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金融市場對經濟發展作用逐漸增加,在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金融危機迫使各個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使國家經濟得以持續發展,2010年我國政府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方針,被我國國務院列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產業,全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其在未來成為我國經濟的主要來源,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因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存在高風險,高投入的特性,金融體系對其的支持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及其政策進行研究,詳細分析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并提出了有效發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支持戰略。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金融支持 發展
一、引言
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我國是一個相對嶄新的概念,但卻將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對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安全都有重要的意義,它所涉及的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但同時也是高風險,高投入的,例如信息網絡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都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只有把握機遇,把目光放遠,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這時候我國就必須依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推動,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又離不開金融支持。本文將針對二者之間的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最終對我國經濟發展有所效果。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金融支持體系之間的關系
從2008年開始,全球爆發金融危機,所有的經濟,金融部分都受到巨大的影響,面對這次危機的充饑,人們意識到要培養發展新興產業,重新孕育創新新的科技革命,各個國家也在積極的創新振興,借此來推動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促使各國經濟危機安然度過,重新恢復平衡狀態,甚至達到更高的水平,可以說任何一個國家想要走出金融危機,謀求發展,率先恢復經濟并走向繁華,它就需要在科技創新方面占據優勢,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而什么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戰略產業主要是說國家選定出來的一個通過其促進經濟發展進而實現產業結構高級化的產業,而新興產業則是顧名思義,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研發的新科技,新技術而出現的新的產業,就目前 而言我國的新興產業有關于電子科技,信息化技術,生物技術,海洋空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研究,新發現的產業,又隨著研究它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部門。所以說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是把戰略產業和新興產業相結合,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礎上,代表未來科技和產業發展新方向,而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想要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就一定離不開金融支持。我國對于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研究并不是很久。但卻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多次提及,可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我國當前在產業領域最重要的決策之一。因此,加強和完善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金融支持體系相關研究,是當前我國急需解決的戰略任務。
三、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政府明確表明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金融機構也在不斷得改進,積極配合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例如一些商業銀行逐步開放,加大了對高新技術信貸投放,各級政府也提出適當的政策來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但是依然有一些問題出現,比如扶持是扶持,但力度有限。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個高投資的產業,很多時候政府給予的扶持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還有就是辦理效率繁瑣,政府相關管理機構較多,之間的工作流程又相對復雜,增加了企業融資的成本和難度。還有就是金融和科技沒有真正的對接,銀行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金融機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認識不足,不是認真看項目前景,導致許多科技成果因資金問題而停滯,還有就是目前監管部門沒有明確給出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銀行在局限的框架中局限行事,使的整個系統處于自發和無序狀態,而很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中小二企業跨不過資本市場的高門檻,直接面臨融資困境,市場供需失衡,沒有一個有效的,對市場有利的競爭狀態,影響了新興產業的進一步開展。
四、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金融支持戰略
金融作為經濟的核心,產業發展是絕對離不開它的。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想要有效的實現發展,就必須依賴金融政策的支持。其中一項有效措施就是加強二者之間的協調配合,讓政府轉變一種姿態,讓其變成服務型,實現有限政府干預的市場機制。實現自主創新,不在是原來的由政府直接去進行科學技術研究和新技術商品化轉化。像一些技術普通的就可以依靠市場機制,通過價格信號,競爭機制實現。但是在這個實行的過程中政府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必要時制定新的政策舉措。目前我們國家已經有了像《民用建筑節能條例》,《關于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等一系列的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但我們要知道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很多產業設計到的各項措施只有完善的用立法形式確定下來,才能更好地提供保障,而現有的資料很多不夠全面,不夠系統,缺乏一定的透明性。因此需要進一步細化,規范。
五、建立金融和科技的對接平臺
金融是科技的核心,我們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科技又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那我們就可以建立金融和科技的一個相互的平臺,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專利技術進行評估,定價交易。將各地金融與科技信息整合在一塊,建立并不斷完善平臺,讓其變成一個全國性的信息共享平臺。將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代辦股權轉讓系統聯網,統一標準和信息披露。
六、實行綠色信貸,增加對新興產業項目的有效貸款
綠色信貸應該對新型產業進行積極支持,把對物質消耗少,發展潛力大,科技技術密集的戰略性產業納入范圍,遏制高污染高耗材的產業擴張。對于一些商業銀行應該積極實踐該政策,開展信貸評估投資。銀行可以通過對能耗量,污染量來進行識別和評估,篩選低耗能,低污染的環保的信貸項目進行投資。還有就是根據技術和生產力進步來評估,新興產業中有一個就是低碳經濟,它涉及到電力,交通,新能源等,對于這些節能環保的產業,銀行也可以推出能效貸款產品,不斷發展節能環保的融資領域,在金融經濟支持的條件下使的低碳經濟得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得以發展的良好局面,實現經濟效益的發展的條件下國家的新興產業也得到發展。最終雙贏。還有就是發揮各種金融機構的優勢,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對于中小企業,擴大集合票據和債券的發行規模,穩妥地推進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和中期票據的發展,高效的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債務融資渠道拓寬。對于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方向的企業和項目,要鼓勵其發行企業債券,并不斷的完善和推廣。
七、重視金融人才培養,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一個國家想要發展,或者是促進某一方面的發展,最終都脫離不了人這個基本的因素,俗話說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本是第一資本,想要謀求發展,就要建設金融管理隊伍,把不斷的培養優秀人才所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項基本內容,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來抓,實行人才強國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我們需要吸收留學歸國的人才,他們熟悉各種國際慣例和接受這豐富的現代金融管理理論和實踐,也要發現,收納對我國國情十分熟悉,對各類法律法規都熟知的當地人才。制定一種合理的政策去鼓勵企業進行人才培養,讓企業和學校相互聯系,互惠互利的培養所需人才,讓我國擁有創新人才,應用人才,復合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同時,還要走出國門,與國外的知識交流引言合作,讓國外的優秀的管理水平,先進的技術水平,優良的金融理念進入國內,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合理利用。最后還要積極發揮研究型大學的引領作用,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的建設,設立我國需要的專業,讓學校和研究所所研究的知識與實際的利益可以相互結合,相互保障。
八、總結
綜上所訴,想要發展就需要金融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我國金融機構不斷的改進服務,積極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創新金融工具和方式,讓其高效發展,最終讓我國經濟走上繁榮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熊廣勤.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的金融支持模式選擇[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余江,陳凱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現狀與挑戰——基于專利文獻計量的角度[J].科學研究,2012年05期.
[3]顧海峰.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業態演進與金融支持[J].證券市場導報,2011年04期.
作者簡介:鄭毅(1992-),漢族,山東德州人,畢業于山東科技大學,研究方向:科技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