好地讓課外閱讀促進語文教學,我在自己的工作中做了許多嘗試,無論是我還是學生,都嘗到了課外閱讀的甜美,在工作的開展中也取得了一些收獲。
一、合理安排時間,保證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高效課堂要時間,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并且要求學生將自己在閱讀中的積累和感悟及時記錄下來,日積月累,提高閱讀素養。語文作業基本保證在學校完成,家庭作業常年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做好讀書筆記。每周安排一到兩節課為“課外閱讀指導課”,專門帶領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為了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數量和質量,我們建立了“班級漂流圖書”,請學生將自己的好書帶到學校與同學們互動漂流,實現“資源共享”。
二、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
我在課外閱讀指導中首先應從閱讀的數量入手。這包括兩方面的要求:一是以身垂范,引導學生養成經常讀書看報的好習慣,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開闊他們的視野;二是比賽交流,激發學生開展讀書交流、比賽活動,通過各種活動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力爭學生平時能夠“厚積”,以備用時“厚發”。讓學生保持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進而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年齡特點的限制,孩子對某件事的熱情維持時間較短。所以,形式多樣且具有實效性的組織,會更有利于幫助學生對課外閱讀實踐保持持久的興趣和注意力。課外閱讀,我們從幫助孩子們選擇合適的讀物入手。低年級的孩子愛幻想,他們有的愛讀幻想故事,如童話、科幻小說等;好奇也是他們的天性,有些喜歡讀一些探險、探秘的故事;有的喜歡讀一些具體生動的小故事,如寓言故事等;兒童詩大多反映了孩子的世界,表現了孩子的童心、童趣,為孩子們所深深喜愛;經典范文文字精美,學生愛讀,要指導學生反復讀、多讀;反映現實生活的文章在內容上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通,應該給高年段的學生推薦閱讀。
三、保證組織形式既豐富多彩又富有成效
比如,自讀自悟的形式。它在閱讀方法中是最普通,也是應用最廣的一種形式。它操作靈活方便、學生參與自主性強,深受學生歡迎。但是,我在給學生讀書自主、自由的同時,也要隨時和學生進行交流,掌握學生的閱讀情況,并及時組織相關的、有針對性的討論、辯論活動等。
四、為學生提供閱讀成果展示的舞臺,激發學生多讀書
在帶領學生讀書的過程中,總有一些孩子見縫插針地告訴我:“老師,昨天我讀到魯濱孫教化星期五的時候,我……“老師,我剛剛看完馬克·吐溫的……”看著孩子們興奮的表情,我似乎看到了閱讀在孩子們心中引起的波瀾,我意識到自己應該為孩子提供一些展示他們閱讀成果的舞臺,更好地鼓勵孩子多讀書。經過共同商議,我們開展了班級“課本劇表演”“讀書手抄報比賽”“古詩考級賽”“優秀讀書筆記展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讓孩子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樹立積累的自信,培養閱讀的興趣。
通過課外閱讀引導,孩子們基本上能夠堅持課外閱讀,順利完成了自己制訂的閱讀任務,在創新思維的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更令人高興的是:孩子們對課外閱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在課間的打鬧現象消失,一下課便三五成群地交流閱讀內容;自習課作業完成更快,完成之后總是迫不及待地問:“老師,可以看課外書嗎?”課外閱讀的范圍更是廣泛:從最初的圖畫童話類、到科普類、小說類……閱讀已成為孩子們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在收獲的同時我也患得患失,擔心課外閱讀占用了更多的時間,影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也有老師好心地跟我開玩笑說:這樣的語文教學對孩子的長遠發展確實是好,但是面對各種考試測試,會不會有偏差出現?另外,在課外閱讀實踐指導中,如何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使他們都能在閱讀活動中最大化受益,也是困擾我的一個難題,我將在今后的實踐中作更加深入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