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綠色基金 資助校園科普“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開啟

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與北京市西城區奮斗小學學生互動
本刊訊(記者.仲濤)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與生活》雜志攜手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中國)主辦的“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6月3日在北京市西城區奮斗小學舉辦了啟動儀式。這項綠色行動的目的,是從小培養學生的綠色生活方式,并在“威立雅綠色基金”的資助下,組織學生開展環境科普實驗,形成觀測報告和影像記錄,提升環保意識。該校的100多名“小小環境觀察員”及輔導老師參加了啟動儀式。環保部宣傳教育中心主任賈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侯雪松、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黃曉軍及《環境與生活》雜志執行總編輯梁平等“大朋友”,也前來助陣。
作為環境教育的專家,環保部宣教中心主任賈峰扔掉講話稿,拿起話筒和現場的同學們互動,一連串的環境科普問題,瞬間就調動起了現場學生的情緒。“霧霾由哪幾種成分組成?”“北京人均水資源是多少?”常年堅持進行環境教育的奮斗小學的同學回答得毫不含糊,令現場參會人員紛紛贊許。
作為主辦方之一,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侯雪松介紹了已開展了3年的“小小環境觀察員”項目,侯雪松披露,已有北京、上海、廣東、江蘇、云南、浙江、重慶等10省市的百所學校和萬名學生參與項目,各地各校組織“小小環境觀察員”們已開展了數百場環保主題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參與環保的熱情。
在啟動儀式上,活動贊助方——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黃曉軍先生表示:“當今世界的資源需求不斷增長,獲取基礎資源正變得越來越困難。威立雅的業務正是設計并實施相關的解決方案,以實現資源粗放型使用到資源循環再利用的轉變,在讓資源為更多人所用的同時,保護并更新這些資源。向青少年宣傳資源循環再利用的環保觀念,既與我們的業務相關,也是我們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方面。”
啟動儀式上還專門設立了“綠色課堂”環節,主辦方邀請自然大學環保人士邵文杰給學生們上了一堂《水資源的再生與利用》的環保課,威立雅中國的專家也現場為孩子們做了“水盒子”的小實驗,演示了水的過濾、絮凝、沉淀、消毒的過程,幫助學生了解原水凈化成飲用水的原理。

威立雅中國區副總裁黃曉軍出席“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啟動儀式并致辭

奮斗小學學生用廢舊輪胎制作的“環保盆景”
除了北京以外,“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項目還將在上海、天津、廣州和成都等地的小學開設綠色課堂,并組織小小環境觀察員們到威立雅中國的工廠實地參觀,了解水處理、垃圾回收和能源高效利用等綠色生產方式,進行社會實踐活動。
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威立雅環境集團公司是資源優化管理的全球領先者,為世界各國的水務、廢棄物及能源管理設計并實施解決方案。威立雅于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在內地與港澳臺地區的40多個城市投資及運營有70多個項目。
具有悠久人文傳統、傅作義在1940年創辦的奮斗小學,自2012年起就加入了“小小環境觀察員”項目。該校少先隊輔導員王俊杰老師在啟動儀式上表示,希望“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給同學們帶來更多環保實踐的機會,從而提高學校的環境教育水平。
本欄目責編/胡仲濤 huzhongtao@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