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無敵
澳門科技大學,澳門 999078
移動互聯網時代下傳媒產業的發展與轉變
——以澳門報刊為例
楊無敵
澳門科技大學,澳門 999078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傳媒產業跨入了一個新時代,信息傳輸速度和效率得到提高,為新媒體提供了機會。本文以澳門報刊為例分析,傳統紙媒高度重視數字新技術的運用。澳門通常使用微信作為社交工具,澳門媒體抓住這來吸引讀者,增加發行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紙媒要保持專業、權威、獨家的內容,將內容和技術、渠道結合在一起,共同探索紙媒營銷新路的轉變。數字化的現代人融合數字媒體和傳統紙媒獲得閱讀的審美滿足和數字化消費的快感。隨著移動金融對碎片化時間的利用,讓支付更便捷,紙媒轉向在線付費閱讀成為了必然選擇。
移動互聯網;傳媒產業;微信訂閱號;在線付費閱讀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使得信息傳輸速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在公共場所擴大WiFi覆蓋范圍,電信運營商降低流量資費,為人們提供了便捷、高性價比的信息通道,傳媒產業跨入了一個新時代。移動金融的魅力在于日常生活中人們更方便地使用,紙媒需要適應發展潮流,在網絡數字化時代實現合理化經營。
紙媒數字化是數字技術和紙媒內容結合的出版物產品。數字報紙堅持紙質報的原有版式,以報紙電子版、手機報、iPad報等新傳播方式傳遞給讀者。數字時代下的電子刊物逐漸成為紙質印刷刊物的替代者。
美國媒介理論家保羅?萊文森(Paul Levinson)指出,在媒介演化過程中,人們的理性選擇是基于所謂的“補償性媒介”(Remedial Medium)的原則,即被視為一種補償措施,用來彌補過去的一些固有的功能[1]。新技術可以給傳統紙媒帶來豐富的呈現手段。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紙媒要做的是保住專業、權威、獨家的內容。盡管付費是一種新模式,但仍要堅持內容價值原則,打造出有特色、有品質的新聞資訊。將內容和技術、渠道結合在一起,共同探索紙媒營銷思路的轉變。
“媒介即信息”(麥克盧漢語)[2]。在新媒體“爭奇斗艷”的今天,紙質期刊代表著現在,而未來則由數字出版業務決定。以筆者所在的澳門紙媒發展為例。澳門日報是澳門銷量最多、最有影響力的綜合性中文日報。該報以報道澳門新聞為主,輔以香港、內地及國際新聞,設立三十余個副刊和???。《澳門日報》在堅守傳統紙刊的發展下新增電子版,提供免費的在線閱讀功能,堅持原有的報紙版式結合在線看新聞的便利,給讀者帶來新的樂趣。
通過實地調研,澳門代表性的報刊還有澳門《力報》和《澳門商報》。澳門《力報》是澳門出版的迄今為止唯一一份免費提供電子報的中文周報?!读蟆犯采w不同方面的內容,采用專題形式報道澳門新聞,同時也刊登內地、港臺和國際新聞以及文體娛樂、時尚消費及產經等資訊,致力打造澳門人每日必讀之免費報章。《力報》還提供網頁、手機和ipad網頁版等新媒體。澳門商報定位為經濟生活類的周報,實行新聞版付費、廣告版免費。但是報社將新聞版派發到高等院校和部分機構供讀者免費取閱。
在現代閱讀市場中,將網上使用數字媒體和網下使用傳統紙媒相融合,從而獲得閱讀的審美滿足和數字化消費的快感。澳門眾多官方微信訂閱號中都為讀者提供當天公共行政資訊、民政通告、政府招聘等,讓讀者隨時隨地了解澳門。
微信訂閱號和電子報結合能更好的傳遞紙媒所要表達的新聞資訊。以當下最為流行的微信訂閱號為例,從微信內容創作上來說,用戶希望看到娛樂性強、觀點鮮明、快速讀懂的內容,所以需要轉變文章結構,制造閱讀快感。語言風格上,關注熱點,不用晦澀難懂的措辭。微信閱讀的場景往往是碎片時間,這決定了文章的結構必須輕便,內容排版要適應手機閱讀。
分析澳門的官方微信訂閱號發現,除紙媒外,微信訂閱號也可以運作盈利的產品。將新媒體的內容開放給客戶共同創作。微信號通過專項規劃帶來許多的高質量稿件,也積累眾多優質作者的資源,以此進行持續內容創作。通過讀者訂閱雜志積累用戶,拓展線上線下資源。
