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松熙
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慢性病防治中心結核門診,廣東揭陽 515500
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臨床分析
黃松熙
廣東省揭陽市揭東區慢性病防治中心結核門診,廣東揭陽 515500
目的 探討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點及診治方法。 方法 對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72例老年(≥65歲)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觀察組)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結果 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的臨床表現以咳嗽﹑咳痰﹑氣促﹑低熱等癥狀為主。經抗結核﹑抗感染等治療后,病情好轉69例;死亡3例,死因為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嚴重并發癥等。 結論 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臨床癥狀多樣,早期規范抗感染﹑抗結核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及患者生存質量。
肺氣腫;肺結核;抗結核;抗感染
老年肺氣腫是一種呼吸科常見疾病,多由長期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肺部疾病引起,其臨床癥狀隨病程遷延逐漸加重,嚴重危及老年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1-2]。研究發現,老年肺氣腫患者常合并出現肺結核,更加重病情反復與臨床表現的復雜程度,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在臨床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3-4]。因此,本研究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72例老年(≥65歲)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臨床特點,以期為該病的診治提供指導。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72例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共72例。其中男51例,女21例,平均年齡為(73.4±6.8)歲。所有患者年齡均≥65歲,經X線片檢查和病理證明確診為肺氣腫,肺結核診斷標準符合《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1]。
1.2 研究方法
通過查閱患者住院病歷,對其性別﹑年齡﹑病史﹑臨床癥狀﹑用藥情況﹑實驗室檢查及X線片等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的形式表示,分類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2.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72例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72例。其中男51例(70.83%),女21例(29.17%),平均年齡為(73.4±6.8)歲。肺氣腫病程5~22年,平均(8.1±1.2)年。合并糖尿病39例(54.17%),心臟病史29例(40.28%),有吸煙史者47例(65.28%)。
2.2 臨床表現
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喘息﹑氣急等呼吸道癥狀。咯血或痰中帶血13例(18.06%),午后低熱18例(25.00%),呼吸衰竭9例(18.06%),食欲不振﹑消瘦54例(75.00%)。
2.3 實驗室檢查
紅細胞(2.49±0.43)×1012/L,白細胞(15.76±5.90)× 109/L,血紅蛋白(78.39±19.02)g/L。結核菌素試驗陽性23例(31.94%),痰涂片抗酸染色陽性16例(22.22%)。
2.4 X線檢查
所有72例患者胸片檢查均提示有浸潤型肺結核病灶或部分纖維硬結灶,單側32例(44.44%),雙側40例(55.56%);提示胸腔積液9例(12.50%),單側7例(9.72%),雙側2例(2.78%);合并肺部感染70例(97.22%);合并肺癌1例(1.39%)。
2.5 治療轉歸
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結核及抗感染治療,其中69例(95.83%)好轉出院,3例(4.17%)因合并呼吸衰竭等并發癥而死亡。
近年來,隨著我國逐步進入老齡社會,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原因[5]可能為:(1)老年患者免疫系統功能下降,支氣管黏膜﹑淋巴結及肺泡清除功能下降。同時肺氣腫患者的通氣換氣功能障礙,在長期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易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或潛伏結核分枝桿菌活動,引起肺結核病發病率增高。(2)部分老年肺結核患者是因既往肺結核治療不正規﹑不徹底而延至老年期所致。而肺氣腫合并肺結核者,肺結核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常常與肺氣腫癥狀混合出現,從而忽視必要的檢查,延誤了患者的診斷和治療。(3)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胸部X線表現多樣,難于同單純肺氣腫繼發感染相鑒別,且老年肺氣腫患者胸部X線透亮度明顯增高,小的結核病灶易被穿透掩蓋而忽視,故不易鑒別[6-7]。
本組研究發現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可能因男性患者吸煙較多導致。有研究發現,吸煙是肺氣腫患者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8],而吸煙可增加活動性肺結核發生的危險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同時糖尿病可能與老年肺氣腫患者繼發肺結核有關[9]。本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以呼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咯血﹑痰中帶血及發熱發生率較低,與以往研究基本一致。可能為老年患者機體長期抵抗力低下,一般情況較差有關。
老年肺氣腫合并肺結核患者的治療主要以抗感染及解痙平喘基礎上合并全身抗結核治療[10-12],并遵循早期﹑聯合﹑規律﹑適量﹑全程的原則,首選副作用小的殺菌劑,組成安全﹑有效合理的化療方案控制排菌,可達到治愈[13-14]。本組研究大部分患者經正規抗感染﹑抗結核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
因此,我們認為,臨床醫生必須提高對老年肺氣腫患者并發肺結核的警惕性。應對該類患者仔細問診﹑體格檢查﹑定期做胸片常規檢查,尤其對一般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者更應考慮合并肺結核可能,應完善痰結核菌及結核抗體檢查﹑纖支鏡及胸部CT等檢查,做到早期診斷﹑早起治療,減少誤診誤治,減少潛在的傳染源,控制結核病的傳播。
[1]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3,20(2):7-11.
[2] 吳少芳.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肺氣腫患者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44-45.
[3] 尹紅梅.4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肺結核的臨床護理[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2(8):88.
[4] 尹建軍,鐘球,陳瑜暉,等.廣東省復治涂陽肺結核治療轉歸的近況分析[J].廣東醫學,2010,31(17):2298-2300.
[5] 王亞梅,錢進.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結核的診治特點[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2)4352-4353.
[6] 張樂平.168例老年肺結核合并肺心病臨床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05,5(3):493-494.
[7] 甄永強,吳立平,楊曉明,等.Th1/Th2炎性細胞因子在老年肺氣腫與肺間質纖維化中的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19):1519-1521,1524.
[8] 李有倉.長期吸煙者的肺氣腫和肺功能損害特征[J]中國臨床康復,2004,8(33):7393-7395.
[9] 姜杰,朱純儒.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與單純性肺結核療效對照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5):859-860.
[10] 鄒俊義.慢支肺氣腫患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17):77-78.
[11] 蔡春葵,劉薇,諶杰.老年肺結核治療256例療效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5,5(4):660-661.
[12] 周澤文,胡代玉,李勤,等.老年肺結核患者治療效果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4):894-896.
[13] 段瓊紅,陳聰,張正斌,等.武漢市首次復治涂陽肺結核治療結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防癆雜志,2013 35(10):788-792.
[14] 梁成雙,黎希,盛青,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陳舊性肺結核患者呼出氣冷凝液pH變化臨床分析[J].現代醫院,2014,14(6):20-22.
Clinical analysis of senile emphysema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sis
HUANG Songxi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uberculosis, Jiedong Center for Chronic Disease Control, Guangdong Province, Jieyang 5155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senile emphysema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72 senile emphysema patients (≥ 65 years old) complicated with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4. 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performances of senile emphysema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cough, expectoration,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low-grade fever. After anti- tuberculosis and anti-infection treatment, 69 patients recovered and 3 patients died from respiratory failure or other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senile emphysema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complicated and diverse. Early standard anti-tuberculosis and anti-infection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Emphysema;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ti-tuberculosis; Anti-infection
R563.3
B
2095-0616(2015)16-169-03
201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