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青
(鎮江市丹徒區地稅局)
為了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我國政府陸續出臺了與技術創新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從所得稅的角度,促進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涉及加計扣除、加速折舊、減免稅、投資抵免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對于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該部分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財稅[2013]70號文件也對企業發生的可納入稅前加計扣除的研究開發費用范圍做出了補充規定。加計扣除的稅收優惠政策針對性較強,通過加計扣除和加計攤銷直接減少了當期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有助于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加速折舊稅收優惠政策允許企業對于符合條件的固定資產在前期提高折舊的計提金額,減少前期應繳納的所得稅。財稅[2014]75號文件完善了當前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該文件明確了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加速折舊政策可以減輕企業設備投資初期需要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改善企業資金狀況,調動企業技術創新的積極性。
減免稅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稅收優惠政策,在我國減免稅優惠政策主要有優惠稅率和免稅兩種形式。在稅率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中規定,符合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享受15%的優惠所得稅率。在免稅政策方面,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投資抵免政策也是我國政府促進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推動產品更新換代的一項有力舉措。例如,對符合條件的創投企業以股權投資方式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并且投資期限在二年以上的,可以在其持股滿2年的當年按照投資額的70%抵扣該創投企業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足以抵扣的,可以結轉到以后納稅年度進行抵扣。
企業技術創新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很多現有文獻都從研發費用投入的角度來衡量企業技術創新程度。也有少部分文獻從研究成果角度,用新產品的銷售額來衡量技術創新程度,但這類數據很難從企業公開的年度財務報告等資料中獲取。由于企業所處的行業以及自身的資產規模不同,研發需求也有差異,因此選取研發費用投入的相對指標比較合理。本文在參考現有文獻的基礎上,選用研發投入強度(研發投入額與營業收入之比)作為企業技術創新程度的代理變量。
從所得稅的角度,促進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加計扣除、減免稅等途徑有效降低企業應繳納的所得稅,進而降低研發投入的成本和風險。從企業的角度看,企業能夠預計到優惠政策會降低當期的所得稅負擔,也會相應增加當期的研發投入。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通過分析不同施鉀處理對鉀肥農學效率的影響,100%OF 處理的鉀肥農學效率最低,為 9.11kg/kg,30%OF+70%CF處理和50%OF+50%CF處理的鉀肥農學效率明顯高于其他施鉀處理,分別為21.53、19.44 kg/kg。因此,從甜玉米產量和鉀肥農學效率的結果來看,甜玉米施用30%有機鉀與70%無機鉀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H1:我國中小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與企業所得稅稅負呈負相關關系
資產負債率反映企業的償債能力,資產負債率越高,企業研發投入所面臨的資金壓力也越大。另一方面,對于較高資產負債率的企業,銀行等債權人也不會積極支持企業進行較高風險的研發投入,這也制約了企業加大研發支出。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H2:我國中小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與企業資產負債率呈負相關關系
本文選取了創業板中2011年之前上市的100家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并收集了2011~2013年三年的相關數據。在選擇樣本時,為保證數據的有效性,本文剔除了在三年中利潤總額出現負數的企業,最終得到300個有效樣本觀察值。本文所有的研究數據來源于各上市公司公布的年報,所有數據均經過整理,數據分析利用統計軟件SPSS17.0完成。
有關變量的定義如表1所示。
本文分別針對假設1、假設2建立如下多元回歸模型:

表1 變量定義表

其中,α為截距項,ε為殘差項,β1至β3為回歸系數。
本文對樣本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以對樣本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和說明。表2表示本文所有解釋變量、控制變量以及被解釋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的結果,包括樣本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標準差。

表2 變量的描述性統計分析
本文在對樣本數據進行整體性描述的同時,對研發投入強度、所得稅稅負以及資產負債率這3個變量單獨進行區間性的描述性統計。
1.研發投入強度
由樣本的研發投入強度區間分布可以看出,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普遍較低,集中在5%~10%這個范圍內。由于各年度區間分布差別不大,以最新的2013年的相關樣本數據為例,研發投入強度的最小值為0;研發投入強度主要集中于5%~10%這個區間內,在此區間的有78家公司,比重為78%。另外,只有少數幾家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能達到40%,研發投入強度能達到20%以上的公司數量比例不到10%。

表3 研發投入強度區間分布

表4 所得稅稅負區間分布
2.所得稅稅負
由表4所得稅稅負區間分布可以看出,樣本公司的所得稅稅負主要集中在10%~20%這個區間。以最新的2013年的相關樣本數據為例,有62%的公司所得稅稅負在10%~20%之間,有接近10%的公司所得稅稅負超過30%。
3.資產負債率
從表5可以看出樣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區間分布,主要集中在40%以下。從時間序列角度看,樣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水平呈上升趨勢。在2011年,資產負債率在40%以上的公司數為7家,占比7%;而在2012年和2013年,這個比重分別為14%和19%。
從表6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出,模型的調整的R2值達到了0.2,說明模型的擬合優度水平比較高。同時F檢驗的結果反映了整個方程的顯著性較高。
D-W值接近2,說明模型不存在嚴重的自相關性?;貧w結果顯示,企業所得稅稅負SDSF的回歸系數為負,并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說明我國中小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與企業所得稅稅負呈負相關關系。因此,成立假設1。我國促進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通過加計扣除、減免稅等途徑有效降低企業的所得稅稅負,可以促進企業研發投入的增加。資產負債率LEV的回歸系數為負,也通過了顯著性檢驗,表明我國中小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與企業資產負債率呈負相關關系。因此,假設2成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低,研發投入所面臨的資金壓力也越小,同時也更容易受到銀行等債權人的支持,這些因素都會促進企業的研發投入。而控制變量ASSET的系數為正,但在兩個模型中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企業的資產規模與研發投入強度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表5 資產負債率區間分布

表6 回歸結果
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中,如果解釋變量存在多重共線性,將對參數估計、統計檢驗以及模型估計值的可靠性產生不利的影響。本文采用方差膨脹因子(VIF)檢驗解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表7顯示了本文兩個模型中每個解釋變量的VIF。從表7可以看出,所有解釋變量以及控制變量的VIF都接近1,表明本文研究模型的解釋變量以及控制變量之間基本上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表7 多重共線性檢驗結果
本文以創業板中的100家公司2011~2013年的相關數據為樣本,通過研究優惠后的所得稅稅率與研發投入之間的相關性來檢驗稅收政策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激勵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促進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但是作用還不是十分明顯。同時,研究也發現中小企業的財務杠桿水平對企業的研發投入有較強的約束力,資產負債率低的企業更傾向于加大研發投入。
根據研究結論,本文提出如下政策性建議:(1)進一步完善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當前我國所得稅優惠政策以直接優惠為主,由于企業的技術創新前期需要高投入,短期內無法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反而會降低利潤水平,因此所得稅方面的稅收優惠作用就不明顯。本文對樣本公司實際所得稅稅負的區間分析也驗證了這一點,實際所得稅稅負并不是處于較低的水平。國家應通過多種優惠方式,如加速折舊、直接稅的減免、提取準備金等方式,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2)配合出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融資支持政策。融資問題是企業技術創新的最大障礙,對此國家可以出臺相應的科研稅收信貸政策或者對中小企業的技術創新予以股權融資方面的支持,進一步加大稅收政策的杠桿作用。
[1]王璽,張嘉怡.促進企業研發創新的稅收政策探析[J].稅務研究,2015(1):48-51.
[2]白曉榮.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4(4):88-91.
[3]王敏,李亮.激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效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4(24):17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