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域主義并不是新出現的事物。從西方建筑史本身的發展來說,無論是拜占庭風格的建筑或是古典主義的建筑,都具有融合各個地區特征的建筑存在,形成每一個時代多元的建筑文化形態。新地域主義是出現于20世紀末后現代主義以后的一種建筑風格。
關鍵詞:批判的;新地域主義;建筑設計風格
自20世紀后期以后,有關地域性的話題在建筑圈逐漸得到很多人自發性的關注是有它特殊的時代背景的。不僅如此,討論這個問題的國家從歐美擴展到了全球。總地來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現代主義的思想與實踐活動不僅在歐美建筑圈得到了廣泛傳播,并逐漸影響到歐美之外的國家與地區。似乎就在一瞬間,現代主義建筑成為了一種可以引領建筑和城市發展走出舊有的傳統進而建立新秩序的必然方式。
但是,現代主義建筑越來越全球化的傾向與現代主義風格的無限蔓延甚至對其簡單的模仿,導致了建筑形態的單一化和地區性精神的缺失。因此很多人認識到,在現代主義全球化這種一成不變的建筑模式影響下,有些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元素正在逐步消亡,而這樣的全球化也會摧毀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對現代主義全球化所產生作用的反思在建筑領域的直接導致新地域主義的出現。
從1951年9月出版的《紐約人》雜志我們可以看出,芒福德對國際風格代表希區柯克與現代主義的理論家吉迪翁作了強烈的批判,在這篇文章中他第一次甄別并列出一群當代美國地域主義風格建筑師,主要包括舊金山的“灣區學派”,其中的代表是梅白克與伍斯特。并認為這是一種本地和人文的現代主義建筑形式,比當時的國際主義風格要高明許多。這篇文章在當時引起轟動的原因是在于它第一次提出可以用地域主義取代國際風格。
想要準確描述各個地方的新地域主義這一建筑創作風格的共性是極其困難的,這是因為地域主義既可以是某個地區的建筑師共同努力的產物,又可以是某個有能力的個人專注于表現特定地方文化的成果。但是有一點是清楚的,20世紀后期以來的新地域主義建筑設計活動是對之前的全球化的現代主義設計原則與建筑風格的制衡,并且新地域主義不但關心其建筑所處區域的地方文脈同時還關注都市生活的現狀。
新地域主義嘗試從場地、氣候等自然環境與傳統習俗、城市文脈的人文環境之中去尋找建筑的生成方式與設計原則,使從環境中生成的建筑重新獲得歸屬感與場所性。地域主義產生于現代主義之后,以聯系著一個地區的文化與地域特征為努力目標與思想基礎,創造可以適應并代表當地精神的當代建筑,以抗衡國際式現代主義建筑的無盡蔓延。
L·芒福德于20世紀80年代提出能代表地域主義的五方面特征:
1.芒福德提出地域主義無法脫離其原有的形式,因為它排斥絕對的歷史決定論。正像他對歷史主義的拒絕一樣,如果使用的地方建筑材料不適合當今的建筑功能,他一樣不會采用。“地域主義并非有關使用現有的地方材料,或是模仿我們先輩所使用的某種簡單的結構和營造形式。”他贊同完全舍棄那些不適于當代地方需求的“歷史引用元素”。“人們往往用來評價地域特色的標準是‘是否具有著原本的形態特征,地方的被描繪成‘粗糙的這是種極大的誤解。因為一種文化對其環境的適應過程是長久并復雜的,所以那些完全表現出來的地域特色都是直到最后才顯現出來的。”
2. “回歸自然”是傳統地域主義的另一個主題,芒福德也有所突破。他反對如畫的、單純美學上和精神上以個人喜好對景觀的享受。雖然他很熱愛這個地方,對他來說地域主義不只是限于場所的精神,還應該是“一個可以讓人碰觸的、產生回憶的地方”。這種有機的或者是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芒福德1945年發表的《夏威夷報告》 中表現得十分清楚。
3.在另一方面,芒福德的生態學觀點并不是對一切機器文明下意識地抵抗。他推崇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但它在功能上必須是合理的并且是可接受的。芒福德是以一種高度贊賞的態度來對待工業化和機械化的新文明的。他進而將對現代城市的想象表現在了出版于1927年的《美國人的建筑方式》中忙碌城市的更新計劃中。
4.芒福德對傳統地域主義的另一個創新,是他對于“人類社會群體”的定義。他認為社區應該起到關鍵的作用。他對傳統地域主義是建立在種族聚落血緣關系和附屬于所在的排外的地區形成的單一文化的社區的定義持否定態度,芒福德贊成社區應該是多種文化并存的。在他發表的《夏威夷報告》就突出地表達了這種觀點。
5.最后一點,芒福德并沒有把“本地的”和“普遍的”,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地域的”和“全球的”這兩種觀念割裂開來。他并沒有完全把地域主義當做一種抗衡全球化的方式,而是平衡了他們的關系。他在《南方建筑》中表達了這樣的觀念。
L·芒福德的成功是因為他在當時使地域主義擺脫了唯利是圖的商業目的和狹隘的沙文主義的片面性,而不再以對環境和經濟的漠視作為交換,賦予了地域主義新的含義。
A·楚尼斯與L·勒費夫爾在20世紀80年代初正式提出“批判的地域主義”這一概念, 并發表題為《為什么今天價要批判的地域主義》的署名文章。
1983年弗蘭姆普頓在文章《批判的地域主義面面觀》與《走向批判的地域主義》中,以及后來的《現代建筑--一部批判的歷史》這一書中分別深刻系統的描述對批判性的地域主義,并總結出了被確立為批判的地域主義的六種特征:
1.批判性地域主義盡管對現代主義的建筑持批判看法,但是它并不拋棄現代主義建筑中的進步與解放的內容,這可以理解為是一類邊緣性的建筑實踐。
2.批判性地域主義強調場所對建筑的決定性作用,并不表彰和強調那種無視環境而設計的不和諧的建筑,表明這是一種有態度有良知的建筑思想。
3.批判性地域主義不支持將環境簡化為一系列沒有規律的道具和布景式的風景形象,強調對建筑的建構元素的使用和實現。
4.批判性地域主義強調特定場址的元素,包括從光線到地形環境在結構所起到的作用。
5.批判性地域主義不但強調視覺,還同時強調觸覺。它排斥那種真實的經驗被現代信息媒介時代的資訊所代替的方式。
6.批判性地域主義并不排斥偶爾對鄉土和地方元素進行解釋,并將它當作是一種分離和選擇性的片斷或方法置入整個建筑,而是排斥那種對鄉土與地方建筑的煽情模仿。
新地域主義的設計風格顯現出了廣泛的靈活性與綜合性的特征。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新地域主義并非那種只吸取了本土傳統經驗的建筑活動,它總是既回應場所精神,與此同時又積極地為本土文化形成新的與時俱進的時代品格。新地域主義對國際風格的現代主義建筑風格的排斥并非意味著對現代主義建筑的絕對抵制,而是以某種方法對它進行融合,并且吸收。
當然,新地域主義的實踐活動往往在20年代現代主義先鋒派的探索中心區域以外的國家和地區更加活躍,那些巧妙地適應當地氣候、利用地方資源甚至吸收地方傳統建筑經驗與形式的設計方式成為這種手法的典型特點。
作者簡介
宋磊(1985-),男,山東省濟南市,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建筑設計及其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