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要:高層建筑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種建筑結構,相比較單多層建筑來說,高層建筑最大的好處在于減少了土地占用,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因此,高層建筑在國內得以快速建設。另一方面如果火災發生在高層建筑,又會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地的危害。該文分析了高層建筑火災的特征和防范措施,意在加強高層建筑的火災抗御能力。
關鍵詞:高層建筑 防火分區 防火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7(b)-0253-02
隨著我國當前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數量也在與日劇增。高層建筑由于其規模大、結構復雜,對防火設計的要求也較高。該文針對目前高層建筑所面臨的一些防火設計問題,列出了幾類具體的防火措施,能夠有效地提高高層建筑的防火水平。
1 防火分區的定義及種類
防火分區指的是用防火墻、建筑樓板、防火門窗及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將建筑物的平面或空間劃分成的若干個區域。按照阻止火勢蔓延方向來分,防火分區可分為水平防火分區和豎向防火分區。當建筑物發生火災時,建筑物內所劃分的若干防火分區,可以有效地將著火范圍控制在某個防火分區內,從而達到阻止火勢蔓延,減少火災損失的目的。此外,還能為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爭取寶貴的時間。
1.1 向防火分區
豎向防火分區主要用于阻止火勢沿垂直方向在建筑物的層與層之間蔓延。它是指采用一定耐火極限的樓板和窗檻墻等建筑構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建筑層與層之間設置的有效防火分隔措施。
1.2 水平防火分區
水平防火分區主要用于阻止火勢沿水平方向在建筑物的平層內擴大蔓延。它是指在水平方向上采用防火墻、防火門窗及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將建筑各層平面劃分成若干區域。這樣一來能夠有效控制火勢在每層水平方向的蔓延。從防控火災的角度來看,建筑的防火分區數量越多、面積越小,就越有助于增強建筑物的抵御火災能力。因此,劃分防火分區數量和面積大小要根據建筑物的規模、用途、重要程度、火災危險性、建筑高度、人員密集度、建筑內部布局等諸多因素去全面考慮。
2 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
從以往各類火災統計情況來看,高層建筑火災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方面:高層建筑中用火、用氣及用電負荷較大,加之許多高層建筑多為綜合性用途,多產權單位,管理不到位,電氣線路私拉亂接等問題普遍存在,因此,易發生電氣、燃氣等種類的火災事故;在高層建筑中的自動消防設施出現故障時,也是可能導致火災的迅速蔓延。例如:自動消防設施無法聯動啟動,應急照明燈不能點亮,火災報警探測器故障,應急廣播系統癱瘓,沒有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設施等;建筑內部消防設施未達到規范標準要求,建筑防火分區劃分不合理、防火封堵工程質量不高等,都可能會使小火變大災,引發重特大火災。
3 高層建筑的防火對策分析
3.1 加強日常消防安全管理
為加強高層建筑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我們應該抓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應該選擇使用性能過關、質量安全的燃氣器具和電器設備,在燃氣管道和電氣線路安裝敷設時,我們必須嚴格執行消防規范標準的要求,嚴禁私拉亂接各類管道線路,而且應將緊急切斷裝置安裝在高層建筑樓前的供氣管道上;如果必須要在高層建筑動用明火作業,那么要在作業前進行申請審批,并在明火作業時要安排專人現場監護。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管理好吸煙現象,嚴禁在可能發生火災的危險區域吸煙,比如變配電室,可燃物品倉庫等;必須嚴格遵守用火、用電或用氣的消防安全操作規程,定期維護保養高層建筑中的各類消防設施和燃氣、電氣設備等重要設備,一旦發現故障,必須及時開展維修,避免因各類設施設備故障而導致火災發生蔓延;要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切實明確高層建筑使用者的消防安全責任,通過強化制度管理,有效開展巡查檢查,發現存在的火災隱患并及時進行整改,以確保高層建筑能夠在加強火災預防管理的基礎上及時有效地消除使火災隱患。
3.2 規范防火設計內容
