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總承包公司 上海 200135
國內地鐵建設發展迅速,對地鐵車輛段周邊區域進行綜合開發是地鐵與城市良性發展的必由之路。隨著城市的急劇擴張,在已建城市軌道交通之上新建物業已成建設常態。在已運營的軌道交通停車場上部施工時,水平運輸效率低、難度高、安全風險大,對其進行施工技術的總結及研發勢在必行[1-4]。
上海軌道交通10號線吳中路停車場上蓋綜合開發項目,是在原有的軌道交通10號線吳中路停車場的基礎上進行建造,業態分為大平臺上辦公、酒店、地鐵博物館和落地辦公、購物中心。 本項目用地呈長方形,基地東西長約800 m,南北長約260 m,占地面積2.02×105m2,總建筑面積約5.20×105m2(圖1)。基地內現已建成約7.50×104m2的軌道交通列車停車場,停車場上部約8 m高度設置大平臺結構,部分結構預留了上蓋綜合開發的技術條件,地面層通過匝道與平臺連接(圖2)。

圖1 項目地理位置

圖2 上平臺匝道
在軌道交通停車場上蓋物業結構施工時,施工荷載需施加在已建大平臺上,關鍵技術難點表現在平臺承載力評估、施工道路策劃、施工車輛管理等幾個方面,具體敘述如下:
1)平臺承載力評估:平臺上蓋施工期間,施工機械在平臺板上作業,施工車輛在平臺板上行走,但平臺允許施工荷載小、分布不均,長期施工對平臺結構的影響難以量化和評估。
2)施工道路策劃:平臺板在總包進場前,已施工完成防水、保溫、保護層等建筑構造,變形縫、防雷接地設施、排水系統等屋面設施已實現其使用功能,破壞屋面設施將對下部軌交的運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3)施工車輛管理:由于吳中路停車場已投入使用,為不影響停車場日常使用,確保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在大平臺上建筑施工期間,必須確保施工區域與辦公、生產區域隔離,人車分流,施工與辦公、生產車輛分流,進出停車場所有車輛均由軌交安保門崗統一管理,施工車輛限載和進出場登記制度納入總包管理,而要將這些納入管理系統的難度較高。
1)進場前上報施工車輛清單及通行專項方案,由設計確認,并經監理、業主審批。按照樓面等效均布荷載的確定方法進行平臺承載力計算。驗算步驟如下:
(1)明確重車技術參數(滿載總質量、軸距、整車尺寸、車輪著地寬度、輪上荷載等)。
(2)確定局部荷載參數,明確相鄰2個局部荷載的有效分布寬度。
(3)取大平臺承載最不利的板進行承載力驗算,計算得出此工況下板跨中最大彎矩。當車輛一側輪子位于板跨中且兩端簡支時,板跨中彎矩最大。
(4)按荷載規范附錄C.0.4和C.0.5規定確定板上等效均布活荷載。
2)信息化施工納入整個平臺施工的過程,及時對周邊地面沉降、平臺立柱沉降、垂直度等監測資料進行分析,在有突變或超過設計規定的警戒值時,及時采取調整行車路線、進一步限載等措施[5-7](圖3)。

圖3 軌交停車場立柱沉降及道岔沉降監測曲線
3)平臺上蓋施工時,原屋面的保溫、防水、排水溝、虹吸排水口及變形縫等敏感部位的處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軌交的安全運行,因此,行車路線的選擇及處理方案要特別慎重,關鍵技術措施如下:
(1)施工便道盡量在不破壞屋面建筑面層的原則下布置。本平臺屋面做法: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厚20 mm 1∶3水泥砂漿找平層→厚1.5 mm RG防水涂料,一布四涂→3 mm APP防水卷材→憎水性膨脹珍珠巖保溫層(兼找坡層,最薄處90 mm)→塑料薄膜→厚40 mm C20細石混凝土,內配φ4 mm@200 mm雙向鋼筋網。
(2)施工便道跨排水溝及虹吸排水口時,在其上部覆蓋模板以保證下部排水路徑暢通。
(3)施工便道跨變形縫時,變形縫不得破壞,用定型化蓋板對其進行保護,同時澆筑混凝土緩坡,確保臨時道路鑿除時,變形縫不被破壞,且建筑垃圾不會落入車場,對軌交運營產生影響。
(4)施工便道跨避雷帶時,不得破壞避雷帶,確保避雷設施連成電氣通路。
(5)施工便道與預留結構柱頭位置沖突時,結構柱頭拆除,屋面防水層需修復并經蓄水試驗,直至破壞的防水層得到妥善處理。
4)在上蓋施工過程中,特設軌交保護管理機構,明確管理組織流程,對平臺上水平運輸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控制。
(1)進出車場共設置5處安保門崗,并根據項目開發的不同階段,合理調整門崗的位置。
(2)在上平臺匝道口處特設施工車輛稽查專崗,項目部實行施工車場進場申請制度,對每日進出施工車輛進行監控登記,嚴格控制進場車輛的質量。
(3)在施工道路與大平臺消防車道設置安保巡邏。
(4)在施工現場設置定型化圍擋對施工區域進行隔離,并調整人行動線,協調車場工作人員由控制中心和綜合樓底樓,通過電梯及樓梯間進入大平臺上辦公區域,確保施工期間人車分流,確保安全。
本工程實踐表明,建筑屋面面層上直接鋪設施工便道的做法是可行的;用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的確定方法對大平臺進行限載,經監測資料分析可知,施工便道上行駛8 m3以下混凝土攪拌車、總質量40 t以下材料運輸車、質量50 t以下汽車吊對平臺結構的影響很小;對軌交運營安全的重視及對軌交設施的隔離和保護是平臺上蓋結構施工的關鍵[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