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雜志記者 范穎華 ◎本刊記者 張弘 自萬綠湖
是香港特區最主要水源地萬綠湖:四千萬人的生命水
◎《小康》雜志記者范穎華◎本刊記者張弘自萬綠湖
碧波蕩漾萬重青山中。2015年4月15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與生活》雜志社發起的“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的工作人員,來到了廣東省河源市的萬綠湖。

4月15日,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將萬綠湖水樣封存,好帶回北京檢測。
4月15日一大早,記者跟隨參與“尋找中國好水”活動的中科院專家與河源市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前往萬綠湖湖心地帶以及新豐江水庫大壩等若干取水點,對不同水深進行現場專業取樣。
記者通過詢問現場的河源市環保局負責水質監測的工作人員了解到,他們每個月進行一次常規監測,即對不同地點、不同水深的湖水進行取樣,化驗分析。與河源市環保局水質監測工作人員當天的常規取樣同時,“尋找中國好水”活動中的中科院研究人員也在幾個相同的地點,通過攜帶的專業儀器,進行了水質取樣。
4月15日當天的萬綠湖碧波蕩漾,水天一色,能見度極好。隨行的專家和記者看到,一江碧水環繞在青山之中,庫區周圍的山林郁郁蔥蔥,幾乎沒有居民和建筑。這一點和浙江千島湖有明顯區別。浙江千島湖畔林立的別墅群,讓記者印象深刻。
河源市環保局局長黃福平表示,萬綠湖的好水質源于多年來的精心保護。一直以來,河源市環保局等各級部門的口號是:“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東江和萬綠湖”。
建于1958年的萬綠湖又名新豐江水庫,它是中國第七大水庫和華南最大的人工湖,具備發電和防洪的功能。它的水域面積370平方公里,蓄水量達139億立方米,是廣東、香港的重要飲用水源。湖水匯入東江,哺育著流域范圍的河源、惠州、東莞、深圳4個城市及香港地區約4000萬人口,為當地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水資源。
作為東江流域最重要的水質、水量調控中樞,新豐江水庫的水質好壞,直接影響到東江水質的安全,不僅關系著廣東的發展大局,也關系著香港地區的繁榮穩定。
黃福平局長表示,新豐江水庫及其所屬的東江流域,既是“生命水”、“經濟水”,也是“政治水”,新豐江水庫的生態環境保護,具有重要戰略意義。2013 年12月,國家財政部、國家環保部將新豐江水庫列入全國首批15個國家重點支持生態環保湖泊,這也是對河源市環境保護工作的認可和肯定。未來河源市將以此次國家重點支持為契機,全力以赴加強新豐江水庫的生態保護工作。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人員在萬綠湖取水樣
當地環保局工作人員也坦承,由于萬綠湖還承擔著向香港供水的任務,因此萬綠湖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能有絲毫懈怠。
據了解,河源市東江干流河源段水質約達到國家地表水二類水質標準,新豐江水庫、楓樹壩水庫的水質則一直保持一類水質的標準,具有一定的水資源優勢。其中,新豐江水庫是華南最大的生態旅游名勝地,因四季皆綠,處處皆綠而得了個很美的名字——“萬綠湖”。萬綠湖有360多個綠島,森林大部分都是亞熱帶原始次生常綠闊葉林,動植物種類資源豐富,還建有新豐江國家森林公園和廣東省級自然保護區。這里還被列入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
近年來,廣東省生態旅游的勃興給當地經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但河源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萬綠湖注重發展生態環保旅游,堅持“湖內旅游,湖外吃住”,對保住這一湖好水效果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