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曉琴
摘 要: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存在財務風險是難免的,關鍵是如何了解風險的起因,加強防范,使自身處于不敗之地。財務風險是指由于多種因素的作用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從而產生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客觀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以財務決策為例,企業的財務決策幾乎都是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做出的,離開了風險,就無法正確評價企業報酬的高低。因此,對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進行研究、控制、提高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財務風險防范;行政事業單位;內控
行政事業單位各項運營資金能在穩定安全的狀態下運行,是行政事業單位運轉的重要目標之一。可以實現資金完整高效的運用,財務信息和財務報告的真實完整。所以在財務風險防范的環境下,實施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存在的問題
1.思想意識方面
內控意識在內控環境中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只有具有良好的內控意識才能建立健全并且實施內控制度。只有加強內部控制中的重要性認識。部分單位中的“一把手”才能對單位中的內控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意義有所認識。當前一些行政事業單位中一些領導僅僅將財務部門中的預算控制與部門的內部控制完全等她。在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方面熟視無睹。展現出了事業單位領導管理層在內控意識方面的薄弱,在費用的項目審批、支出等問題中,實行了“一支筆”形式的審批方式,注重個人的業績方面的突出,使得事業單位在運行中的風險防范被忽視了,在內部控制中沒有科學的認識。除此之外,內部控制體系實際操作不敢、不愿監控的情況,內控制度最終浮于表面。
2.監督和評價方面
當前事業單位的內控體系中,主要的負責人是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內控體系還沒有獨立性,這種情況使得內控制度實際執行存在一定難度,僅僅流于形式。雖然內控機制中有一些是比較完善的,但是單位內部卻把機制主要運用在單位規章的制度之內,將內控制度的存在忽視,還有不少擁有權力的人凌權力于制度。這些嚴重的情況,使得內部審計不能真實對自己的職能進行旅行,單位的真實情況不能如實反映,內部管理還沒有辦法對內控機制,實現良好牽制和監督。不少單位的內控制度在信任度、監督力度、意義呈現一個下降的趨勢,導致單位內部中員工在長時間之后在內控制度中出現視而不見的強烈。
3.制度建設方面
當前,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健全,還要進一步的強化。一些行政事業沒有獨立、系統有效的內控財務管理,使得財務工作無章可循,導致了管理混亂的出現。還有的財政部門使用預算代替了內控制度。在支出方面嚴重出現了脫節,對行政事業的單位資金運轉造成了極差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收支管理方面不嚴格。事業單位中不少人員對規定的開支標準不夠重視,開支范圍隨意擴大,經常在“巧立名目”的借口下,形成挪用和擠占公共資金的現象。第二,在預算的資金項目統計方面,還不夠詳細,在實際的執行工作上還不夠嚴謹,在實際的使用上沒有計劃性,容易形成超支情況。除此之外,預算支出的情況和領導主管層的指示有著一定的關系,使得經常有超支情況出現。第三,資產在購入的時候標準不夠嚴格。因為事業單位在行政工作中的特殊性,所以在核算成本上的時候缺乏一個有效成本核實標準。這種情況下,財務工作便利了,但是在實物管理中出現了一些麻煩。在資產的購置中,有著不少浪費資金的情況出現。
二、基于財務風險防范的內控措施
1.財務預算機制的完善
財務預算機制的完善主要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環節。第一健全預算體系中的組織體制,對風險昔理中的內部約束機制進行完善,實現在預算的管理和監督,使得預算指標和預算編制有準確性、合理性,使得預算執行規范性有一個保障。第二,對預算剛性在控制力度方面加大。由于預算的科學性,還有計劃性不夠強,使得預算整體在調整很頻繁,在資金的運用缺少預見性,預算的控制力方面降低了。所以,我們要對預算的執行情況,和資金流不斷適時地開展跟蹤和監督,出現偏差及時糾正。在對務預算制定之后,要確保預算執行中的嚴肅性,對預算調整程序和控制預算要嚴格設置和調整。第三,預算編制改進,要不斷加強預算中的指導具有重要意義。因為預算編制方法主要目的是保證資金分配中的合理性,可以細化并使得管理規范化,還能優化資金在支出方面的結構,把資金使用在急需和重要項目里去。解決當前不少單位在預算編制中編制粗糙的問題,將項目細化,實現對預算的支出的精細核算要求。
2.風險控制和建立控制監督共同協調
對則務監督體制逐步完善是對風險控制并且產生顯著成效的關鍵步驟。要從兩個方面來展開工作,首先對財務風險防控機制體系要大力建設,只有在完善內控制度基礎上,行政事業單位中的重點工程、重點環節還有重點對象才能開展風險因素的排查,試下對風險的監控。
在制度的運行中要保證預算監督和核算,還有會計監督以及職內部審計,要把工作重點主要放在制度的落實中,使得三者形成合力,共同作用,實現加大控制以及防范則務風險中的工作力度。財務風險監督體系能夠健全。除此之外,還要加強財務部門在各個環節中的調節作用,構建一個縱橫連貫,并且協調上下的協同工作網絡,把外部監督以及內部監督聯合起來實行,不斷發揮監察、審計相關部門中的職能,建內一個內部的防控的協統機制,還有內部的風險控制通報體系。
3.建立財務誠信系統
誠信,在事業單位對外對內的良好形象維護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也是更好開展內控工作重要構成部分。要將誠信系統的構建,作為行政事業單位中國道德規范關鍵重要部分,把直接掛鉤到職工的工作業績和工作成果上,并且采用內控系統以及外在的社會準則不斷的發揮,從而全面加大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控制的執行力度,把制度的執行工作中的融合在事業中。例如,一些單位建造“小金庫”的行為,對其行政事業單位性質會產生特別惡生誠信影響。
三、結語
建立一個基于財務風險防范的內控系統不可缺少。因此,這就要求行政事業單位認真分析內控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對制度進行完善,對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多角度多管齊下,降低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周煉軍,王璐.淺談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J].財會通訊:綜合,2011,(8).
[2]阮浩.論企業財務風險防范與控制[J].南方論刊,2010,(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