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摘要]隨著網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越來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網絡活動中,網絡逐漸成為當代大學生溝通、交流的生命線。但是,部分大學生在網絡活動中道德失范,引起了社會和學校的廣泛關注,我們應立足現象,拿出對策,提高大學生網絡道德素養,凈化網絡道德環境。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道德;網絡道德失范
一、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的表現
(一)網絡道德意識淡薄,價值觀混亂
在虛擬社會,信息的傳播打破了國家、地域限制,當前,正處于轉型階段的我國社會,出現各類道德失范現象,與以往不同的是這類現象會頻頻被網友轉載,并以極端的方式去評述此類事件。大學生群體對新事物興趣濃厚,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且具有散播快的特點,容易受到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影響。在各種新思潮的沖擊下大學生容易價值觀混亂,更有甚者還會把錯誤的倫理道德傾向和價值觀帶到現實生活中,對社會帶來危害。
(二)網絡道德信念缺失
網絡技術消除了信息傳播的地理、時空障礙,西方文化的滲透威脅著弱勢國家的民族文化。使部分大學生對傳統社會中的倫理道德觀念質疑、并信奉傳播“別有用心”的西方文化。網絡環境中人與人之間沒有傳統社會的人際、法律、道德、輿論的約束,上網的匿名性往往使大學生缺少“他人在場”的壓力,因此,將網絡作為他們進行情緒宣泄的主要場所,他們甚至認為網絡上無需道德,因此,在網上肆意妄為,甚至違法犯罪。
二、應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的對策
(一)健全網絡道德法律法規。
1.加強網絡立法。網絡是一個開放、平等和自由的平臺,大學生在網絡世界中可以暢所欲言,但是,這種過分的平等、自由、開放會導致在網絡環境中沒有一個公認的行為規范。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法律規范作為后盾,社會秩序就難以維系,同樣,網絡世界也是如此,因此,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加強網絡道德立法顯得尤為重要。此外,還要加強網絡道德規范的執行力度,否則這些條例就是一紙空話。
2.加強網絡技術監督與屏蔽。當前網絡環境復雜,各類不良網絡信息充斥屏幕,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容易上當受騙,因此,相關部門要提高網絡技術監督水平,利用技術檢測和防范網上各類虛不良信息,保障網絡道德環境清新。
(二)提高大學生自身網絡道德素養
1.提高大學生網絡信息素養。青年大學生正處于思想走向成熟的階段,對于網絡上復雜的信息,他們并不能夠靠自己的閱歷去正確甄別,網絡信息中有好有壞,在大量的信息中不免參雜著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發布的信息,大學生只有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增強信息識別能力,學會甄別不良信息,提高自我規范和保護能力,才能杜絕不良信息的侵蝕和傷害。
2.加強慎獨教育[1],提高自律意識。所謂慎獨是指一人獨處與同眾人相處表現出一樣的道德風貌和行為習慣。網絡世界是虛擬的、匿名的,網絡道德沒有人監督,在網絡環境中大學生必須實現慎獨,才能在網絡復雜的信息環境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自律。
(三)學校和家庭應加強對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重視
1.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是大學生深刻學習馬克思主義道德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其中課堂教育是主要陣地,因此,高校應在抓好課堂建設的基礎之上,重視大學生的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增強構建良好網絡道德環境的責任感。
2.家庭應從青少年時期就加強對孩子的網絡道德教育工作。在家庭方面,家長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從小對孩子灌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孩子的日常行為加以正確引導是對失范行為的最好防范。
(四)凈化網絡社會道德環境。
1.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計算機網絡知識與正確的網絡觀的宣傳教育,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網絡環境,開拓教育新陣地。
2.加強網絡從業者的社會責任感。要從法律規范、內容審查、技術排查、文明經營等方面要求網絡從業者加強行業自律,遵循應有的網絡規范。[2]
3.開展社會道德實踐。實踐是永恒的,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大學生中推行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在實踐中磨練大學生的道德意志品質、鍛煉大學生的道德學習能力,促進其思想的成熟,從而增強其對不良信息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使青年大學生使用網絡更加理性。
網絡是一把雙刃劍,我們不能因為網絡帶來的負面效應就因噎廢食,[3]針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一方面,我們應分析問題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另一方面,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刻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從社會、家庭、學校及大學生自身等幾個方面分析并綜合研究,加快網絡信息技術研究,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監管,強化網絡道德規范,提高大學生自身網絡道德素質。就一定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讓網絡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注釋]
[1]魏雷東.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研究.思想教育研究[J].2011(1).
[2]李玉華,閆鋒.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研究現狀與思考.思想教育研究[J].2012(11).
[3]許彥華.構建良好網絡倫理環境的途徑[J].學術交流,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