合理規范的防火設計是有效預防控制高層建筑火災發生蔓延的重要途徑,規范高層建筑的防火設計,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對高層建筑的防火分區面積進行合理劃分,特別注意在建筑的豎向分隔地帶(玻璃幕墻、外墻保溫)及各類井道(燃氣管井、強弱電井、暖通風井及電梯井)中設置必要的防火分隔設施及防火封堵材料;二是高層建筑的裝修裝飾材料應盡量采用不燃、難燃材料,同時要做好吊頂、各類孔洞縫隙的防火封堵工作。例如:應采用B1級難燃材料作為地面、墻面的裝修裝飾材料,而頂棚材料應選用A級不燃材料,如建筑內部的裝修裝飾要求較為特殊,只能在室內局部按照裝修設計規范有關要求采用B2級可燃材料;三是要確保建筑自動消防設施能夠正常聯動啟動發揮滅火作用。要選用符合市場準入規則的消防產品,這些產品都是具有備案登記、檢驗報告及強制認證許可證書的消防產品,同時還可對所使用的消防產品進行監督抽樣送檢,送至檢驗機構對現場產品進行檢驗,確保質量;四是要根據高層建筑的類別嚴格按照消防規范要求設計防排煙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消防設施,確保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同時要注意定期維護保養高層建筑中的自動消防設施。
3.3 大空間建筑設置防火隔離帶
防火隔離帶是指在建筑中設置的分隔可燃物的一個特定區域,處于這個區域中的各類裝修、建筑構件等均是選用A級不燃材料,并且該區域中不允許放置任何可燃物,設置了高效的防煙排煙設施,防止防火隔離帶一側的煙火向另外一側蔓延,從而在建筑內部空間上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防火分隔區域。如對建筑空間連續性要求較高的大型商場、體育館及候機廳等場所防火分區的劃分,設置防火隔離帶的辦法可以很好的解決連續大空間的問題。通常建筑內存放物品的燃燒性能,決定了設置防火隔離帶的寬度,防火隔離帶周圍的物品都為不燃時,我們可以把防火隔離帶的寬度設定為6 m;防火隔離帶周圍的物品都為可燃時,我們可以把防火隔離帶的寬度設定為9 m。而且防火隔離帶也可作為大空間建筑發生火災時,人員安全疏散的重要通道,我們把隔離帶同室外安全出口相連通,疏散人群到達防火隔離帶就能輕易從安全出口疏散。
3.4 消防電梯的設計要求
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消防員是否能夠快速地抵達建筑起火部位,對于火災撲救十分重要。有的高層建筑樓層很高,消防員靠攀登樓梯則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高層建筑要設消防電梯,來提高滅火戰斗效能。建筑消防電梯的設計要求包括:首先要明確哪些建筑物需要設置消防電梯,在防火規范中規定,建筑高度超過32 m且設置電梯的高層廠房和倉庫、一類高層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 m的二類高層公共建筑、建筑高度超過33 m的住宅建筑、設置消防電梯的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及埋深大于10 m且總建筑面積大于3000 m2的其他地下半地下室等需要設置消防電梯。建筑的每個防火分區內至少設置一部消防電梯。
對消防電梯的設置要求還包括:一是必須要設置前室,且面積至少6 m2,前室與走道之間應設乙級防火門,還應設消防專用電話、專用操縱按鈕和事故照明。在前室門外走道上應該設置消火栓和緊急用插座;二是消防電梯間前室宜靠外墻設置,在首層應設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經過長度不超過30 m的通道向室外;三是消防電梯的井壁、機房隔墻的耐火極限應不低于2 h,隔墻上的門應設甲級防火門,井道頂部要有排煙設施;四是消防電梯應有備用電源;五是消防電梯前室門口宜設置擋水設施,電梯井底應設排水的設施;六是消防電梯可與客梯兼用,但火災時必須能滿足消防電梯的使用要求。
4 結語
高層建筑中防火分區的劃分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高層建筑的很多防火設計內容、技術措施都是依托防火分區來進行的,因此,在高層建筑消防設計中應引起廣泛關注。同時,隨著高層建筑的日趨普及,我們應該結合此類建筑的特點來合理設計防火分區及相關的防火技術措施,制定有力的安全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
參考文獻
[1]王偉.淺析高層建筑防火安全問題及預防對策—— 從大型高層建筑火災中的幾點啟示[J].安防科技,2006(4):23-25.
[2]王靜萱.超高層建筑綜合樓防火分區設計探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4(2):149-151.
[3]劉亞龍.建筑防火設計中設置前室應注意的幾點問題[J].建筑設計管理,2014(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