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本刊記者
襄陽:問責懶政要“立竿見影”
文/圖_本刊記者

2015年10月14日下午,緊鄰漢江的襄陽市水利局里顯得格外冷清,水利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本刊記者,包括局長本人在內,水利局所有的主要領導和分管科長都去了各自負責的工地上,堅持在一線上督工。“局長下了死命令,務必保證所有關乎市民生產生活的項目按時完工,否則就要追責。”襄陽市水利局工作人員說。
事情還得從十幾天前的一場市民問政說起。9月29日晚,襄陽市今年的第4期市民問政活動如期開展,現場曝光了有關部門懶政怠政等7個問題,涉及的房管、城管、規劃、水利、民政等部門的負責人被當場問責。
主持人拿出一瓶從趙山村村民的水缸中打來的水,水質渾濁發黃并有沉淀物,襄陽市水利局局長鄒洪成一飲而盡。
襄城區歐廟鎮趙山村三組離襄陽城區不遠,卻沒通自來水。全組23戶106人,飲水全靠20世紀90年代初修建的一個堰塘和各大小水井。
幾年前,堰塘被承包養魚,水質越來越差。村民們只好到鎮上買桶裝水,一桶水5元,一家三口一個月買水就要花100多元。
當地村委會多次向上級反映。2013年,水利部門取了一壺水檢查后,再也沒有回音。村民聯系襄城區水利局,但被告知,該村飲水已納入2016年的計劃,計劃批了才能做,現在解決不了。對于村民提出能否先安裝凈水設備的提議,水利部門回復說沒有資金,沒有設備。
在9月24日當晚的市民問政會上,襄陽市水利局局長鄒洪成有些“難受”,面對主持人的詰問,面對臺下的幾百雙眼睛,面對趙山村一百多村民沒有水喝的事實,他知道這是自己工作的失職,無可辯解。主持人拿出一瓶從趙山村村民的水缸中打來的水,水質渾濁發黃并有沉淀物,鄒洪成一飲而盡。他表示,水很難喝,心里很難受。
“9月30日一大早,局里面就召開了會議,對趙山村的事進行了研究部署,明確了相關責任人,要盡快解決趙山村的飲水問題。而且,在會議結束時,局長還對我們今后的工作做出了‘民生第一’的要求,完成不利必將追責。”襄陽市水利局工作人員告訴本刊記者。
就在市民問政結束十多天里,拖了快兩年的趙山村飲水工程已經有了顯著突破,以往諸多“攔路虎”般的困難,此時似乎都不再是問題。據水利局工作人員透露,趙山村飲水工程的主體工程進展迅速。
這不禁讓人疑惑,為何明明短期就能解決的事會一拖再拖?“這存在懶政怠政、不作為的現象。”襄陽市紀委一位領導對本刊記者說。
雖然有一些單位被問責了,但都能以較好的態度面對問題,而且大多都已經開始了內部整頓,襄陽市紀委對于及時進行改進的單位表示了肯定。“水利局長喝下那瓶水是值得贊賞的,一方面自己單位釀下的‘苦水’他必須自己喝下去,另一方面也表示他有決心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該紀委領導告訴本刊記者。
襄陽的市民問政在全國來說并非首創,但依然有著不容小覷的現實意義,這個由市紀委牽頭、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委宣傳及襄陽廣播電視臺、襄陽政府網、襄陽日報社聯合舉辦的直接面對市民的論政模式,對于治理當地的行風政風、懶政怠政現象療效不俗。
用最直接的方式給官員糾錯、提醒,讓存在問題的單位自己糾正改進,這比事后造成重大損失再來追究責任更有意義。
9月29日晚的市民問政中,除水利局外,襄陽市公安局也被點了名。9月16日上午8點半,一男子拿著榔頭闖進襄陽市客運管理處辦公室,對著電腦一頓亂砸,工作人員隨即報警。等了10多分鐘,不見警察的影子。8點52分,工作人員再次撥打110,10分鐘后還是沒等來警察。9點02分,工作人員又撥打了110。9點50分,才來了一輛警車。警方對涉事男子進行了訊問,并從其身上搜到了一把榔頭和一把菜刀。
根據相關規定,接警后警方應第一時間前往現場。襄陽市110指揮中心也曾承諾,城區現場出警時間為5分鐘。據悉,事發處距襄陽火車站警務平臺不到800米,距最近的派出所不到1千米,而距市客管處不到200米就有間警務室。
這種最顯性的懶政怠政,對廣大群眾而言是最具“殺傷力”的,對于政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無疑具有極大損傷。群眾的基本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無法得到充分保障,長期如此,會使得群眾對政府缺乏信任感。