各種形態和介質的媒體相互滲透融合是媒體發展的大趨勢。內容資源將在報紙、網站、手機、電視、圖書等多媒體間復合使用,共同引領媒體大融合時代。媒介融合是當今媒體發展的趨勢,是經濟全球化、國際化潮流的新產物。這種趨勢融合了曾經涇渭分明的媒體,包括報紙、電視、廣播、手機和互聯網等。融合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傳播一體化。其優點包括資源共享,集中處理,節約成本,規模效應等[3]。出版業在媒介融合的基礎上,突破傳統的制作和營銷模式。以這種模式為基礎,選擇紙媒進行研究[4]。傳統紙媒如書、報刊,在向數字媒體轉化的過程中表現出了典型的媒介融合特點。即盡管在傳統紙媒中,采用的信息處理技術不盡相同,但在信息技術的發展的過程中,不約而同的走上了“數字化”的道路[5]。
移動閱讀因為它擁有隨時隨地在線瀏覽閱讀的便利,成為紙媒在線付費閱讀的重要途徑。數字化閱讀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與紙媒相比,讀者普遍接受數字閱讀,促進了紙媒向數字平臺的轉型。隨著更多的紙媒轉型,數字閱讀平臺的普及與應用必然擴大付費閱讀市場。現在通過數字平臺獲得新聞信息的人群覆蓋率達到了九成左右。
5.1 注重創新,內容為王
移動通訊技術在當今迅猛提升,使得新聞產品閱讀平臺“百花齊放”。媒介發展的重要方向標是技術,內容的表達形式和手段務必符合當今技術發展的要求。微博微信和網絡社區整合功能的普遍運用,使每個受眾在參與閱讀體驗中可以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市面上有多種支持社交分享的付費渠道,優質內容讀者才會分享。當今盛行社交新聞,新聞媒體的核心競爭力依然是內容。
5.2 培養具有專業性的全媒體人才隊伍
新聞產品的特點是專業性。新聞從業者長年的從業經驗和專業素養,一直保持紙媒報刊特有的氣質。保證創新產品增值的重要基礎是全媒體時代的新聞專業素養。付費媒體為更多新聞媒體競爭的主戰場—未來的網絡平臺提供展示機會。
5.3 重視品牌營銷與社區化媒體的“強強聯合”
媒介品牌是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建立起來,不僅體現在產品中的含量,更應該體現在品牌本身的影響。優質帶來用戶們的口碑,正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從而轉化為付費紅利。用戶參與數據讓付費內容更加吸引用戶的眼球從而取得收益。媒體通過付費內容接納新用戶,獲取用戶個人的交際圈。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紙媒要做的是保住專業、權威、獨家的內容,盡管付費是一種新模式,但有特色、有品質的新聞資訊才有看點和市場。將內容和技術、渠道結合在一起共同探索紙媒營銷新思路的轉變。數字化的現代人融合數字媒體和傳統紙媒獲得閱讀的審美滿足和數字化消費的快感。微信號通過專項策劃帶來高質量稿件,也積累眾多優質作者資源。通過讀者訂閱雜志積累用戶,拓展了線上線下資源。隨著數字閱讀平臺應用普及,紙媒轉向在線付費閱讀已成為必然。在互聯網時代,紙媒需要適應發展趨勢,微信平臺的運用可以實現廣告收入和粉絲群的共贏。
[1]保羅?萊文森.數字麥克盧漢——信息化新紀元指南[M].何道寬,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12(1).
[2]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3]石磊.分散與融合:數字報業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1-2.
[4]童兵.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最新報告(2011)[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165.
[5]匡導球.二十世紀中國出版技術變遷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9:209.
G2
A
1674-6708(2015)142-0187-02
楊無敵,碩士研究生,所在院校:澳門科技大學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