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
摘 要 新課程背景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不僅影響著課程教學改革,也影響著班主任工作。以實現學生主體性的班主任工作研究也在廣泛開展并且取得了不少成果。文章以“初中生自我教育”為主題對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實現初中生主體性的做法和經驗進行了探索和總結。
關鍵詞 初中生 班級管理 主體性 自我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8-0029-02
班主任工作錯綜復雜、千頭萬緒。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班主任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大多學校都強調時間加汗水的管理模式,我們的班主任起早貪黑,事無巨細都要管。結果是一方面班主任疲憊不堪、怨聲載道,另一方面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只能抵消了教育的力量,處理不好還會造成師生的矛盾,最終與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那么,究竟要怎樣做才能既讓班主任工作輕松愉悅又讓學生的主體性創造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呢?
一、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
只有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才能讓學生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自我控制和調節,形成完整的個性。我的做法:首先,讓學生注意其他同學和老師是怎樣看自己的。也就是要清楚自己在別人眼中有哪些長處,有哪些不足;自己的哪些地方讓人喜歡,哪些地方讓人討厭。其次,引導學生如何看待別人的評價。一個人生活于天地之間,免不了要讓別人評頭論足,我們要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檢查自己。最后,要求學生要公正的評價自己,真正弄明白自己的成敗得失,全面了解自己。比如:采用“自畫像”、名議測評等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自己。
二、鼓勵學生磨煉自己的意志
意志堅強是良好的意志品質之一,也是學生實現自我教育的重要因素。意志越堅強,孩子在自我教育、工作和活動中就越能使積極情感持續下去,并能克服消極情感的影響,適應社會的需要,成為生活的強者。
我利用學生們知道的故事,比如《學弈》的故事。兩個孩子一塊兒聽老師講下棋的知識。他們都很聰明,但是聽講情況不大相同:一個專心致志,只聽老師講解,任何事情也干擾不了他;另一個心里卻總想著有大雁飛過,用箭把它射下來燉肉吃。結果,前一個學得非常出色,成為當時棋壇高手;后一個學得一知半解,長大只好改行做其它事了。同樣是聰明的孩子,為什么出現兩種結果?主要是學習時的意志品質不同。
三、讓學生反復體驗成功的快感
我在班主任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欣賞學生,即使是微小的進步也及時鼓勵,讓學生在自我教育中經常受到表揚,體驗成功感、成就感,從而激發了他們積極主動參與自我教育的熱情,使他們體會到自我教育的快樂。比如:通過游戲等方式,讓學生感悟親情、感悟友情,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個和諧的社會,沒有一個人可以不依靠別人
四、幫助學生形成自我心理調節機制
我認為,幫助學生形成自我心理調節機制已是班級管理的重要任務,針對一部分學生缺乏恒心、毅力,對學習存在惰性,使他們智力因素受到極大束縛的特點,我在班級中開展了“如何做人”“怎樣才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學習為了什么”“磨礪堅強的意志”等主題班會,設立“自我演講臺”和“互助臺”,幫助學生制定了不良學習習慣治療卡,制定了系列監督機制,并成立“1+1”學習競爭伙伴、“進步之星”經驗交流會等活動,使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得到提高,在活動中,非智力因素對智力因素起到定向、引導、維持、調節、控制和強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習兩極分化的局面。針對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點,我開展“集體和個人的關系”辯論會,讓每個學生講感受,尋找、發現本班的“舍己為公”故事,讓每個學生共同參與班級公約的撰寫與討論,讓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如學習競賽、拔河比賽、籃球賽、常規評比等,感受集體熱情,引導團結,鼓勵互幫互助,整個班集體開始形成較強的凝聚力。
另外,班主任還要創設融洽的集體環境,營造健康、名主、和諧、寬松、進取的氛圍。例如,我有意識地通過管理、教導,包括表揚、批評、討論、獎勵、懲罰等評價手段,以及自身的楷模作用,引導集體輿論;開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社會實踐,去體味“家”的感覺;同時規范并強化各項行為訓練,日常習慣養成及心理素質培養,引導學生齊心合力建設“美好的家庭”。
總之,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清醒的認識:時代在變,教育在變,而我們的思想更要變。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所謂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來衡量自己”。我們班主任工作只有轉變為學生內在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我教育時,才能說取得了真正、積極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任長松.課程的反思與重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課程觀[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7).
[2]周小山.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談新課程的教學觀[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06).
[3]郅庭瑾.多元智能教學[M].天津出版社,2004,(03).
[4]張遠增.可持續發展教育[M].天津出版社,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