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加懿 尹國曉
摘 要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該課程發展的基礎是實驗教學。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實驗是研究問題的基礎,對物理教學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學生而言,實驗能顯著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從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
關鍵詞 新課程 高中物理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18-0041-02
一、切實轉變觀念,加大實驗教學的力度,更新實驗教學方式
實驗是高中物理教學的載體和根基,實驗開展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遵守新課標的相關規范,著力構建起完善的物理知識體系,加大實驗教學的力度,創新實驗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探究能力。
比如,教師在對“長度與測量”這一章節知識進行講解時,其中會涉及到測量誤差和方法等概念,此時可讓幾位學生用卷尺測量黑板的具體長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實驗操作,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在操作中,教師應要求學生捋平卷尺,然后將卷尺零刻度一端對齊黑板一端,從另一端讀出黑板的具體長度。教師可選擇幾組學生上臺測量,從而得出不同的測量數據,最后將測量結果進行比較,發現每次測量均值都不相同,其中最大差值為5厘米,最小差值為1厘米,這就是誤差。學生親自上臺做實驗,在對結果進行分析時就會發現誤差在所難免,因此從思想上學生就會得出結論:在現實生活中要得出某種物體的具體長度信息,就要反復多次實驗,最后求出每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
二、引導學生全方位參與教學實驗
1.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設計
在實驗教學開展以后,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引導學生參與到實驗環節中,要求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參與到實驗教學的各個環節;同時,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耐心解答學生所遇到的疑惑和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完善實驗環節,推動物理實驗教學的有序開展。要引導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設計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作能力,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需求,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的物理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在整個實驗環節,實驗設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能全面衡量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而在設計階段,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驗步驟進行分析,準確掌握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和思維特點,讓學生將實驗和物理知識進行有機融合,以便于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
2.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實驗現象及過程
在實驗設計環節,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參與到實驗環節,引導學生找出實驗現象及過程的關鍵點,并重點解決重難點知識,科學梳理物理實驗知識,同時,詳細解答學生的疑問,讓學生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知識水平。
3.引導學生注重分析和總結教學實驗
在完成教學實驗后,教師要及時總結和分析實驗過程,科學有效的評價學生的實驗設計,肯定并鼓勵學生的優點,讓學生在自主完成實驗目的和目標以后,產生相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同時,也需要對學生的不足予以指正,讓學生看到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進而有計劃的進行彌補。此外,教師要認真總結和分析實驗設計,從而夯實實驗基礎,豐富實驗內容。
三、實驗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事先設定好教學方向,讓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在完成模擬實驗以后,教師應為學生留足思考時間,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減少操作錯誤,培養并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
四、做好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真實的再現和還原生活場景,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物理公式、概念和原理,夯實學生的物理學習基礎。比如,教師在對“自由落體運動”這一章節知識進行講解時,可事先準備好一只小皮球,要求高個子學生進行演示,將皮球舉過頭頂,然后向下拋,讓學生直觀、真實的感受到自由落體的過程,即落體運動就是在不受外力阻礙的情況下,物體受重力自由下落的過程。在實驗演示過程中,教師要科學引入啟發式、發問式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導學生探討自由落體的規律。
參考文獻:
[1] 孫琳琳.新課改視野下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研究[J]. 文理導航(中旬), 2015,(01) .
[2] 于忠亮.高中物理教學改革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 2014,(31).
[3] 翟玉紅.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