庸政、懶政、怠政,并非某種機械的制度設計可以一勞永逸,它夾雜有具體工作人員的主觀意識,出發點源自工作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情況。十八大前,一些地方“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如今門好進了,臉好看了,話好聽了,但人們發現有時候事情依然難辦。這是因為一些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存在問題,思想意識存在偏差。
襄陽市委宣傳部一位科長告訴本刊記者,襄陽的市民問政一般按季度開展,三個月為一期,如遇突發狀況或者關系重大民生問題,則會臨時舉行。每季度開始前,會由紀委牽頭組織成立數個政風糾察組進行明察暗訪,以發現問題,并通過各種渠道向廣大市民征集意見。所發現的問題經過一定甄選后在市民問政會上現場提出來,由涉事單位的領導現場回答提問。
在9月29日晚,當襄陽市公安局被問及出警慢的問題時,襄陽市公安局副局長梁軍承諾,將及時查清出警慢原因,并嚴肅問責。目前襄陽市公安局已在全市公安系統開展專項整頓活動,要求全體警員換位思考,改進作風,增強服務意識。
襄陽市紀委表示,他們正是希望通過這種最直接的方式給官員糾錯、提醒,讓存在問題的單位自己糾正改進,這比事后造成重大損失再來追究責任更有意義。
正如襄陽市水利局局長鄒洪成喝掉那瓶“苦水”后所發出的感嘆:“今天與其說是在問責,不如說是在質問我們的良心。”
在襄陽市紀委采訪時,紀委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本刊記者,不久前樊城區的一位副區長因為忘記處理一份文件受到了黨紀處分。處分的理由就是懶政怠政,未能及時完成本職工作。“或許他是工作忙忘記了,但這是很明顯的懶政怠政。”該紀委工作人員告訴本刊記者,有的懶政怠政很好鑒別,但有些就比較復雜,比較隱蔽。
“比如有群眾反映家里供水供氣長期受到影響,一查是因為修路的工期一直拖延導致的,工期拖延是因為拆遷進度緩慢,拆遷進度緩慢則是因為資金不到位,資金無法到位的原因就很多、很復雜了。”該紀委工作人員告訴本刊記者,現實中很多看起來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其實十分復雜,它需要多個部門緊密合作才能合力完成,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全局的工作。“像這種供氣供水問題,到底該怪誰呢?找哪個部門都合理,但這些部門都有各自的理由推脫。這其實也是一種懶政,卻十分隱蔽。”該紀委工作人員說。
日前,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在一次演講中指出,當前中國缺乏強有力的執行層,一些官員缺乏擔當責任的勇氣和意識。這往往會造成決策層制訂的工作規劃在實施過程中打折扣,甚至十分被動。“除了襄陽外,其他很多地方也都有類似‘市民問政’的機制,但一些問題卻是老生常談,每次都會被問到,卻仍然難以解決。”該紀委工作人員指出,這并非部門領導不重視,而確實是在執行中有諸多原因的掣肘。對于這類相對復雜的情況,該怎么處理,如何界定是否存在懶政問題,如何追究責任,還需要思考。
市民問政目前在全國有蜂起之勢,借助新媒體技術,創造了一個讓領導和市民面對面交流的平臺,極大地拉近了群眾和干部的距離,增強了市民與領導的親切感、真實感,也給了群眾在一定程度內參與域內政治生活的渠道和機會。但這對于一些過慣“官老爺”日子的領導干部而言絕對是一種煎熬,現場問政,電視(網絡)同步直播,對于很多官員而言都并非易于面對的。
這對于破除官員的懶政思想大有裨益,讓不作為的官員丟掉面子,才能維護群眾利益的里子。正如襄陽市水利局局長鄒洪成喝掉那瓶“苦水”后所發出的感嘆:“今天與其說是在問責,不如說是在質問我們的良心。”
市民問政結束的第二天,襄陽市水利局的第一個舉動是為趙山村送水,用車將符合標準的飲用水運到村里,在飲水工程竣工之前會一直如此。而本刊記者在襄陽采訪時也注意到,在襄陽市區多個主干道的十字路口處都增設了由大巴車改建的移動警務平臺,24小時均有人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