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玉霞 陳玉萍
小班額是當前農村學校的實際,如何針對班級人數少的現實,實施有效教學,構建小班額背景下的高效課堂,已經成為當前農村教學工作的一項緊迫課題。
小班額教育發展到今天,有其特有的優勢,它是小班額、小批量、高投入、高質量的教育;是分層教、高效率、個性化、精品化的教育;是教室設施個性化、學習方法多樣化、師生關系親近化、學生發展多元化的教育。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發揮這些優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其有實效,出成績呢?本人略談一下自己一年來的感受。
一、轉變觀念,充分備課,把工夫用在課外
面對一個教學班學生少的實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敢變、要善變,教師要從教學目標的制定與落實、教學活動的設計實施、作業布置與完成等環節都要有針對性地去完成,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形成以教師導學,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做好上課前的備課。(1)要吃透教材,在備課過程中要認真學習課程標準,通讀教材,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2.要了解學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礎上,要全面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知識基礎、智力水平等。(3)要選好教法。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4)要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
二、增強教學反饋的強度和效度,優化課堂時間,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
在課堂教學中,要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每堂課教師占用時間總量不得多于15分鐘,其他時間安排給學生閱讀、練習、自學、討論等。每堂課要用不同方法及時獲取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信息,準確把握學生問題所在,當堂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在教學的每個環節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課堂教學,雖說是以學為主體,教為主導,但是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也不能忽視教師的積極引導。
與此同時,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時間分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有所提高。教師講解問題不在多而在精要,組織討論不在花哨而在實用。珍惜時間不是教師急不可待地把課堂內容講完,而是要多給學生時間思考。教師可根據不同課型安排教學過程,調整教學方法,保證在最佳時段內完成主要任務、解決關鍵問題,然后再通過精心設計的練習或討論等,使教學過程一直向著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向進行。
三、分層施教,關注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
由于小班額教育學生人數少,教師必須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使分層教學更能有效實施。在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要求、課堂提問、作業布置等方面體現出來。使各層學生依據他們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上都有所收獲。課堂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散教學中的難點,注重對以前知識的復習與聯系,使后進生可以在課堂上和課堂下得到更多的關注。對于優生可以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是針對不同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制定適合他的教學模式。
四、積極實施小組互助學習制,推行課堂作業分層布置制度
根據小班額人數少這一優勢,在班內實行小組互助學習可以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心理特點,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優秀學生的優勢,讓優生帶動其他學生學習,積極推行學生互助機制,同時教師通過對小組的學法指導和激勵性評價,進一步提高學習小組的自主學習效果。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與此同時推行課堂作業分層布置制度。教師在布置課堂練習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的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因此,加強作業的管理與指導,避免超負荷、重復性、低水平的作業,給每個學生留有充分自主發展的余地,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必由之路。
五、多樣評價,激勵學生參與意識
小班額背景下,評價更需要多樣化、多元化,特別是一些課堂及時評價能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作業的即時評價,可以當場面批、指導,指出錯誤之處、及時訂正。學生課堂回答問題、展開討論等課堂行為也可以及時評價。從評價形式看,可以是教師口頭評價,也可以通過鼓勵性的肢體語言進行評價。另外,可以采取學生自我評價的辦法讓學生自評、自批。自己更正,這樣自然增加了評價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課題名稱:小班額背景下小學高效課堂模式研究
課題類別:甘肅省教育課堂“十二五”規劃課題
課題批準號:GS[2014]GHB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