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趙士振 許帆婷 姚 斌
新區要用新思路,傳統的技術不能照搬。只要想琢磨,永遠都有困擾你的事。
11月7日,勝利油田新春采油廠春風油田排612-平2井、排612-平3井開鉆。與此同時,剛剛完鉆的蘇1-6井鉆遇沙灣組油層,已經開始固井。
開鉆、完鉆,固井、試油。在廣袤的中國北疆,新春采油廠一再給我們帶來驚喜。而更大的驚喜,也將在年終歲尾揭曉:2015年,新春采油廠原油產量將達102萬噸。一座新的百萬噸油田,傲然崛起在戈壁大漠。
勝利西部在“十二五”完美收官,科技的力量居功至偉。

□ 稠油吞吐生產注采一體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西部淺薄層超稠油油藏的高效開發。李琰 攝
新疆,擁有我國最為豐富的地表地質風貌。而它的地下,有著更復雜的油藏結構。對新春采油廠來說,這是一個挑戰石油開發技術極限的舞臺,更是一片孕育新發明、誕生新創意的試驗田。勝利人在這里舞出了自己的風采:2014年度,勝利西部上報的春風油田3000余萬噸控制儲量及1000余萬噸預測儲量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圓滿完成儲量任務。2015年,這一完美答卷將繼續。
數字完美詮釋了勝利速度。2009年,自接手西部探區13萬平方公里的勘探工作以來,依靠科技創新,突破技術瓶頸,先后發現春風、春暉、阿拉德3個油田。據統計,6年來勝利西部探區儲量累計超過2億噸。
2009年,集團公司黨組將新疆的準噶爾、吐哈、塔城,青海的柴達木,甘肅的敦煌盆地等38個區塊劃給勝利油田。看著地圖上重新劃分的礦區,勝利人興奮中夾雜著壓力:“如何打破油氣勘探的困局?如何實現資源的突破?”據科研人員介紹,雖說是新區,可共和國最早的油田就誕生在這里,“兄弟單位在此多已將‘肥肉’挖走,留下的多為邊角或棄置區塊”。
科研人員一張一張研究45噸重的地質資料,加班加點。針對西部復雜的地質構造,他們扛著鎬頭、背著樣品,穿荒漠,闖戈壁,跨越雪山巔, 過谷中河,實地勘察。
冬去春來,經過6年多的研究、試驗,新春采油廠不斷解放思想,深化研究,大膽探索,在構造演化、成盆、成烴、成藏等方面形成與盆地類型和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新理論。在物探技術、構造解釋、儲層描述等方面形成適用的技術,也努力在科學的勘探理論指導下,在適用技術的引領下,初步形成資源戰略接替的大突破。
一項項具有勝利特色的勘探技術在西部開花結果。碎屑巖層系大中型油氣田富集規律與勘探關鍵技術,指導發現兩個億噸級儲量區;勝利準西北緣淺層油氣成藏規律及關鍵技術,通過應用在車排子地區發現了春風油田;準噶爾盆地山前帶油氣勘探關鍵技術,推動山前帶油氣勘探實現重大突破,發現了春暉、阿拉德兩個油田。
隨著勘探工作的深入開展,西部探區在準噶爾西北緣之外的區塊也捷報頻傳。準中董7井區頭屯河組,將成為新的增儲陣地;六盤山盆地馬參1井見熒光、油斑,打破長達半個世紀的油氣勘探沉寂局面;敦煌盆地鉆探的西參1井見到油氣顯示,預示了該地區在勘探與認識上將會有突破性的發現。
新春采油廠管理的油田,以淺薄層稠油油藏為主,這類油藏具有淺、薄、低、稠的特點。淺,是指油藏埋深淺,只有120~600米;薄,是指油層有效厚度薄,只有2~8米;低,是指地溫低,油藏埋深地溫僅18~34攝氏度;稠,是指地層原油黏度高,達到20000~90000毫帕秒,油稠得踩上一腳都不沾鞋。在這樣的油田,要想實現經濟開發,確實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新區要用新思路,傳統的技術不能照搬。最開始的時候,新春采油廠曾想運用勝利東部水平井、降黏劑、二氧化碳、蒸汽四要素復合開發技術。然而,由于西部油藏淺,保溫效果不好,二氧化碳難以發揮效力。
眼看著好不容易找到的儲量動不了,大家急得直上火。為此連續攻關幾個月的采油工程首席專家王志堅病倒了。在吃中藥的時候,他突然想到:人治病尚且同病不同方,這個開發技術能不能換個配方? 他想到了用氮氣代替二氧化碳,這個思路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王志堅立刻來了精神,顧不上養病,帶領技術人員直奔現場,一蹲就是三十多天,一點一滴地摸索藥劑用量,每兩個小時錄取一次參數,密切跟蹤各個環節的數據變化。經過反復優化調試,終于攻克了淺薄層超稠油開發技術難題,創新形成“水平井+降黏劑+氮氣+蒸汽”的HDNS稠油開發技術,破解了淺層超稠油開發難題。
下一步如何穩產,如何遞補老油藏遞減的產量?阿拉德油田儲層滲透性差,泥質含量高,下一步如何開發?“只要想琢磨,永遠都有困擾你的事。”新春采油廠油氣開發首席專家喬明全說。
東部技術在西部創新發展,并見到良好開發效果。通過幾年的摸索和實踐,新春采油廠逐步形成精細油藏描述、HDNS強化熱采等四大主導技術和水平井汽竄治理技術、注采一體化技術等12大配套技術,打造出涵蓋地質、鉆井、開發、工藝等各個領域、適合西部薄淺層超稠油高效開發的撒手锏。目前,通過這些系列主導技術,新春采油廠各項開發指標,在股份公司同類型油藏排名中均名列前茅。
在2015年初召開的職工代表大會上,新春采油廠明確了“十三五”規劃:資源接替和原油生產實現更大突破,在100萬噸基礎上,保持良好增長態勢。
具體來說,該廠在勘探上繼續精查細找、精雕細刻,尋找新的資源接替陣地。開發上進一步加大科技攻關力度,圍繞采油廠勘探開發、采油工藝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加強邊水稠油油藏復合熱流體先導試驗,開展化學輔助熱污水驅先導試驗和永進油田超壓油藏開發技術試驗,加強春暉油田極淺特超稠油開采工藝攻關,為提高油田采收率和開發效益進一步提供科技支撐。
與此同時,全力打造“智能新春”。大力推進信息化、數字化建設,探索建設智能采油廠,逐步探索油公司機制下信息化建設模式,實現“智能化勘探開發、智能化生產管理、一體化經營管理、一體化防恐安保”,建設勝利西部智能化采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