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江蘇南京210037)
黨的十八大會議,將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范圍擴大,納入了環境破壞、能源消耗、生態效益等內容,力求建立起完善的生態環境評價體系。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鋼鐵行業上市公司2011—2013年度財務報表等財務信息為依據,重點研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
近年來,我國許多地方,特別是北京,不斷有“沙塵暴”“霧霾”等一系列環境突發事件的發生,使得重視環境保護、發展低碳經濟日益成為大家的共識,環境問題也漸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此大環境下,我國政府也越來越重視環境法治的建設。2007年4月25日,我國頒布了《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確立了環境信息公開制度。2010年9月,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明確了上市公司的相關責任。2012年12月20日,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發布 《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白皮書(2012)》,標志著我國的環境保護正在由起步階段過渡到發展階段。相較于2011年,2012年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水平均有提升。黨的十八大會議,將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的范圍擴大,納入了環境破壞、能源消耗、生態效益等內容,力求建立起完善的生態環境評價體系。
本文選取鋼鐵行業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鋼鐵行業是一個極易產生環境污染和對資源極其依賴的行業,在國家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中具有代表性,因而對其環境污染的治理和環保事業的投資引發人們的極大關注,其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不僅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而且在企業的財務績效方面扮演著不容小覷的角色。目前,鋼鐵行業在剔除強制披露的因素外,仍屬于愿意披露環境會計信息的行業,研究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影響因素,不僅能夠獲得影響披露的微觀因素,還可找到披露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突破口。
(一)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本文的樣本是鋼鐵行業在深滬上市的公司,為了保證研究數據的科學性,筆者剔除了資料不全的企業和ST公司,最終確定56家上市公司。新浪財經和財經界網站披露的年度財務指標、年度報告和社會責任報告是本文主要數據來源。
(二)數據處理方法。本文選取了哈爾斯、鼎泰新材等56家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相關資料中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全部由作者手工整理錄入電腦。初步數據處理運用EXCEL 2003進行手動摘取,描述性統計分析找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影響因素中的顯著性因素,最終使用的SPSS 17.0統計軟件完成多元線性回歸。
(三)模型構建。筆者經過多種模型的測算和演練,最終選取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影響我國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因素并構建以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四)因變量設定。本文的因變量,以環境信息披露水平指數來表示,采取對年度報表披露內容進行評分的形式,從正面和負面兩類環境信息出發,確定打分體制,以衡量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水平指數,有貨幣性描述的判定為3分,沒有進行貨幣性卻有詳細描述的判定為2分,沒有非貨幣性判定而有簡單描述的判定為1分,沒有任何描述的判定為0分。所有的項目評分結束后相加得到的總分,進而得到因變量Y的值。

表1 變量說明
(五)自變量假設與設定。本文選取了5個自變量(公司規模、資產負債率、地區差異、股權集中度、上市地點)作為影響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的自變量,并對其進行假設,見表1。
1.公司規模。公司規模越大,受到政府和公眾的關注也會越多,擁有較為雄厚的實力投資于環境保護,購買和更新防治污染的設備從而美化環境。大公司因自身強大的社會影響力,迫于社會輿論的壓力,會更多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因此提出假設1。
假設1:公司的規模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正相關。
2.資產負債率。一個公司資產負債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投資者是否進行進一步的借款和貸款,如果一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高,就說明該公司償債能力越小,債權人可能會要求該公司披露更多的環境會計信息,以此來保證自己的利益。因而資產負債率越高的公司越需要披露更多的環境會計信息,從而獲得外部資金的支持,因此提出假設2。
假設2:公司資產負債率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正相關。
3.地區差異。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當地企業在環保方面的要求和制約也就會加大,政府也會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監督企業。但是由于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和水平不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水平也會存在差異,因此提出假設3。
假設3:上市公司所在地區越發達,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會越高。
