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甜
【摘 要】當前的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育課的地位一直處于尷尬與被動的局面。尤其是女生在生理期時,處于一種害羞或怕苦的心理狀態,最終導致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出現厭學或是逃避的現象。在此情況下,激發與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成為當前中學教學活動中的研究重點,“誘趣教學”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將中學的體育教學質量以及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愛好作為體育教學的基礎,目的是增強學生身心健康,最終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誘趣教學法;應用
素質教育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完善,尤其是提高了體育在學校教育學科中的地位,但是依然沒有改變學生心中體育課程的形象,對于體育提不起興趣的局面。為了改變這一局面,相關工作者將“誘趣教學法”應用在體育教學中,有效地改變了中學體育教學的狀況,并且在長期的實踐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1 提高學生關于體育學習興趣的必要性
學校的體育教學不如數學、語文、英語那樣受到重視,在所有學科中也不占有有利地位,但卻是學生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在繁忙的課業之余,學生也需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只有身體強壯了才能再次投入到學習中。但是現在階段的體育教學并不能到到這一目的,它是涉及較多要素的復雜工程,尤其是在體育的教學環節中,如果學生對體育活動不感興趣,就會對整體教學起到制約作用,得不到很好的課堂效果。體育鍛煉是培養身體素質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人才的主要條件,但是我國當前在中學的體育教育僅僅是傳授簡單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沒有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增強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目標,我們作為培養學生能力的教師,應該肩負起這個責任,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興趣愛好是影響學生發揮體育自覺性與持久性的關鍵,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不自主的去參與學習與鍛煉,輕松地掌握動作技能。相反,如果學生對于一件事情不感興趣,僅僅通過紀律以及考核強制性的要求他們進行體育鍛煉,就會產生逆反心理,特別是中學階段的孩子,厭學心理極強。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的培養。因此,在教學中有目的性的運用“誘趣教學法”能夠科學的誘導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不但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還能增加學生對體育興趣的指導性與持久性。
2 游戲誘趣法,激發學習興趣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雖然不似兒童的貪玩,但依然保持著愛玩的本性,超負荷的學習卻將他們愛玩的本性壓制住了,恰當的將游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在繁忙的課業中得到減壓,還能使學生改變錯誤的關于體育課的認識,從而激發出學生潛在的熱愛體育的興趣。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出豐富多彩的游戲,不能一個游戲橫貫始終,這樣達不到游戲誘趣法的教學目的,同一個游戲不可能適合所有的教學內容,反而會讓學生出現審美疲勞,將剛剛建立起來的興趣再次消失殆盡,讓他們覺得體育課相當乏味,比如在進行如何正確投籃的教學活動中,可以設計“誰是神投手”的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使學生增加相關體育技能知識,提高對籃球的興趣。
如在講解正確的投籃姿勢之前,我先進行“誰是神投手”的測試,讓每個學生投籃三次,投籃距離不限、投籃姿勢不限,看誰投進得多。測試結果發現無論在什么距離、使用什么方式女生投進的球都非常少,而她們所使用的投籃方式大多是“扔、砸”等。男生的測試結果相對較好,但在投籃姿勢上仍存在許多錯誤。然后我對正確的投籃姿勢進行了分步講解及正確示范,而學生對我投進的籃球報以熱烈的掌聲。接下來讓學生進行自由練習,5分鐘之后開始第二次“誰是神投手”的測試。第二次測試結果女生投入籃球的次數比第一次明顯增多,投籃姿勢、力度大小等方面也有了明顯的進步。男生投入的籃球數量雖然沒有明顯增加,但在投籃姿勢的細節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改善。下課之后學生還津津樂道地談論教學內容,我知道此次教學不僅取得了成功,更讓學生對籃球產生了興趣。
3 比賽誘趣法,樹立競爭意識
競爭是人與生俱來所具有的一種意識,也是人在社會當中賴以生存的技能。所以在體育教學當中組織一些恰當的比賽,不僅能夠使學生的體育技能得到有效的鍛煉,還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基礎。我在對學生進行耐力訓練時,就融入了比賽元素。
如在講解耐力賽跑的技術要點及注意事項后,組織了一場名為“耐力王”的耐力跑比賽,比賽分為男女兩組,兩組同時進行,男生的規定距離為200米賽道15圈,女生為200米賽道8圈,每組的第一名可以獲得“耐力王”的稱號和體育組所頒發的獎狀。比賽一開始,就有學生如離弦的箭沖了出去,有些同學則是慢慢地跟在大部隊的后面。賽程過半,比賽開始前加速很猛的學生有的因堅持不了而退出了比賽,有些則被其他同學超越。比賽結束,全班26名男生有15名完成比賽,最好成績為9分03秒,17名女生有5名完成比賽,最好成績為5分21秒。之后對完成比賽的學生予以嘉獎,沒完成比賽的則給予鼓勵,并糾正他們在比賽過程中的錯誤,讓他們談談他們的感受。
4 合作誘趣法,培養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人們生活當中所必備的一種品質,也是在遇到困難、解決問題時最好的辦法。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都有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不愿意與人合作,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體育教學當中,教師可以融入一些能夠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學會與他人合作。為此在課堂教學內容完成之后,可以組織一次“愚公移山”的趣味比賽。
學生8人一組,左右腳用繩子分別綁在一起,從操場東側運石塊(道具)到操場西側,看哪組用時最短。比賽開始后,學生因步調不一致經常出現摔倒的現象。然而隨著游戲進程的推進,他們變得越來越默契,每一組甚至還選出了一個喊口號的領隊,最終競賽在快樂、和諧的氛圍當中圓滿結束。通過此次趣味比賽,由學生從開始的不會與人合作到后來的主動與人合作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明白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并學會如何與人合作,進而實現我所預先設計教學目標。
5 語言誘趣法
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需要通過語言,所以語言成為誘導法中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教師通過語言表達出課程的內容,學生通過語言反饋教學效果。所以,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藝術性,簡練、生動、幽默、形象的語言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利用語言增進相互之間的情感交流,培養信賴感與親近感。再將這種感情有效地轉移至體育興趣上,最終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6 結語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始終是新課改下我國教育事業培養學生的指導方針,同時也是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必須要具備的品質,中學體育教學是整體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意義上的身體鍛煉已經不能適應時代對體育教學的目標要求了。為此,在重視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時,培養學生具備艱苦耐勞的品質以及掌握較強的技能更為重要。“誘導教學法”在現代體育教學活動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它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教師應當在充分了解中學體育的教學目標之后,提升自身的體育素質與道德素質,將自己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來約束自身,言傳身教,想學生之所想,學學生之所學,與學生成為朋友,了解他們的需要,與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真正讓他們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參考文獻】
[1]陳衛平.談快樂教學法在高中體育課程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學周刊,2012,36:29. [2]劉會杰.協同教學法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
[3]金光輝.從體育教科書和專著的立論基礎看體育思想的演化[D].華東師范大學,2012.
[責任編輯:曹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