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耀忠
(韶關發電廠,廣東 韶關 512000)
金屬檢測法在火電廠檢修中的合理應用
葉耀忠
(韶關發電廠,廣東 韶關 512000)
裂縫會嚴重影響金屬材料的性能。在火電廠的生產中,有大量的壓力容器和承壓管在運行一段時間后需要進行無裂縫金屬探測,以確保機組能安全穩定地運行。本文論述各種金屬檢測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并總結出各自的優缺點或注意事項,以期對合理應用金屬檢測法有所幫助。
火電廠檢修;金屬檢測法;合理應用
金屬檢測是火電廠檢修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應用各種金屬檢測法能有效提升檢測效率、降低檢測成本、維護設備正常運行。金屬檢測法包括:磁粉檢測法、滲透檢測法、超聲檢測法、X射線檢測法等。本文論述各種金屬檢測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并總結出各自的優缺點或注意事項,希望對合理應用金屬檢測法有所幫助。
磁粉檢測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1)確定監測區域。為確保磁痕的有效辨別,減少不利因素的感染,應清潔監測區域,清除油漆、油脂、氧化皮層及其他污物。(2)提升被測件表面的粗糙度,可用的方法有:機械加工、打磨。(3)涂抹反差增強劑于監測區域,增強磁痕與表面的反差。(4)對監測區域進行磁化處理,一邊噴磁粉一邊磁化。(5)觀察監測區域,若有磁痕,則說明表面有裂紋,否則沒有;為進一步確定裂縫的開裂程度、具體位置及形狀,可借助放大鏡在光照充足的環境中進行觀察。
受多種因素影響,偽磁痕也存在出現的可能,應在觀測中加以排除。產生偽磁痕的因素有:劃痕、表面附著物、棱緣及材料導磁率的急劇改變;排除方法有:金相檢驗、磁后重新檢驗、滲透檢驗、仔細觀測。
滲透檢測法的具體操作方法:(1)確定探傷部位,用清洗劑或其他溶劑清除其表面的油脂、污垢及其他附著物,清潔的范圍應大于探傷部位25mm,直至充分干燥。(2)根據鑄鋼件的形狀、數量、尺寸選用最適合的滲透劑,并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確定滲透處理的具體方法,可供選擇的方法有:涂刷、浸漬、噴灑等。(3)待達到預定時限時,清洗探傷部位的滲透劑,清洗程度要適當,避免滲透劑的過度清洗,影響探傷效果。(4)在清洗過程中會留下一定水分,為避免水分影響后期的顯像處理,應進行干燥處理,方法有:自然干燥、布或紙擦干。需要注意的是,不得加熱干燥,擦拭方向要保持一致。(5)在探傷部位噴灑和涂刷顯像劑,顯像后應立刻對顯像劑進行干燥。(6)在顯像劑施加30min后進行觀察,找出顯示痕跡,即為裂紋。
滲透檢測法適用于被檢件表面有開口缺陷的探傷,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也可,如塑料、鋼鐵、有色金屬、陶瓷等,也能一次性全面檢測形狀復雜的缺陷,是磁粉監測的有效補充。但是,該方法無法檢測出閉合性表面缺陷及埋藏缺陷,此外,還存在靈敏度低、程序繁瑣、成本高等問題。
超聲檢測的具體操作方法(以承壓管材焊接接頭超聲檢測為例):(1)確定檢測面,并根據母材的厚度確定探測方法和探頭的移動區域。探頭的移動區域是檢測面的部分,除此之外還有檢測區及其兩側區域,如圖1所示。(2)校驗探測儀的靈敏度,逐批探傷,為確保檢查的效果,應定期進行再校驗。(3)記錄檢驗缺陷回波幅度,并與人工缺陷回波幅度進行比對,以比對的結果進行合格評定,檢驗缺陷回波幅度低于人工缺陷回波幅度為合格,否則評定為不合格。

圖1 檢測區和探頭的移動區
超聲檢測可應用于承壓容器、承壓管道等厚度較大零件的內部裂紋檢測,具有周期短、靈活方便、靈敏度高、對人體無害、成本低等優點。不過,該方法不具備直觀性,且對檢驗人員、被探板材、工作表面、探傷場地的要求較高。要求檢驗人員經驗豐富、具備一定的缺陷辨別能力;要求被探板材的金相組織不會產生干擾回波;要求工作表面沒有油污、水分、污垢及其他污物,確保厚度均勻、光滑、平整;要求探傷場地沒有強磁場、嚴重粉塵、強光以及強振動。
在工業上,X射線檢測應用比較廣泛,尤其是在軍工、航天、電力、石油等領域,其能檢測到一些肉眼無法看到的內部傷,具有其他檢測方法無法替代的地位。用X射線檢測儀對物品進行照射,在射線穿過物品后,由于不同厚度的物質對X射線的吸收率不同,使得有缺陷的地方在底片上形成的圖像與其他正常地方形成的圖像有一定的區別,那么檢測人員就可以根據形成的圖像來確定缺陷的性質和大小。
X射線檢測的優勢是既能探測內部的裂紋,也可探測表面的裂紋,更容易確定開裂程度及部位,但檢測物不能太厚。應用X射線檢測法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1)為不混淆或遮蔽任何缺陷形成的圖像,應盡可能地確保焊縫表面平滑,并消除內壁和外壁的焊波。(2)為方便焊縫接頭號、部件號及零件號的查出,應加強永久性識別標記系統的建設。(3)為避免混淆缺陷的影像或遮蔽受檢區域的影像,應確保射線底片上沒有化學污損、機械污損及其他污損。
主要參考文獻
[1] 韓蘊綺.壓力容器無損檢測的探析[J].電站系統工程,2009,25(3):68.
[2]田衛紅.淺談X射線檢測法的主要應用[J].有色金屬設計,2000,27(2):61-64.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90
TM621
A
1673-0194(2015)12-0117-01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