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徽
“聽”是語言習得的第一步,對于第二語言的習得更是如此。據調查,日常對話中,“聽”占了近一半的比重,可見聽力理解能力的重要性。Rivers指出,言語本身并不能構成交流,只有當言語的內容被聽者理解了才能達到語言交流這一教學目的,因此,聽力教學應當放在語言教學的首要位置。2007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中強調了對聽力的要求。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中聽力部分的比重,近年來也不斷上升。對于中國的大學生而言,在英語為非母語的環境下,英語聽力理解往往是最難提高的一項技能。而目前的英語聽力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依然占據主導地位。針對當前大學英語聽力教學費時低效的現狀,學生聽力理解能力普遍較低的現實,改革傳統低效的聽力教學方法,研究與探討科學、高效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模式已勢在必行。
整體聽寫最初由Ruth Wajnryb提出,她把整體聽寫定義為四個步驟的教學過程:(一)以正常語速聽寫一篇短文。(二)聽寫過程中,學習者記下熟悉的詞匯和短語。(三)小組合作,共同重新構建一篇自己版本的文章。(四)集體分析和修改小組構建的短文。與傳統聽寫不同,整體聽寫不要求學習者逐字逐句的記下聽到的段落,而是在對語篇大意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小組成員的積極討論來重新構建一篇意義忠于原文、語法正確、語篇銜接的短文,這不僅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去聽和理解。整體聽寫為學習者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學習的機會,并且鼓勵學生有意義地使用語言,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語言習得的環境。
合作學習理論是一個較成熟的且頗有成效的理論。其內涵包括:(一)合作學習是以3-5人的小組為單位進行的課堂教學活動。(二)合作學習是小組內成員相互作用和交流的學習活動。(三)合作學習的目標明確且有很強的導向性。(四)合作學習以整個小組的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D.W.Johnson&R.T.Johnson將合作學習定義為教學過程中的小組活動,活動過程中學習者共同討論學習材料,互相幫助理解材料內涵,互相鼓勵以最大程度的促進自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學習。整體聽寫過程中的小組重建階段正是把學習者融入這種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小組成員通過共同討論各自記下的詞句,互相幫助理解聽力原文的主要內涵,并互相鼓勵以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與傳統的聽力教學相比,整體聽寫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課堂聽力教學模式有著很多自身的優勢。(一)促使學生參與小組互動學習。整體聽寫活動的任務明確,每個學生不僅要認真聽和記錄,并且都要積極參與到隨后的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通過交換各自的素材,探討文章的大意等形式積極地融入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而是主動的給與者和探討者。(二)緩解學生的緊張和焦慮情緒。出于對自己語言水平的不自信和怕丟面子等原因,學生往往在聽力過程中產生緊張和焦慮的情緒,這不僅影響到聽力的理解,并且在老師要求回答問題或發言時很不積極。由于整體聽寫活動是以小組為單位提交報告材料的,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就大大緩解了緊張情緒,并且即使有沒聽懂或沒記住的部分,也可以在隨后的小組討論中從小組同伴中得以補充,學生的焦慮和畏懼心理也就得以消除。(三)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相比于簡單枯燥的傳統聽力教學活動,整體聽寫顯然更能讓學生在小組磋商和重構文本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在小組內部的相互交流學習中,學生更能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自發的想要縮小與同伴的差距。有了積極進取的心,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努力并取得進步后的樂趣。(四)將同伴反饋和教師反饋有效結合起來。傳統的聽力教學,學生通過選擇題或正誤判斷題等問題的答案來得到反饋信息,但只是對于對錯或是否理解主要大意的簡單反饋,能很難得到具體的反饋。整體聽寫活動中,學生不僅在小組互助學習中獲得同伴的具體反饋,如語音、詞匯、語法、句型、語義等,還可以從最后的集體討論和糾錯中得到其他同學和老師的評價和反饋。積極和具體的反饋有助于學生對了解自己的已經掌握的知識和缺乏的知識,對于自己犯的語言錯誤記憶更深刻。
依據Wajnryb提出的整體聽寫的四個步驟(準備、聽寫、重構、分析和糾正),設計一套整體聽寫應用于大學英語聽力課題教學的具體方案。
(一)準備階段。老師向學生介紹與話題有關的基本信息,并在黑板上寫下可能影響到學生理解的生詞。然后,告知學生整體聽寫活動的實施步驟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務。接下來,老師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幫助學生分組,通常4-5人一組,并要求學生緊密地坐在一起來保證在重建階段可以有效地進行交流、討論。
(二)聽寫階段。老師按照正常語速將聽力材料讀三遍,在第二遍朗讀過程中,為了給學生留些時間來記錄關鍵詞和短語,在句間作短暫停頓。
(三)重建階段。在第三階段,也是整體聽寫活動的核心階段,學生在小組內交換各自記錄的筆記并熱烈討論,然后共同合作來重新構建一篇短文。短文與原文的大意相同,但不必是對原文逐字逐句的重復。每個小組應在討論結束后以書面形式準備一篇自己版本的短文。在此過程中,老師對全班進行監控,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指出一些小錯誤。典型的和主要的錯誤在全班同學參與的分析和改正階段集體討論并改正。
(四)分析和改正階段。最后一個階段,每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朗讀自己小組重構的短文,然后在全班范圍內討論和改正,包括: 語法、含義、邏輯等錯誤。整個整體聽寫任務持續45分鐘。
整體聽寫活動作為一種新型的聽力教學活動,比傳統的聽力教學手段有很多優勢,學習者既能通過聽各種題材的短文得到足夠的有意義的輸入,又能在合作學習和重建過程中運用和檢查自己的語言知識,發現自己的不足并試圖去彌補和改進。在這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運用語言,學習者的積極性和潛能能夠得以更好的調動和發揮,因而為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師如能選擇適當的聽力材料并輔之以正確的指導,整體聽寫任務可以成為大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的有效的新模式,幫助學生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