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玲
適量吃糖有益健康
糖分為三類
一是天然糖類,如蔗糖、蜜糖等,它們甜味純正,用量的多少只產生甜度的不同,不會改變食物的品質,沒有安全性問題,無異味;
二是糖醇類甜味劑,即由天然糖加工生產的山梨醇、木糖醇等,數量多少會影響食物品質,有規定的適宜使用量;
三是化學合成的高強度甜味劑,如甜蜜素、阿斯巴甜等,有規定的適宜使用量,過量使用可能有損健康。為降低成本或食品要提供給特殊的人群食用,現在很多的甜味食品使用了甜味劑。
糖是人體能量主要來源
人的生命活動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糖類是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糖類除了供能以外,還有許多其它重要的生理功能,對構成機體組織、維持神經系統和心臟的正常功能、增強耐力、提高工作效力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平衡膳食中攝取的糖類以多糖為主,從食物中攝取的糖類需要分解成單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是紅細胞唯一可利用的能源,也是神經系統、心臟及肌肉活動的主要能源。
糖類的分類有多種方法,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專家根據聚合度將它們分為三類:
第一類:糖,包括單糖(葡萄糖、果糖)、雙糖(蔗糖、麥芽糖)、糖醇(木糖醇);
第二類:寡糖,如麥芽糊精、低聚果糖;
第三類:多糖,包括淀粉及非淀粉多糖。第一類中包含有我們俗稱的糖,日常食物中提供的主要是多糖。
吃糖有害論不科學
近幾年,“吃糖有害健康,會引起疾病,甚至減壽”輿論頗為流行,這種言論涉及的主要是第一類糖中的蔗糖等精制糖,而提出這一觀點是源于多吃糖在體內可轉化為脂肪,導致發胖,甚至成為若干疾病的誘發因素。我們知道: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很多,來源于不同的食物,任何一種食物或營養素長期過量攝入,均會造成營養失調,導致不良后果。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進行了為期三年的調查研究,得出如下結論:蔗糖除造成齲齒外,未發現對人體的危害,并明確肯定四點:
食用蔗糖不會引起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和癌癥等疾病;
蔗糖與兒童多動癥無關;
蔗糖并不特別使人體重增加,有些肥胖者所吃的糖,并不比體重正常者多;
食用蔗糖不妨礙人體對其它營養物質的吸收。
吃糖要適量
從人體的生理、心理需要出發,適量食用食糖,有益于健康,但不一定非吃不可,因為糖類存在于許多食物之中。一般來說,正常成人精制糖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30~60克,老年人以及特殊情況(如低血糖等)可適當增加用量,而兒童則需適當減少攝入精制糖的用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