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紅衛
摘 要:語文閱讀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基本能力,也是基本的學習和生活技能。其實閱讀與其說是一種學習能力,不如說是一種生活能力,一種從書本獲取信息,從文字中思考的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滿足他們好奇心的同時培養他們正確的閱讀習慣。以此為目的,簡單談一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閱讀理念;閱讀方案;情境閱讀
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創新是為了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更是新時代教學的一大標準。閱讀教學的創新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和課堂氛圍三個方面出發,真正實現高效閱讀、趣味閱讀、高質閱讀。
一、樹立正確閱讀理念,創新閱讀思想
閱讀不是為了做課后題,也不是為了回答老師的問題,而是自己的一種愿望,想要從書本中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明確這一觀點,擺正自己的閱讀態度。而老師不要將閱讀的任務提前給學生,最好先從“你對文章有哪些理解和問題”開始,讓他們輕松閱讀,深入思考。閱讀如同給人輸入新鮮的血液一樣,能喚醒人的活力,同時也開闊視野。小學生就要有這樣的閱讀啟發,不斷創新自己的思想,讓自己一直處在學習的非飽和狀態。
二、豐富閱讀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手段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上課之前,老師都會有教案,但是這并不代表課堂會按照老師的規劃進行,過程中出現的小問題是無法預料的。因此老師要更豐富自己的閱讀教學方案,多準備一篇閱讀,防止有意外情況的發生。而且老師還要積極處理課堂中出現的小意外,可以靈活教學,而非隨意教學。創新教學手段,積極尋找學生的興趣點,結合閱讀的內容進行最恰當的擴展和改變。
三、情境閱讀教學法,身臨其境閱讀
閱讀之所以能夠開闊人的視野,就是因為在自己身上從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或是沒有進行過這樣的思考。所以我們閱讀的東西是新的,是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的。小學生還沒有這樣深入思考的能力,就需要老師進行有效的誘導。如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給學生創造閱讀中的客觀環境,然后將氛圍也烘托起來。之后讓老師進行情境想象的閱讀方法,自己去體會作者的心態。在這樣的情境教學當中,學生能夠對文章做最清晰的理解,而且也有利于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不是用眼睛或嘴巴讀書,而是在用心讀。
總之,創新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其本質就是讓學生體會閱讀的本質,深刻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讓閱讀成為生活中的一件樂事,而非一種學習壓力。
參考文獻:
沈曉榮.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淺談[J].新課程導學,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