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春蓮
摘 要:基于對中學生英語基礎把握程度及應變能力的綜合檢測,英語填空題的命題人往往會在時間緊、題量大的試題中,針對部分中學生在課堂英語教學及課后自學中常見的死記硬背、思維固化、靈活不足等短板,在兼顧中學英語基礎常識與技巧測試的同時,有意將附帶信息、冗余信息等看似無關緊要的信息,借助某種特定的語意、語境巧妙地融入填空題中,以迷惑其思維、擾亂其定力。換言之,正是這些極易被忽視的信息,使許多人誤判錯判。
關鍵詞:英語 填空 誤區 正確 思維路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b)-0206-02
隨著教學難度的不斷加大,英語填空題的考點漸次呈現出命題縝密、邏輯嚴謹等新趨,看擬簡單的基礎性填空,實則是對考生英語綜合實力與功底的檢驗,即不再是以往單純的考查語法,還要考查語意、語境及對相關信息的把握與判斷,如英語基礎不牢固,加之時間短、題量大,難免判斷失誤。現結合多年教學實踐,就英語填空題常見思維誤區及正確思維路徑淺析如下。
1 英語填空題常見思維誤區
基于性格、耐性、基礎及個性思維等方面的差異,即便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甚至是同一個學生僅幾分鐘之隔,其應試狀態下的落筆答案,也未必全然一致。究其因,絕非一句基礎不牢就可言明的,個中因素頗為復雜,總體上概有如下幾種原因。
1.1 未跳出思維定勢
思維定勢,亦稱慣性思維,意指由先前的活動而造成的一種對活動的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或活動的傾向性。思維定勢,故然有其經驗性的益處,尤其是在遇到某類熟悉題型時,原有經驗確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正緣于已有經驗的思維定勢,易使其在新問題面前措手不及,甚至束縛了應有的創新思維。如有的同學在解答英語習題時,常憑經驗或想當然落筆。殊不知,原有經驗如扎實可靠,當然再好不過;如原有經驗既不扎實,也不可靠,豈不是經驗越多、謬誤越多?
1.2 受冗余信息干擾
有些單項選擇題的題干往往很長,基于題意的難度要求及對學生思維的檢驗,命題人往往會在某些固定結構中插入一些次要的信息,以此來干擾學生的正常思維,并分散其注意力,迫使其思維無法指向或集中于一定的事物,此類信息為“冗余信息”。誠然,亦如漢語的句子成份,這類冗余信息即便再多,也自有其規律性,如:插入語、后置定語、前置狀語和從句等。對于此類題型,只要撇開這些信息,找出句子的主干部分,句子的主要結構也便一目了然。
1.3 被表面現象迷惑
出于對學生某一個或多個知識點的測試要求,命題人會在選擇填空題中,有意把那些常見的短語或結構進行新的組合,使之題雖不大,卻頗費思量,沒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斷難無法一眼分辨個中知識點所在。其實,此類型題多少與文言文中句式、語法相似,只要吃透了中個中語法規律,注意把握關鍵詞語的轉換與還原,使之清晰明了,也就不會被命題人的表面現象所迷惑了。
1.4 忽視了附帶信息
選擇填空題空格后的信息,有的是無關緊要的,有的則對答案的選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忽視此類信息,往往容易出錯。其關鍵點在于,在比較與優選最佳答案時,往往主要條件都看不出破綻,甚至讓基礎不太扎實的誤以為填哪個都難以取舍,因此一時無法從附帶信息中,作出正確的判定。其實,類此題型的知識點也恰在于此,如能認真推敲一下附帶信息潛藏的時態等信息,問題也就清楚了。
1.5 忘分析句子結構
同漢語一樣,英語句子也分為簡單句和復合句。所謂的簡單句,意指一個句子中只包含一個主謂結構的句子;復合句又分并列句和復雜句。須明了的是,除了倒裝句等特殊句型外,主語、謂語、賓語的先后順序是相對固定的。因此,遇到以并列句和復合句為測試點的填空題時,必須認真分析好句型結構。其實,不管是并列句還是復合句,只要分清了句中的主語、謂語(或表語)及賓語這些主干,填空也便不存其難了。
1.6 受省略答語影響
選擇填空題中,經常出現省略句。省略句使學生不易看清句子的結構。如遇此類試題,要學會恢復被省略的成分,以使句子結構變得明朗化,進而選擇出正確的答案。如:He hasnt seen a film _____ 2000.
