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龍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學中最教師學生感到頭疼的一部分內容。在這方面,有各種各樣的理論,可以說,為了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嘗試了各種辦法和途徑。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大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到最頭疼的是作文,他們對寫作文提不起興趣,不想寫作文,更不知道提起筆之后寫些什么。所以,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就顯得至關重要。教師在平時要堅持讓學生對作文課產生興趣,要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來寫。比如,一次作文,訓練學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點,寫出人物的個性。一開始,可以先出示幾個描寫片斷,讓學生猜猜他們是誰?學生很輕松地就能說出答案。接著可以請學生回答:“為什么你能猜出他們是誰?”這樣,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導出本次寫作訓練的題目,學生易于接受,使學生從心理上已經進入了寫作者的角色。在具體訓練時,可以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寫一寫自己身邊的老師和同學。學生會馬上情緒高漲,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確定一個寫作對象,看他身上都有什么特點,你一言我一語,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執筆成文時,每個學生都會爭著寫,不甘示弱。在展示作品時,也會爭先恐后地搶著讀。這樣,學生對外貌描寫的寫作技巧就會掌握得比較好,寫的片段也會不錯。一節課就能這樣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教學效果很好。總之,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興趣也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事半功倍。
二、以自己的雙手書寫生活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由此可以看出,作文來源于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作為語文教師,可以這樣做:讓學生走進大自然,了解社會,了解生活,了解國家大事;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贊美生活,感受生活的充實;倡導學生把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家庭生活中的瑣事,校園里的軼聞趣事,等等,都作為寫作素材,寫進自己的作文中來。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系起來,讓生活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寫作文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比如,學生寫話題作文“過年”:新學期伊始,可以趁熱打鐵,輔導學生完成話題作文“過年”的寫作。作文課上,學生熱情洋溢,暢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語,爭著說放假時的新見聞,過年中的開心事,可想而知,學生接下來的寫作是多么的得心應手。有的學生采用小標題的形式,寫了自己在過年時發生的幾件趣事;有的學生使用日記體,截取了過年熱鬧場面中的若干個精彩畫面;還有學生從反面立意,表現了過年時父母不在身邊的遺憾;等等。本次作文,動人地呈現了多面的過年生活,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以自己的雙手書寫生活,很真實,很感人。
三、廣泛地閱讀和積累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就應該要求學生廣泛閱讀,課本上的知識可以,課外的文章也行。有意識地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還要經常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他們多讀書,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還可以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個筆記本,把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摘錄下來,必要時還可以寫點讀書心得,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他們的詞匯量也會豐富起來,作文中將不斷有新詞好詞出現。尤其是那些讀書認真的學生,他們平時認真讀書,積極閱讀課外書籍,作文一次比一次寫得好,所用詞語更加準確,描寫時語言更生動了,基本上每一次他們的作文都被評為優秀作文。
四、多表揚,敢于給高分
初中學生肯上進,榮譽感強,他們非常看重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常常把老師的鼓勵性評價視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獎。有時一兩句鼓勵性的話,勝過一大堆的指指點點。因此,教師要適當地欣賞學生,肯定學生的成功。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可以這樣做:在評價學生作文時,要常以朋友的口吻、長輩的愛撫,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點滴成績、微小的閃光點,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詞、一句話,都要毫不吝嗇地給予高度的肯定和鼓勵。同時,還要實行高分政策,欣賞學生,激勵學生。如,要經常寫這樣的評語:“你把人物的心理活動寫得逼真形象,合情合理,老師非常欣賞你。”“你的書寫進步了,繼續努力!”“你能從反面立意寫作,見解獨到,望能再接再厲!”等等。學生看到這樣的話語,能激發他們強烈的寫作欲望,使他們產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在這種情緒的驅使下,學生就會主動熱情地去寫他們熟悉和喜愛的人、事、物,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都會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始終相信,只要長期不懈,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通過各種渠道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做勤勞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練筆,多鼓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