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義
【關鍵詞】 語文教學;音樂;美術;《鳥的天堂》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6—0121—01
在教學《鳥的天堂》時,根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課程標準的理念,創造性地把語文教學、美術創作、音樂欣賞糅合在一起,通過教學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加活動,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課文中所描寫的景物的優美、鳥的種類的繁多、鳥鳴的婉轉動聽,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祖國民族音樂的高超技巧,更加深入地理解文中所蘊含的情感。與此同時,充分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才能,鼓勵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用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來。為了達到以上目的,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組織學生學習。
一、課前引導學生預習,做好準備
1. 要求學生通讀教材,掃除文字障礙。學會課文中的3個生字,并正確讀寫“糾正、逼近、做巢、樹梢、留戀、目不暇接”等詞語。
2.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弄清楚作者是怎么去“鳥的天堂”的,去了幾次,每次去的時間有什么不同,分別看到了什么景物,“鳥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3. 根據學生個性特長,準備學習資料。安排具體的學生上網下載有關“鳥的天堂”的資料;下載榕樹的圖片、各種鳥的圖片。安排有繪畫特長的學生畫出課文描寫的相關畫面,如,“我們乘船在白茫茫的水上劃行”的畫面;遠遠看見的大榕樹的畫面;到大榕樹跟前看到的大榕樹的畫面;課文所描繪的各種鳥的畫面等。
4. 教師做好相關課件,為課堂做準備。下載嗩吶曲《百鳥朝鳳》;調試好“班班通”多媒體設備。
二、帶領學生感知全文,品味寫法
教師應檢查預習情況,通過討論讓學生回答預習提出的問題,然后教師通過課件加以總結,并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從網上查到的“鳥的天堂”在什么地方,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從而帶領學生感知全文。
在品味寫法時,教師應引領學生聽1—9自然段的配樂朗讀,然后鼓勵學生回答問題。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得出,作者采用了由遠及近、動靜結合的描寫技巧。讓學生將體現了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的語句選出來。
三、通過圖片直觀感受,引導讀“鳥”
1. 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根據課文畫的相關畫面,讓學生進行評價,教師給予充分的肯定;出示在鳥的天堂拍的照片,介紹大榕樹現在的情況。(請學生把你的贊嘆用課文中的一句話表達出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7—8自然段。
2. 讓學生自學12—13自然段,找出寫鳥多的句子,教師板書;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根據課文畫的描寫鳥的畫面,讓學生進行評價,教師給予中肯的評價;教師展示從網上搜集到的各種鳥的圖片以及名畫《百鳥圖》,引導學生欣賞,使學生獲得直觀感受,體會大自然的美麗;讓學生學鳥叫,猜猜是什么鳥叫,聽聽誰學得像;欣賞嗩吶曲《百鳥朝鳳》,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
(1)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歡快、喜慶)
(2)這首樂曲描繪了怎樣的情景?(百鳥啼鳴嬉鬧的情景)
(3)這首作品模仿了哪些鳥的叫聲?(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布谷鳥、斑鳩、貓頭鷹、畫眉、黃雀等啼鳴)
(4)在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嗩吶的歷史悠久、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特別適合于渲染氣氛和表現熱鬧的場景。《百鳥朝鳳》這首作品模仿了很多鳥的叫聲,表現了勞動人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生活情趣。
四、引導總結,升華主題
1. 教師引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之所以如此美麗,除了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還有天馬村的人們對它的愛護,也正是有了這美麗善良的天馬村的人,才有了這神奇美麗的南國的樹。假如你是生活在那里的一只鳥,你有什么要說的?假如你是一位到那里去的游客,你打算怎么做?
2. 教師總結。本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寫景散文《鳥的天堂》,巴金先生用祖國優美的語言文字給我們描繪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堂”,從圖片中看到了祖國的秀美山川和大自然的神奇杰作,欣賞到了民族音樂所展示的神奇魅力。同學們也用自己的畫筆描繪出了心中的美景,用語言、文字表達了對美的追求,開闊了視野,陶冶了情操,希望同學們做一個熱愛祖國、愛護環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人。
五、課后拓展
引導學生在網上下載相關資料,為天馬村的大榕樹——“鳥的天堂”寫一篇導游詞。“讓游客跟你一起去感受那美麗的畫面、美麗的生命,陶冶他們的情操,讓美好的行為伴隨他們愉快的旅程。”(課件展示)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