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超
中國科學技術館,北京 100012
科技館創新展品研發的分工與合作
馬 超
中國科學技術館,北京 100012
從科技館展項設計、制作的固有特點出發,分析科技館展項創新困難的原因。在明確科技館和企業設計人員在展項研發中的優勢和劣勢之后,指出場館與企業設計人員須進行有效的分工與合作。最后對促進研發創新展項提出幾點建議。
科技館;展品;合作創新
近十年來,我國科技館建設進入一個新高潮。與科技館數量不斷增長、規模不斷擴大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科技館的展項有相當比例大體類似、甚至雷同。這說明,十年來,科技館成功和經典的展項并沒有顯著增加。不得不承認,科技館展項的成功創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并不是一個人甚至幾個人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如何能夠更加有效地研發創新展品已成為科技館業需要正視的問題。
為什么科技館展項創新如此困難呢?這要從科技館展項設計、制作的一些固有特點說起。
1.1 從展項設計來說,對科技館展項設計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
科技館展項設計是一件綜合性很強的工作,要求設計人員對展項的科學原理,對觀眾的參觀心理,對實現展示效果的技術手段等多個方面充分的認識和理解。展項設計人員不僅要了解聲、光、電;數、理、化等科學類學科,還要對機械、電氣、多媒體等技術類學科有所認識,同時還要涉足心理學和藝術類學科。這就要求展項的設計人員是個多面手,不求全部精通,但要涉獵廣泛。
1.1.1 對科學原理的理解
科技館展項設計要求設計人員對展項科學原理有充分的理解,在科技館展示的展項,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有任何科學原理性錯誤,不能誤導觀眾,展項的科學性往往占據展項設計要求的重要位置。所以理解展項的科學內容是展項設計人員首先要認真去做的工作。
1.1.2 對觀眾的參與需求和參觀心理的了解
展項設計人員在設計展項時,要從觀眾角度去思考展項中的問題,尤其是展項的參與方式以及觀眾獲取科學知識的途徑。擺在設計人員面前可能有多種參與方式,選擇采用哪種方式更方便觀眾操作、更容易使觀眾獲得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樂趣則是展項設計人員需要仔細斟酌、慎重決定的關鍵問題,這關乎到一個展項的成敗。
1.1.3 實現展示效果的技術手段的選擇
展項設計人員考慮采用何種技術手段實現展示效果時,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考量。首先,確保觀眾參與安全;其次,有最佳的展示效果和教育效果;最后,可以長時間穩定運行。很多時候,三個條件很難同時滿足,展項設計人員要在確保觀眾安全的前提下,在展示效果和穩定運行中有所取舍、做出抉擇。
1.2 從展項制作來說,大多科技館展項只少量生產,不批量生產
企業承接科技館展項設計制作任務時,往往只需加工一件或少量幾件,所以從加工工藝到工序和一般制作企業研制批量生產的產品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只加工一件,展項設計、加工的標準無經驗可循,不好把握,需要設計和制作人員在設計制作過程中不斷投石問路、不斷探索發現。
在科技館,一件普通展項已經很難由一名或幾名設計人員獨立完成,而相比普通展項,一件創新展項的研發難度更要大得多。一件創新展品的設計完全屬于一件創造性工作,對于設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展項創意、方案設計、技術設計到展項制作、安裝調試,每個環節都是全新的、無跡可尋的,每向前走一步都異常艱難,都要經過無數的思考和定奪,研制出的展項還不知道是否能夠得到觀眾的歡迎、專家的認可。所以,筆者認為對于目前國內科技館展項設計人員和企業中的設計人員的現狀來說,單獨研發創新展項對于大部分設計人員是有相當難度的。如果可以發揮場館和企業設計人員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共同開發、研制創新展項,不失為目前條件下實現創新展項研發的較好方式。
科技館和企業的設計人員由于所處身份、學科背景和過往工作重點的不同,在創新展項的研發中各具優勢。
2.1 科技館設計人員的優勢與劣勢
