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007年8月次貸危機開始席卷美國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現在它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引起了世界的巨大關注,并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影響。直接或間接投資于“資產證券化”了的次貸的金融機構,也被卷進了這場危機。在美國房產價格回落同時利率的逐步上升的過程中,大量借款者沒有能力償還貸款,銀行及經融機構因無法收回貸款資金鏈斷裂等問題大面積倒閉,最終導致了次貸危機爆發。同時,這場危機不僅對美國經濟將造成了嚴重的破壞,還波及到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大金融市場。但是由于我國的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市場對經濟危機的反應跟國際的反應并不是完全相同。在本文首先通過介紹美國次級債務危機產生的原因及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通過分析提出了次債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一些啟示。最終達到我們能夠加強我國對于次貸危機的預防的作用。
【關鍵詞】金融市場 次貸危機 美國房產市場 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
一、引言
次級抵押貸款與我們經常說的傳統意義上的抵押貸款不同,次級抵押貸款一般情況下對于借貸者的要求較低,借貸者若是已經被銀行記錄的信用記錄和還款能力要求較低,銀行對其貸款利率會相應增加一些。最終能夠使信用記錄較低或者說是還款能力較弱的人被銀行拒絕提供一些優質抵押貸款的,能夠申請次級抵押貸款,從而達到貸款的目的。
這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美國的次級抵押貸款市場一般情況下都是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結合的還款方式。在2006年以后房產價格上漲,同時美國的銀行利率較低,次級貸款市場迅速發展,在經濟占據了很大的比例。正是由于這一系列的原因最終導致了這場金融風暴的產生。這個金融大風暴迅速席卷全球,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一直持續至今;在這過程中中國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由于中國的市場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金融危機的反應和應對市場有所不同,在文章中我們將討論經濟危機對美國及中國的影響進行對比,最后我們將提出對于中國市場的看法。
二、次貸危機產生原因分析
這場危機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國近些持續不斷地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一是國家為推動經濟增長,不斷鼓勵人們寅吃卯糧、瘋狂消費。
二是社會分配關系失衡,廣大中產階級的收入不升反降。
三是金融業嚴重必要的缺乏監管,引誘普通人們超前消費、入市投機。
四是美國國會還先后通過眾多立法,為金融市場的所謂金融創新、金融投機等打開方便之門。
五是美國華爾街的投機氣氛日益濃厚。引起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風暴的表面直接原因是美國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場持續降溫。
六是技術層面上債權國因不愿看到美國破產,不能拋棄美國國債等,甚至有些國家必須繼續認購更多的美國債務,從而以確保美國不破產,減少對該國的損失。
在民間方面,借款人無力償還,銀行無奈只能把把房屋出售,但最終卻發現得到的資金遠遠不能彌補當時的貸款+利息,銀行就會在資金鏈上出現斷裂,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正如上面所說,銀行收回房屋,卻賣不到高價,大面積虧損,引發了次貸危機。
三、實證分析
(一)對世界(主指美國)的影響時間節點
2007年
2007年2月13日,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開始顯現;
New Century Financial在2007年3月13日無奈宣布瀕臨破產;進而使得美股大跌,道指跌2%、標普跌2.04%、納指跌2.15%;
美國總統布什2007年12月7日最終決定在未來五年凍結部分抵押貸款利率。
2008年
美國銀行業協會2008年1月4日數據表明,消費者的信貸違約現象加劇;
評級公司穆迪2008年1月16日預測SIV債券持有者失去了47%的資產;
次貸虧損嚴重,標普評級公司2008年1月17日對債券保險商實施新的評估方法。
2009年
北電網絡公司(北美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于2009年1月14日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歐洲央行于2009年1月16日再度降息至歷史低點;
英格蘭銀行2009年2月5日又開始了新一輪降息,這是自2007年12月以來該國進行的第八次降息;
通用公司于2009年6月1日申請破產保護。
(二)次貸危機暴發以來對于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
自2009年以來,有關數據表明,寧波本地的有關企業財務成本普遍上升10%至15%以上,原料的成本增加10%至20%。同年的八月初,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由百分之十一提高到百分之十三;11月又由百分之十三提高到百分之十七。同時又由于許多中小小企業本身就純在融資困難的問題,估計大約有1/3以上的企業倒閉或者退出紡織服裝行業。而2010年之后,世界經濟有了復蘇的跡象,我國的進出口貿易有所恢復,新興的市場貿易快速發展,民營企業增長強勁。以民營企業為例,2010年根據海關提供的數據,如表1,外商投資企業在各類外貿經營主體中進出口規模仍然居首位。
表1 2010年1~9月我國進、出口貿易方式情況
四、對策
(一)加強房貸機構的監管
房貸機構應該加強對借款人的審核,要求借款者在貸款前必須提供足夠的收入證明,以及借款者是否有過不良信譽記錄,是否有其他的負債。依照國家規定規范整個貸款流程,對借款者,放款機構進行嚴格的管理,避免違約的發生。
(二)政府的宏觀調控
政府機構要適當提高貸款利率,同時必須增加對全體借款人的要求,不以人而異。從貨幣政策上,對房產市場進行調控,同時降低了次級債危機發生的幾率。
(三)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
金融機構要對買來的貸款進行嚴格的檢查。另外要禁止貸款機構以及銀行機構私自降低貸款利率以及降低住房貸款首付,違法為借款人提供非法貸款。
(四)評級機構要公平、公正、公開
評級機構應該對次級債券進行公正、公開的評級,機構必須要出臺相應的行業規范化手冊,同時要為評定結果負責。
(五)中國調控的不同部分
對于我國來說,在加強上面四個方面的調控時,不能像西方資本主義一樣對經濟全面自由化,要有選擇有目的進行市場化。
總的來說,我們對次貸危機的預防可以將國際上通常應用的部分調控(前四條)與我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
作者簡介:楊亞洲(1991-),男,漢族,河南駐馬店人,就讀于河南城建學院,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