4.股權集中度。很多企業都是原先的國企改制而來,第一股東持股比例很高,出現“一股獨大”的情況,所以,公司是否披露更多的環境會計信息,很多取決于第一股東的志愿,也就是說企業要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是否會影響到自身利益等。然而現實中,很多的大股東不愿增大其在環保方面的投資,因而導致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上受到不少局限,因此提出假設4。
假設4:公司股權集中度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負相關。
5.上市地點。由于我國要將上海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證券交易所,所以,在上海上市的公司相較于在深圳上市的公司會因為政策的約束,愿意披露更多的環境會計信息,因此提出假設5。
假設5:是否在滬市交易所上市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正相關。
(六)多元線性回歸結果。在運算過程中,由于數據單位的不統一,導致SPPS 17.0分析運算處理的數據出現些許的偏差,因此,本文采用高等數學中經常使用的“歸一化”將所得數據進行統一。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中可以看出,R2和調整R2的值均大于0.6,意味著表面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方差的解釋能力超過60%,證明該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的解釋能力較強。從R2擬合優度來看,2011—2013年調整 R2的值分別為 0.628,0.72,0.798,在擬合的優化程度上表現為逐年貼近;另外根據相關系數的運算結果及相關知識得到:|Sig|<0.3,表示相關關系很弱,通常將其看為沒有關系;|Sig|在 0.3—0.5之間,表示低度相關;|Sig|在0.5—0.8之間,表示中度相關;|Sig|>0.8,表示高度相關。當其值很小時,說明相應的X和Y之間沒有線性相關關系。但是,由于常數項的Sig>0.1,所以常數項不具備顯著性。

表2 模型匯總
通過SPSS 17.0的運算結果,從而進一步分析我國鋼鐵行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情況,本文得出以下結論:
(一)我國鋼鐵行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并不高。通過對描述性統計結果進行分析,不難發現我國鋼鐵行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并不高,雖然所有上市公司都或多或少的披露了環境會計信息,但廣度和深度不夠。
(二)國家沒有推出強制披露的法律法規,各公司披露的隨意性很大。2008年以前,披露形式仍多為定性描述,僅在董事會報告中做簡單描述,目前也只有少數企業在費用中披露某些環保費用,但卻名目不一。公司應該向社會披露的信息卻沒有或者沒有完全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輕的手法故意夸大部分相關事實、隱瞞那些對企業發展不利的事實,往往對于企業以前發展過程中的錯誤只字不提,而對所取得的成果進行過度渲染,誤導投資者。
2013年鋼鐵行業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相比前兩年呈上升趨勢,在執行相關環境信息政策方面與所要求的目標仍有一定的現實差距。因此,筆者提出了完善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的建議:
(一)重視相關部門對環境會計的監督。雖然我國已經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是法治環境和體制仍然不十分健全,我國相關企業環境信息的披露也是政府相關部門強制性的結果。環保部門作為上市公司環保監管的主要機構,應同相關的監管部門聯手進行監管,以加強對上市公司環保監管的力度。本文實證分析表明,企業編寫社會責任報告對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有顯著影響,所以政府相關部門應要求企業在編寫年度報表時附錄社會責任報告,也可以制定優惠政策,支持環境友好型的企業,同時對履行環境責任的企業實行優惠獎勵,如稅務部門可以提供稅收優惠、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等。
(二)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感。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是指企業在商業運作里對其利害關系人應負責任,是基于商業運作必須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考慮。我國很多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并不出于完全自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出臺了披露指引之后,披露的企業明顯增多,然而仍存在有的企業出具社會責任報告一兩年之后不再繼續推出。我國很多上市公司在追求巨大的企業利潤時,常常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因此企業不僅要以一個理性人的目標要求自己,更要盡到作為一個有社會影響力的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
相當數量的上市公司都把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當作公司的戰略工具,在年度財務報表中披露相關信息,不僅滿足股東的需要,也進一步滿足社會公眾的好奇心,更加確保公司活動合法以謀求生存 ,把公司的責任作為公司管理形象的強有力的手段,隨著股東對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的需求不斷增長,公司環境信息對公司股東的吸引力也就越來越大 ,他們需要企業加大環境風險和影響、環境政策、重要環境目標的業績、環境成本信息的披露。
如在研究的基礎上做出如下改進,結果的適用性也許會有所提高:首先,在樣本的選取上,本文只選取了鋼鐵行業上市公司2011—2013年年報作為原始的數據來源,樣本選取的量可能不夠充分。其次,因為鋼鐵上市公司是重污染、高能耗的行業,相較于其他行業的上市公司會更加重視相關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工作,因而結論可能較難適用于其他行業。再次,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指標的選取和衡量上缺乏統一公認的標準,使得研究結果存在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