A.for B.at
C.since D. after
分析:選C。在選項中,只有since+年份,能夠同現在完成時連用。此句應翻譯為:自2000年以來,他就沒有看過電影了。
2 填空題應有的思維路徑
2.1 準確把握特定語境
特定語境下的語法和詞匯是英語填空的新考點,無形中增加了考試的難度和備考量。對策無它,一是教師應針對此題型及特點,結合習題引導學生正確分析特定語境的相關信息,搞好此類題型的針對性練習;二是學生在考試答題時,切莫急于落筆,待讀完全部信息后,再通盤考慮答案。如:How do you find the new book by J. K. Rowling?_____. I guess she is out of her talent. Not really
B.By accident
C.Quite boring
D.So fascinating
分析:選C。選出本題正確答案的關鍵有兩處。第一,要知道How do you find……的意思是“你認為……怎么樣”,而不是很多學生誤認為的“你是如何找到……”;第二,填空后面給出了關鍵信息out of her talent,意思是“江郎才盡”。因此,應該根據雙方談話的信息,選出C選項,認為J. K. Rowling的新書非常無聊。
2.2 注意排除思維定勢
無論責任心多強的英語教師,盡管在教學實踐中超前思考、舉一反三,惟恐學生在復雜題型面前思維滯后、缺少靈活性。的確,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的練習,使學生熟悉各類題型的解法及思路,但如過份教授這種歸類結題的思路,其思維定勢的負面作用絕不可小視—— 命題人略加變化,如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是一味地憑經驗判斷,勢必導致錯誤。可見,教師既要把握規律、善于總結,又要自覺排除思維定勢,助力學生的創新思維。
2.3 善于分析句子成分
同漢一樣,英語的句子結構也有其內在特定規律性,把握了其規律性也就不愁了。
如:They live in a small house, and in front of _____ stands an orange tree.
A.which B.It
C.whom D.Where
分析:選B。這個句子有很多同學在沒有仔細分析句子成分的情況下,誤選了A,當成了非限定性定語從句。但實際上,句子的后半句出現了連詞,也就是說這是兩個完整的并列句構成的復雜句,并非從句,因此應該用it,指代前面的a small house。
2.4 透徹理解隱含信息
如填空題考査的是冠詞,就要從所給定的冠詞理解其語境含義,進而判定隱含的信息是什么。如:As a film star she was a success, but as a wife she was _____ failure, so their marriage ended in _____.
A.the;the B.a;the
C./;a D.a;/
分析:選D。第一個failure考查的是它的具體名詞的含義“失敗者”,并且沒有特指,因此要添加不定冠詞a,跟前面a success也是相對的;第二個failure考查的是它的抽象名詞的含義“失敗”,end in failure意為“以失敗告終”,是固定短語搭配。
2.5 分析吃透句式結構
填空題常常通過改變句子結構的方式增加試題難度,遇此類題時,要仔細分析,吃透句子結構。如:Word spreads fast _____ they have won the match.
A.That B.Which
C.What D.Why
分析:選A。這個句子的句意為“他們贏得比賽的消息傳播的很快”。主句部分是Word spreads fast, that引導的是同位語從句,說明了主語word的內容。如果能夠掌握這個句子的結構,選出正確答案就不難了。
2.6 留心相似句型差別
英語中有些句型很相似,如不仔細觀察,做題時很容易出錯。如:Do you know when it was that they got to know each other? It was last year _____ they both taught English in China.
A.where B.that
C.when D.why
分析:選C。第一句問的是“你知不知道他們是什么時候相識的?”,第二句回答如果做成強調句的話,要翻譯成“他們是去年都在中國教英語的”,答非所問。而做成定語從句的話,就會翻譯成“是他們去年都在中國教英語的時候”,可以承接第一句的提問,理解為省略了強調句的后半句,也就是It was last year when they both taught English in China (that they got to know each other).
3 結語
基于個人基礎與思維定勢等成因,初中生在英語填空題和復雜句型的應用環節,確有許多知識點有待檢驗與彌補,而填空題和復雜句型無疑是檢驗的重點內容。英語句子里的標點符號,附帶著看似無足輕重、實則無可替代的內在信息,惟其認真理解與把握這些信息的特定意義和語法結構,方為應有的解題秘訣。
參考文獻
[1]吳敏之.英語思維模式及其知識傳授的幾個問題[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4):151-154.
[2]呂世生,漢英語篇結構非對應與思維模式轉換[J].中國翻譯,2011(4):60-63.
[3]宋英.英漢文化語境差異對語篇連貫的影響[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