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修訂后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進闡述,并結合中小企業在職工薪酬準則修訂后的賬務處理情況,分析了中小企業在執行新職工薪酬準則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通過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完善會計核算方法等措施來促進中小企業對職工新酬準則的執行。
關鍵詞:職工薪酬準則;中小企業;影響
一、新準則中職工薪酬的涵義及其變化
2014年1月27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印發修訂《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的通知,主要對各類職工薪酬、福利的確認、計量和披露作了明確的規定,修訂后的內容共包括:總則、短期薪酬、離職后福利、辭退福利、其他長期職工福利、披露、銜接規定、附則共八章三十二條。準則對離職后福利內容進行了系統闡述,規范了設定提存計劃和設定受益計劃的會計處理,并且進一步完善了其他長期職工福利涉及的會計處理。
職工薪酬在新準則中被定義為:“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或解除勞動關系而給予的各種形式的報酬或補償,包括短期薪酬、離職后福利、辭退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福利。”對其進行分析,可得如下結論:首先,內容更加廣泛,涵蓋了除股東分紅以外的所有職工薪酬,包括“提供給職工配偶、子女、受贍養人、已故員工遺屬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進一步明晰了原會計準則關于職工福利范疇。其次,準則正文內容更加全面,分類更加系統,將舊準則指南和講解中的“帶薪缺勤、利潤分享計劃、辭退福利”等定義和處理方法納入準則正文。最后,新準則要求企業全面、及時的披露對職工薪酬的支付程度,從而更有利于報表使用者及時了解企業的人工成本及企業對職工和社會承擔的社會責任。
二、中小企業實行新職工薪酬準則面臨的問題
1.企業會計核算問題
(1)福利費的會計核算
依據舊準則的規定,職工福利費在實際會計核算過程中是按照應付職工工資總額14%的計提比例進行提取。而新會計準則中對職工福利費的核算的處理是:“沒有規定計提比例和計提基礎的,企業應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依據此項規定,中小企業對福利費的賬務處理有很大的靈活性和操作空間,但是實際執行時提取比例的界定標準依然很模糊,企業對這一改變還在適應,各個部門還在探討出最恰當的核算標準。
(2)辭退福利的核算
新準則將辭退福利定義為:“企業在職工正式退休以前主動與其解除勞動關系所應給予的補償。”由于職工被辭退以后將不再為企業帶來任何收益,辭退福利在會計處理中不能作為費用處理,也因其無法與相關的收入相配比,故作為預計負債計入當期損益,從而便于財務報表使用者了解企業在辭退福利方面所承擔的義務。雖然,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對辭退員工的補償金有了明確的處理方法,但是,對于中小型工業制造類企業來說,其生產工人的數量很龐大,而且大部分是年輕人,他們往往工作一到兩年,由于各種原因離職,導致在辭退福利計算方面存在很大問題,不僅使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導致了企業的人工成本增加。
(3)離職后福利的核算
離職后福利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在職工退休或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后,提供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和福利。在處理方法上,將離職后福利劃分為設定提存和設定受益兩個子計劃。但是準則中離職后福利的部分概念邏輯性不夠嚴密,有些在我國剛剛出現并未對其內容和具體操作做詳細的規定。首先,設定受益計劃的確認、計量與披露處于不同的條款中,不利于企業操作。其次,設定收益計劃核算中關于 “精算假設”、“折現率”、“歸屬的服務期間”的條款也相對比較簡單,將影響到企業對準則的執行效果,從而阻礙企業對職工薪酬的確認與計量。
2.企業內部會計從業人員素質不高
新準則對人工成本的核算內容變得更加全面、具體、細致,既包括貨幣性支出和非貨幣性支出,按照新準則的規定,大部分企業應及時更新對應付職工薪酬的核算形式、內容及核算方法,這就增加了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要求會計人員具備較強的會計專業知識及業務處理能力,能從大量的業務資料中對數據進行匯總、篩選及核算,進而完成賬務處理,并提供財務報表。但是,目前部分財會人員并不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會計知識不能及時更新,工作能力也不足以應對新職工薪酬準則中的核算要求,在進行職工薪酬相關的賬務處理時不能按照新的準則進行恰當核算,導致核算結果準確度低下,極度不利于企業的薪酬支付。職工薪酬核算上出現錯誤,會造成職工與企業之間的矛盾沖突,會影響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企業的運行效率和質量,不利于企業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所以企業中的財會人員或財會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三、完善新會計準則下企業職工薪酬核算的建議
1.完善會計核算方法
(1)規范福利費核算方法
企業應統一福利費的會計處理方法和使用范疇,由于新準則中對福利費的計提比例沒有具體規定,而且福利費與成本費用的分界點也不明確,導致企業對職工福利費的賬務處理空間很大。針對這樣的不足,在會計核算中,企業可采用計提或據實扣除的方式,將福利費的使用對象、發生金額、用途等描述清楚,并列于報表附注中進行信息披露,這將在一定程度上使企業對職工福利費的核算更清晰透明。
(2)規范辭退福利的核算
按照新準則規定,辭退福利可以視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的補償,在企業賬務處理中,辭退福利分兩種情況核算:①預期在其確認的年度報告期結束后十二個月內完全支付的,應當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從而計入當期損益。②預期在年度報告期結束后十二個月內不能完全支付的,對十二個月以后將要支付的辭退福按照適當的折現率利進行折現,以折現后的金額計人當期管理費用,與應支付的辭退福利的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在后期支付辭退福利款項時進行攤銷。
2.提高財務人員素質
新職工薪酬準則對離職后福利和其他長期職工薪酬等內容做了很多實質性變更,使企業財務人員實施新準則時面臨著實務操作上的巨大挑戰,這就要求財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具有一定的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管理會計、成本會計、稅法等方面的知識。企業財務人員只有充分了解新準則中關于職工薪酬項目的定義、核算范圍、會計處理等方面的知識,把握各項目的賬務處理對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才能對原有的薪酬核算方法進行適當的調整。企業可以聘請相關專業人士對企業財會人員進行培訓,或者安排企業財務人員到新準則執行較好的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學習,從而快速提高財會人員對新準則變更內容的學習效率,進而使員工及時更新準則變動的財務知識及提高業務處理能力,使其準確掌握新的財務準則及規章制度。而且,企業應組織內部財務人員對根據新準則編制的財務報表進行自查,或者進行交叉核查,把出現差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從而避免企業部分人員對新準則理解不到位,導致會計核算不規范而被相關機構處罰。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S].2014.
[2]呂佐志,秦文嬌.職工薪酬準則修訂后有六大亮點[J].稅務財會,2014(4):1-2.
[3]馬聰.淺析新舊企業會計準則——職工薪酬[J].財經縱橫,2014(9):153-155.
[4]孔瀑.論2014年企業會計準則的變化及企業應對措施[J].財會審計,2014(10):101.
[5]賀瓊.析職工薪酬會計準則的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人力資源管理,2014(12):89-90.
[6]黃浩嵐.對職工薪酬準則若干新規的解讀[J].財會月刊,2015(4):88-91.
[7]祝文琪.2014新企業會計準則中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和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5(4):210-211.
作者簡介:張月蘭(1982.09- ),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