科技館設計人員最大的優勢是身后的場館、場館中的展品、觀眾和資源。有了場館、展品和觀眾就可以做各種研究和調查,研究展品的運行情況、觀眾的參與情況、展品受歡迎程度等。場館設計人員根據常年在展廳的所見所聞所感對于觀眾的需求,對于哪種參與形式更適合觀眾比較了解。每位科技館設計人員的學科背景不同,他們對自己熟悉學科的科學性把握相對到位,與相關大中院校、科學院所聯系較為緊密,同時身邊有較為廣闊的專家資源隨時可以打開思路或是答疑解惑。
科技館設計人員的另一大優勢是他們有一顆時刻思考展項創新的心,他們責無旁貸的把展項創新作為己任,時刻思考著好的創意,時刻記錄著精彩的表現形式和展示內容。設計人員把獨立研發成功的創新展項作為自己工作的目標,為此他們不遺余力地奮斗。
科技館設計人員大多從展項的策劃和監制開始做起,所以相比企業中的設計人員,他們在展項技術設計和制作方面的經驗相對欠缺,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館展項設計人員對于創新展項的研發水平和速度。
2.2 企業設計人員的優勢與劣勢
企業設計人員最大的優勢是展項設計制作的經歷和經驗。由于常年為科技館設計、制作展項,企業設計人員在機械、電氣和多媒體等方面,采用何種技術手段實現展項展示效果較有心得,對展項技術設計和加工更有經驗,對展項實現手段的穩定性、可靠性更有發言權。同時,他們依靠企業的實驗室、車間有條件針對一些創意進行原型實驗,為之后的展項研發鋪平道路。
經營性企業中的設計人員缺少研發創新展項的動力。企業中的設計人員首要任務是為企業的贏利服務,多中標承接更多展覽展項研制工作是贏利的捷徑,復制一件成熟的展品總比研發一件創新展品更容易、成本更低、更節約時間,對于創新展項研發,這種既費人力、物力又沒有經濟效益的工作缺少積極性。
另外,相比科技館設計人員,企業中的設計人員對展項關注點更多的放到如何確保功能實現、如何確保展品的可靠穩定,而對于展項科學性把握往往相對欠缺,對于觀眾參觀需求的考慮不夠周全。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币粋€設計人員或是一類設計人員進行創新展項的研發,很難對于展項的思考面面俱到,若可以聽聽其他設計人員的意見,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若可以實現科技館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則為目前較為尷尬的展項研發、創新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合作模式。筆者認為比較好的方式是:對于展項創新更為迫切、更有想法的科技館設計人員作為主要負責人牽頭,負責展項的前期調研、創意、內容的策劃、設計、科學性把握,監督、指導企業進行原型試驗、技術設計和制作工作。而企業設計人員為展項策劃、展項表現手段提供建議,并主要負責技術設計和展項制作,兩部分設計人員發揮各自優勢,取長補短,做到雖有分工,但不分家,合作完成創新展項的研發。
首先,科技館應從制度上激勵場館設計人員研發創新展項??萍拣^在建時期或籌劃新展覽時期是展項設計人員最為繁忙的時候,忙于提供展項創意、忙于與企業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忙于監督檢查中標公司展項設計、制作情況。建館或展覽開展后,展覽設計人員的相關工作都已完成,自身工作相對清閑,卻難以避免出現缺少動力進行創新展項思考的情況。所以,有展項創新意愿的科技館應對展項設計人員建立長期的激勵機制,激勵設計人員動腦思考、提出創意,自己嘗試或與企業合作實現創新展項的研發。
其次,科技館尤其是大型綜合性科技館應從硬件、軟件全方面支持科技館設計人員創新展項的研發工作。目前很多大型綜合性科技館無法滿足展項設計人員設計、研發展項的基本要求,應為展項設計人員配備車間、研發實驗室等場地,同時還應為展項設計人員配置萬用表、工具箱等最基本的工具。展項設計人員所學專業不同,設計水平和經驗參差不齊,應鼓勵支持科技館設計人員在館內外參加相關內容的培訓和學習。
最后,大型綜合性科技館、博物館協會每年可定期舉行創新展項評比、競賽活動,以此激勵設計人員研發創新展項。大型綜合性科技館、博物館協會可以依托科博會、學術年會,對科技館和企業進行創新展品征集,鼓勵設計人員單獨參與、更鼓勵科技館和企業設計人員合作研制創新展項。
G2
A
1674-6708(2015)142-0092-02
馬超,畢業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專業:工程力學,工作單位:中國科學技術館,研究方向:展覽展品策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