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一定要根據問題,什么沒搞好去搞,而不是用計劃的方式來分割或合并。實現能源的綠色低碳化,首先要防止盲目亂投資,能源消費總量不能盲目增長,能源基礎建設投資應與能源需求相適應,推動非化石能源占比15%至20%目標的實現。”
——“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生態環境的約束,在今后必須成為能源發展的最重要約束”。

(網絡供圖)
“目前,唯一要做的事是讓市場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我們這里沒出現過‘既然有財務上的痛苦,我們現在該減產’的說法。”
——國有沙特石油公司董事長哈立德·法立赫表示,將生產足夠多的石油滿足客戶需求。這表明沙特無意在12月4日的歐佩克維也納會議前改變政策。
“天然氣項目的投產需要一定時間,BP看中的是中國的長期需求,他們預期中國未來的天然氣需求會增長、價格會提升。”
——日前,中國石油與BP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落基山研究所董事總經理喬恩·科瑞迪斯表示,“隨著中國煤炭消費的減少,中國會需要過渡性燃料,這是BP選擇下注的原因。”
“像沙特這樣擁有大量油儲的主要石油生產出口國,我們關注的一直都是影響油市的長期趨勢。”
——沙特阿拉伯副石油部長薩爾曼在多哈的一場亞洲能源會議上演說時指出,“供需情況暗示石油長期基本面依然強勁,而非一些人所說的‘正在沒落’”。
“靠成品油出口拉動加工量的做法難以為繼。如果成品油大量出口,勢必打壓亞太地區成品油市場價格。而若‘十三五’期間成品油價格實現與國際接軌,這將會對國內煉油企業效益產生不利影響。”
——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營銷策略研究所所長柯曉明認為,國內煉油企業要想擴大出口必須要提高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