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靜
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 100037
近年來,我國圖書出版產業市場化程度不斷加強,競爭日趨激烈,而產業增長勢頭正逐步放緩,產銷有所失衡,讀者購買日趨理性,加之網絡、電子書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出版產業著實改善內在素質、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產業的快速轉型已經迫在眉睫。機械工業出版社作為科技類圖書的出版和傳播平臺,在這一形勢下,提出了“經營主體下沉”的指導方針,適時推出了“集體策劃部”這一新的運作方式。
實施“集體策劃部”以來,我們快速轉變理念,結合部門實際、積極付諸行動。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全流程的運作模式;實現了資源共享、提高了運行效率;在策劃、營銷兩端,經過大膽嘗試和不斷創新,總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選題質量顯著提高、營銷方式更加全面。在運行過程中逐步孕育出“眾籌資源、眾籌智慧、共赴未來”的團隊理念。
集體策劃部的運行模式主要如下。
集體策劃部將分社下達的碼洋任務進一步細分,根據成員預估碼洋制定相應的碼洋增長策略。集體策劃部作為“一個策劃編輯”來考核,“每一個成員”都相當于“這個人”的一項能力,如能力有短板,猶如木桶原理,是不能發揮其最大潛力的。所以就要求集體策劃部一盤棋,分工協作,發揮個人強項,從而確保整體碼洋的順利完成。
選題方向由策劃部或策劃部成員經過看榜、調研等各種渠道獲取,經集體策劃部研討、論證,確定選題方向的潛力、投入價值和可行性。選題方向確定后,集體策劃部分配落實,并采用“周例會跟蹤”的形式,監控選題落實與開發進度。
書稿進入生產環節以后,集體策劃部登記備案,根據書稿的重要程度和加工難度,確定各個環節的時間點,并于“周例會”對生產情況進行監控。書稿的復審工作以“策劃編輯自審”和“內部互審”兩種形式為主,在“版式”和“封面設計”方面,重點套系的封面和版式須經部門成員討論確定。基于“一個策劃編輯”考核的原則,有利于調動每位成員的積極性。
集體策劃部列出重點營銷計劃,制定營銷方案。對于重點單品,根據領域特色、產品特色,由策劃編輯和營銷編輯研討和制定具體營銷方案,并合力實施。對于領域專題,我們在“周例會”上安排營銷環節專門研討,并邀請分社營銷專員參與,策劃部與營銷編輯聯動,部門全體成員出謀劃策,合力實施。
下面從四個方面來總結一下集體策劃部的運行效果。
改革必須要理念先行。理念轉變與否、轉變快慢,直接關系到改革的力度和決心,繼而影響改革的進度和成敗。在實施集體策劃之初,部門成員就達成了三點共識:
(1)隨著讀者購書方式、閱讀習慣的變化,圖書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依靠單兵作戰的模式去挖掘資源、蜻蜓點水式的進行營銷,已經無法適應挑戰。集體策劃的模式就是形成團隊的合力,集體策劃、創新營銷。
(2)圖書市場發展到現在,再依靠品種的堆積去實現碼洋的快速增長,已經不現實了,而且編輯工作負荷也越來越重。實行集體策劃,就是要凝結智慧、錘煉精品。以產品的質量去贏得市場,以產品的口碑去樹立品牌。
(3)作為一個考核實體,每一位集體策劃部成員都有義務貢獻出自己最大的資源和智慧,把集體策劃部團隊的這塊碼洋蛋糕做好、做大。在實現團隊價值的同時,成就個人價值。
資源共享是集體策劃部開展工作的首要基礎。我們所倡導的資源共享不是簡單地將資源匯集起來,而是有效利用,盤活這些資源,使之從“物理共享”轉變為“化學共享”。基于此,我們做了如下工作。
(1)教師資源共享。集體策劃部建立了教師QQ群,建群旨在為選題和營銷搭建平臺,維系作者和用戶資源。利用該群,我們進行選題的征集和調研,新書信息的點對點傳遞,以及電子教案等配套資源的送達。
(2)專家資源共享。集體策劃部將每個編輯掌握的專家資源匯集起來,統一維護和使用,解決了之前專家資源過于零散,審稿不易統籌安排的問題。對于集體策劃部的重點選題和新領域選題,部門可協調、安排專家對書稿進行審核和把關,以保證選題質量,明確選題方向。
(3)會議信息共享。集體策劃部匯集部門相關領域的會議信息,分析參會的必要性和會議的重要程度。統一安排參會人員和參會任務,并制定了相應的參會規范,提高了參會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4)營銷資源共享。集體策劃部實現了營銷渠道的共同利用,營銷方案的舉一反三。部門內相互借力,不斷整合和共享營銷資源,創新營銷方式、深化精準營銷。
經營主體下沉、團隊磨合運作、提升工作效率,必須要以制度為保障。成立集體策劃部以來,我們實行了以下管理制度。
(1)分層管理制度。為了更好地發揮集體策劃部的潛能,使策劃部的運行更為順暢,分社經研究決定實施“分層管理”制度,策劃部主任對集體策劃成員業務、考勤、日常考核等方面進行全面管理。這一制度實施以來,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2)周例會制度。集體策劃部實行周例會制度。每周五召開例會,會議內容涉及部門碼洋、生產、營銷、選題、參會、巡展等具體業務環節,每周會議安排有所側重。周例會制度使部門工作的目標性、計劃性和落實的可控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為部門成員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3)生產流程監控制度。集體策劃部加強了生產流程監控。圖書進入生產流程,就設定若干時間節點,在每周例會時都對書稿流程進行監控分析,保證了圖書的高效、有序出版。
此外,我們在選題運作、生產運作、營銷運作方面也設定了相應的制度,以保證全流程的科學管理,用制度提升運行效率。
在實行集體策劃部以來,我們更加注重團隊的學習和成長,。通過集體策劃、分頭實施、協調合作、交流研討,達到了以下效果。
(1)集體策劃部成員的業務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
(2)集體策劃部新員工的職業發展路徑更加清晰。
(3)集體策劃部團隊內形成了良性的競爭環境。
(4)集體策劃部成員的主人翁意識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除了以上所述,在市場調研、產品質量等方面,集體策劃部這一微型經營主體的工作方式也產生了很多變化,其中包括集體市場調研、書稿統籌互審等等。這些都切實地促進了部門的發展和壯大,成員的成長與進步,圖書品質的提高與銷量的穩健增長。
可以預見,集體策劃部這一運行模式的推行,以及我們“眾籌資源、眾籌智慧、共赴未來”的團隊理念,必能促使我們凝結力量、攻堅克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辟蹊徑,打造出更多符合市場規律、滿足讀者需求的優質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