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炎興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合理地利用教材中豐富的閱讀材料,采取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是值得廣大英語教師思考的一個問題。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呢?
一、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初讀課文,理解大意,是精讀文章,深入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引導學生初讀課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提供線索提示或問題提示,讓學生帶著線索或問題去閱讀,整體理解課文大意。
二、拓展教材的文化背景知識,培養學生建立語篇圖式的技巧
閱讀材料是一定社會和文化的產物,沒有一定的文化與社會背景知識,讀者就很難對所讀材料有真正、全面的理解。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訓練學生掌握與閱讀有關的背景知識,增強其對篇章的聯想、制約和理解。也就是說,教師要提供機會,以喚起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并充分運用已有的背景知識建立相關圖式對閱讀材料加以推測、判斷,從而實現對閱讀材料的充分理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多媒體等工具,拓展教材的文化背景知識。在備課時增加過渡情景,讓學生對閱讀教學話題產生興趣,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感官上的沖擊,進而順利地導入教材所涉及的話題,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實踐證明,只有把已掌握的背景知識和文章的背景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才能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
三、重視語篇的整體教學,突出思考的連貫性
整體閱讀在于引導學生合理理解文章,對全文的脈絡和布局進行全方位的預測,它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強其寫作意識。同時,它還可以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其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把閱讀材料作為一個整體來教學,重視語篇的整體理解,通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精心指導,逐步滲透學生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語篇分析的能力。對游戲過程的教學,教師可以采用整體教學的原則,讓學生連貫地思考問題,使其思維層層遞進。通過語篇的整體教學,學生一方面對游戲過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另一方面構建了正確的英語思維模式,也便于用英語復述游戲過程。
四、精心導課,激發興趣
初中英語教學前的“精心導讀”是教師把學生引入興趣大門,對英語產生學習動機和欲望的關鍵一步,也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的重要環節,這個環節可稱之為“讀前活動”。精心導課的方式是多樣化的。直觀導入是教師利用直觀教具(文章標題、插圖、圖畫、卡片、實物等)和閱讀教材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這樣就會使學生對文章有大致了解,激發學生進一步閱讀文章的興趣。總之,教師應當用適當手段做好閱讀教學課前活動,積極引導學生熱情地去閱讀文章,進而提高整體的閱讀教學效果。
五、創設問題情景,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應從巧設問題開始,使其養成在閱讀中思考,在思考中閱讀的習慣。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或推斷,并通過閱讀去驗證預測或推斷,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在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基礎性、提高性、創造性等不同思維水平的問題來創設閱讀情境,引導學生的閱讀思維由表及里,由廣度向深度發展,以此來提高英語閱讀的有效性。
六、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多年教學中,部分學生在閱讀時有一些不良習慣,如閱讀時讀出聲音,邊讀邊查字典,頻繁“回讀”,用筆指著閱讀等等,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及時給予糾正,告訴學生采用默讀方法,盡量減少眼睛停留次數,擴大視力范圍,在最有效時間內捕捉信息,提高閱讀效率,真正讓學生養成“看讀”的習慣。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完成“知識向能力過渡”的轉化,提高閱讀教學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是基礎,也是關鍵。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授予學生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七、培養對內容的預測能力
要求學生拿到一篇文章后,要預測主題、了解文章的內容。學生可以首先通過文章的標題來預測文章的內容,然后利用語法、邏輯及文化線索來預測文章可能出現的信息,從而培養一種主動、積極地理解和接收信息的能力。一般英語閱讀的課內課外材料都是比較典型的某一文體,他們是很好的訓練材料。具體可以通過文章細節,如標題、副標題、小標題、斜體詞、黑體詞、腳注、標點符號等,對文章進行預測略讀。預測略讀要了解作者的思路,以一般閱讀速度為例,首先閱讀文章開頭的第一、第二段,力求抓住文章大意、背景情況、作者的語言風格、口吻或語氣等,接下來閱讀段落的主題句和結論句。抓住主題句就掌握了段落大意,然后略去細節不讀,以加快略讀速度,還有就是注意轉折詞和序列詞。
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不斷提高的過程。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從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出發,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進行自我診斷,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