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蓓蕾 孟樂得
【摘要】我國融資租賃行業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的東方租賃公司,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市場滲透率仍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起初,融資租賃得以在國外快速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是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眼下的中國中小企業面臨同樣的資金融通問題,借鑒他國經驗,盡可取其精華為我所用。
【關鍵詞】融資租賃 市場滲透率 中小企業融資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利好形勢下,少部分中小企業得以長足發展,特別是機制完善、管理有序、業績可觀的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但從行業整體來看,中小企業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中要成為極具發展空間的企業,仍存在不容小覷的融資困難,其作為市場機構的活躍分子,有效可行的融資渠道是其迅速發展的保障。全球金融危機波及范圍廣,影響深遠,加之2013年互聯網金融元年的沖擊,順勢而需,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有了進一步的拓展創新,其中P2P網貸、眾籌、融資租賃等成為中小企業融資新秀。權衡三種渠道的特點,融資租賃對中小企業融資有其獨到之處。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源
1.客觀原因——我國體制制度的約束性和市場準入門檻高。我國是國有制經濟,市場經濟結構并不成熟,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的企業一定程度上具有壟斷競爭的地位,作為金融中介的銀行業特別是四大行尤其是把投資眼光放在有實力、經營效益好和規模大的企業和知名企業,這樣的形勢如果一直持續下去,將會形成兩個極端:強者愈強,弱者更弱。拋開國家積極扶持的企業和和行業,理性經濟人的假設告訴我們: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個人或企業的最終目標,越是實力強,效益好,管理有序,經營合理的企業,公司理念意識越強、公司征信越高,把規模經濟的影響考慮在內,在同樣的成本約束下,銀行貸款更是拋棄了那些所謂“低矮挫”的中小企業而傾向于那些“高大尚”的企業。所以,國家制度的體制性,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得一大障礙,這種狀況下,中小企業處于被動地位。另外,市場準入門檻設限要求高與中小企業主動股權融資渠道有悖,股權投資不失為一個融資的良策,但它傾向的同樣是上市公司,中小企業遠遠達不到上市公司的標準和實力,所以中小企業仍無法借助IPO、再發行和公開募資融資。再者,我國的PE市場剛剛起步,存在區域性差異,要想取得十拿九穩的投資收益還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面對眼下的中國金融市場,投資者大都持觀望態度。
2.主觀原因——中小企業自身的局限性。中小企業自身處于發展期和成長期,經營規模有限,資金積累量少,公司理念意識缺乏,科技含量有待檢驗,公司人員流動性大,經營業績不穩定,運營機制有待完善,管理水平有限。如若負債,償債能力差,違約概率也高,征信級別會逐步降低,為下次再融資難埋下伏筆。如果企業忽略自身原因,惡性循環會一直持續,無論起初是通過哪種渠道融資,最終必定會走向絕境。
二、現階段融資租賃行業發展對解決國內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分析
對大企業和知名企業而言,融資租賃亦同樣適用,本文重點分析融資租賃對中小企業融資有何影響。
首先,公司能夠實現以小搏大的杠桿原理。短期內,引進時下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員工培訓跟上市場的更新,企業能夠迅速的進入主流市場,躋身市場,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只有在市場上首先占有份額,才能為生產的商品和服務打開銷售的渠道,為后期的客戶需求的分析和市場調研做好基礎工作。融資租賃程序簡單,操作便捷,籌資迅速,具有很強的市場時效性,承租企業短期內可以用有限的資金博弈長期的發展。
其次,國家政策對融資租賃行業的支持,特別是在稅收制度改革方面,相關政策屢屢推出,其中,“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使企業在稅收方面享受到極大的優惠,減少了營業稅的重復征收,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增值稅抵扣鏈條得以完善和延伸,促進第二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建立了勞務、貨物領域的增值稅出口退稅制度,改善了我國出口稅收環境等。
再者,和其他融資渠道相比,融資租賃的獨特之處在于其縮短和簡化了與最終租賃物的獲得環節,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和上文提到的其他融資方式相比,通過融物途徑到達融資目的的融資租賃路子對企業實際的生產和經營來講是條捷徑,這主要體現在承租人不但節約了從購置到安置環節的各種費用支出,同時,和傳統的租賃方式相比,租賃物的更迭換代也是與時俱進的,如果承租方確實是生產和經營需要,承租方可以自己設計租賃物的規格和型號圖紙,之后由合適的生產廠商生產銷售,避免出現一些過時的元素出現的承租方的需求方案中。所以,整個過程甚至是整條產業鏈不會出現貨物供給與需求相背離的后果,更具合作的人性化。
最后,融資租賃的這種“融物”和“融資”的雙重屬性便于企業獲得先進的生產設備并在短期內投入使用,使企業在行業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得同時提高生產效率。融資租賃的整個過程,只要三方當事人意見一致,此項業務就可順利進行,對企業的經營狀況和準入門檻及征信高低沒有硬性的要求,在目前的融資渠道當中,融資租賃的獨到優勢可見一斑。
三、中小企業融資引發的思考
中小企業拋開向銀行借貸、首次公開發行等融資渠道,解決其融資難的根本問題要從提高自身素質做起,樹立正確的公司理念,注重征信的培養,權衡成本-收益的同時,重視合作各方當事人共贏理念,不要因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長遠發展,既要立足當下又放眼四方。
目前國內的融資租賃業說不上是新興行業,但是在我國宏觀經濟的大環境下卻是一項朝陽產業,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融資租賃立法工作正逐步推進。但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還要把立法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切不可照本宣科,一味的拿來主義和模仿主義,要根據國情和經濟環境的大形勢做出創新,為防范風險作出規范。同時政府推出適宜的規范和監管機制,使其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同時,也要兼顧其與資本市場的和諧發展,防止泡沫崩潰膨脹,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參考文獻
[1]羅丹陽.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創新[J].中國金融,2009.
[2]沈霞.P2P網絡貸款的法律監管探究[D].華東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3]史燕平.融資租賃原理與實務[D].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05.
[4]張鷺杰,黃種龍.融資租賃“營改增”政策還需進一步完善[N].中國稅務報,2013-09-30.
作者簡介:李蓓蕾(1988-),女,漢族,河南周口人,云南大學13級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金融學;孟樂得(1990-),男,漢族,河南周口人,云南大學管理學碩士,現任職于興業銀行昆明分行,研究方向:技術經濟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