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2008年3月,陳旭校長提出了“四求”的課堂理念,學校提出了“思、疑、釋、練”教學模式。“四求課堂”這一理念的提出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社會各界以及廣大同仁的強烈反響。清原高中課改從幾年前的一棵幼苗成長為今天的參天大樹。四求課堂已經成為我校的立校之本。下面我來談談對“思、疑、釋、練”教學模式的一點認識與體會。
一、求學生有準備的課堂,學案指導預習——小卷檢測評價
導學案和課前小卷、隨堂小卷的編寫是實現“學生有準備的課堂”的關鍵一環。
教師要提前整合教材、查閱資料,結合學生認知情況來編寫導學案。導學案要明確重點、難點和學習目標,使學習內容問題化、提綱化,并結合實際情況給出難點解析或思維提示。這樣學生通過預習學案,能夠清楚哪些內容已經掌握,哪些內容還沒有掌握。再通過提出“我的疑問”,來激發思考、增強聽課的針對性。
課前小卷和隨堂小卷的習題編寫要有層次。課前小卷的目的是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要在舊知識與新知識的增長點上出題,圍繞學生可能通過預習學會的知識點,要相對簡單一些。隨堂小卷是學完新課后做的,要緊扣重、難點,抓住學生難以熟練掌握的內容進行限時訓練,使學過的知識得到有效的鞏固和運用。
二、求學生人人參與的課堂,組織有效互動——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傳統課堂,你聽我講,師生之間沒有互動,課堂死氣沉沉,學生沒活力,教學情況可想而知。“思、疑、釋、練”教學模式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是通過組織有效的小組互動來完成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動口、動腦、動手等各種互動巧妙展開,杜絕了靜態課堂。互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維護課堂紀律,不讓學生無故喧嘩、講題外話、干擾他人;在指導互動時,要參與學生的討論,給予學生知識和學法的個別輔導;觀察學生還有哪些共性問題不理解,為后面的教師精講做好鋪墊。小組展示時盡可能給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特別是對膽小內向的學生,要多加鼓勵與支持,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三、求講練結合的課堂,有針對性地限時訓練,有啟發性的魅力精講
將精心準備的課前小卷和隨堂小卷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大大增強了練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魅力精講時應該少講或不講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而對學生小組討論中普遍存在問題的知識點則應該對癥下藥仔細講解,有針對性地挖掘重點、剖析難點,滲透學科思想與學科思維方法,使知識系統化、條理化。不要片面追求少講,更不能面面俱到。
四、求學生主動發展的課堂,轉變師生角色,使學習更高效
“思、疑、釋、練”教學模式前置了學習和問題,采用了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質疑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喚起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這一先學后教、先練后講、互相質疑、教學相長的全新教學模式,讓老師和學生轉變了角色,共同走向高效學習。
“四求”課堂理念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快樂學習、人人參與、主動學習的課改要求;“四求”課堂理念讓每個學生都能展示自己的才華;“四求”課堂理念讓每位教師都能在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體會到從教的成就感與幸福感!作為清原高中的一員,每個人都承載著清原高中的光榮傳統,承載著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和重托,承載著萬千孩子的快樂成長。因此,我們有義務、有責任把我們的課堂變得更生動、更高效,將“思、疑、釋、練”教學模式進行到底!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