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進軍
(中油遼河油田公司,遼寧盤錦 124010)
水平井二次開發與規模實施研究
夏進軍
(中油遼河油田公司,遼寧盤錦124010)
XX塊東二段屬于層狀邊水普遍稠油油藏,由于地質條件復雜,儲層油稠出砂,直井常規挖潛措施難度加大,油藏開發效果差。2007 年以來,在精細地質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了水平井技術開發該油藏的可行性研究。現場實踐表明,水平井二次技術可有效地改善油藏的開發效果,油藏采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這對于同類油藏的開發具有較高的借鑒價值。
水平井提高采收率二次開發
XX塊東二段為一受斷層所夾持的寬緩斷鼻構造,構造幅度50m,地層傾角2°~6°。含油面積5.2km2,地質儲量1092×104t,平均孔隙度32.8%,平均滲透率1098×10-3μm2,為高孔高滲儲層,含油井段長170m,層數16個,平均單層厚度5m,最小油層厚度僅2m,各小層具有不同的油水界面,同一小層不同構造部位油水界面不同。20℃地面原油密度0.98kg/cm3,50℃地面原油粘度5757mPa·s,含蠟量1.85%。
2.1區塊水淹嚴重,采出程度低,回采水率高
從與沙三、東三采出程度、綜合含水、回采水率對比曲線可以看出,相同開采時間,東二段油層采出程度最低、含油上升最快、回采水率最高,含水上升快是導致東二段油層開發效果差的主要原因。
2.2油井初期產量高,遞減快,含水上升快
統計油田開發初期投產油井,東二段生產井具有初期產量高,產量下降快,含水上升快的特點。單井初期平均日產油37t,平均月含水上升速度1.7%,高于沙三、東三段油層的含水上升速度。
2.3直井提液效果差
在開發過程中,采取高含水油藏高液量帶出高產油方法,由于該油藏受邊水運移速度較低的影響,提液效果差。如27-22井在2003年1月21日為了提高產油量,沖次由3次調為4次,調沖次后5天的時間液量由34t/d上升到39t/d,但僅僅持續了6天,液量又降至原來的水平。
3.1精細地質研究,確定水平井部署模型
在精細地層對比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地震、測井、巖心等資料,將東二段儲層劃分為37個單砂體,同時開展了微構造、沉積微相、非均質性等方面研究,建立了三維地質模型。以單砂體為儲量計算單元,結合動態分析,對剩余油分布進行了量化,復算后東二主力層地質儲量為632×104t,剩余可采儲量為84×104t。2小層油層厚較大,鄰井生產效果較好,可以進行優先部署水平井。
3.2深化油藏認識,采用水平井提液增油
在油藏精細描述的基礎上,結合生產動態、監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把東二段水淹原因歸納為四個方面。
(1)多層合采,層間干擾出水。60%油井采用多層合采方式生產,其中62%的合采井因層間干擾而水淹,同時由于油層非質性強,造成縱向上不同類型油層水洗程度及剩余油分布差異大,平面上剩余油分布越來越零散。
(2)單層單采,邊水侵入。東二段油層廣泛發育邊水,據統計邊水附近的16口油井含水上升均較快,目前己全部水淹。
(3)管外竄槽。受熱采開發的影響,套管反復伸縮,造成水泥環破損,油水層互相竄通,油井水淹。
(4)油水過渡帶寬,含水油層分布較為廣泛。東二段儲層屬扇三角洲前緣,構造幅度低、巖性細且親水,毛管力作用強,油水過渡帶寬。
通過以上認識以及水平井提液增油的優點,確定采用水平井高液量的方式實施東二段二次開發。
3.3優化水平井參數設計,確保實施效果
通過精細油藏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規律研究,直井單層試采,以及同類型油藏水平井實施調研,綜合應用油藏工程、數值模擬和經濟評價等方法對水平井軌跡和生產參數進行優化設計,確定合理的水平段長度、垂向位置、距邊水距離及水平井注汽強度和排液量,保證水平井實施質量。
按照以上思路,共實施15口水平井,平均單井日產油12.6t,日產水75.7m3,累產油4.3×104t。水平井的成功實施使得該塊東二段日產油從二次開發前的99t/d上升到目前的189t/d,采油速度翻番,取得較好的開發效果。
(1)利用水平井泄油面積大優勢解決了低含油飽和度油藏提液的問題,適合層狀邊水油藏開發,其產能情況好于直井。
(2)對于原油粘度較大(50℃粘度22000mPa·s)的油藏,盡可能熱采投產,根據儲層物性、原油性質、動用狀況設計合理水平井參數,確保實施效果。
(3)開展普通稠油油藏直井和水平井組合井網注汽相關機理研究,指導下步開發方式優選。
[1]萬仁溥.中國不同類型油藏水平井開采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2]張宏逮譯.水平井油藏工程基礎.油氣田開發工程譯叢,1991,(8)(9).
夏進軍(1980-),男,工程師,2012年畢業于東北石油大學地質工程專業,碩士,現從事油氣田地質開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