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謝
摘要:湘西土家族花燈戲源于湘西土家族民間正月放花燈的習俗,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是集歌、舞、燈、鑼等為一體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文章通過探究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起源與現狀,剖析土家族花燈戲的文化內涵,探討土家族花燈戲的傳承與保護措施。
關鍵詞:湘西土家族 花燈戲 傳承與保護
湘西土家族花燈戲具有悠久的歷史,影響廣泛。由湘西土家族歌舞與花燈文化相匯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家族花燈戲。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國內學者將關注點轉向民族民間音樂形式,對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傳承與保護研究也更加具有學術價值。
一、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起源與現狀
湘西土家族花燈戲這一表演形式在十八世紀末正式出現,十九世紀以后,開始逐漸發展盛行開來。湘西土家族花燈戲主要是由地花鼓以及民間歌舞花燈等發展而成,在湘西地區花燈戲又稱為“調花燈”、“打花燈”等,是勞動者慶祝豐收、歌頌生活和愛情的一種民間歌舞劇形式。
湘西土家族花燈戲主要流行于桑植、保靖等地區。在藝人們多年的演出中,將生活的動作融入戲曲之中,創造為風格迥異的文武花燈。武花燈中會出現不少的武打場面,要求男主角必須熟練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如雞行路、鷺鷥伸腿等,其樂器是鑼、鈸等。而文花燈就很少出現武打場面。文花燈和武花燈在角色上基本一致,只是在樂器上有新的發展,在原來的鑼、鈸基礎上加入了鼓、笛子和琴等樂器。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節奏簡明、流暢歡快。唱詞、道白均為地方口語,通俗易懂。
在現在的演出過程中,湘西土家族花燈戲主要是以“燈班”的演出形式為主,以村落和宗族為花燈藝人的組織基礎,人數多達四五十。在春節期間游于鄉間進行演出,活動要一直持續正月十五,十六燒燈儀式后才結束花燈表演。每年春節期間,在城鄉各地都可看到玩花燈的熱鬧場面,湘西土家族花燈戲劇本中人物較少,情節相對簡單,唱詞通俗易懂,音調以地方小調為主,表現歡快的氣氛。演唱時演出者扮演一旦一丑,或一旦一丑一生,或兩旦(姊妹二人)。內容上,有反映喜慶豐收的歡樂,有表現勞動生活的愉快,還有歌頌純真愛情的幸福,皆具有風趣而簡練的故事情節。
二、湘西土家族花燈戲文化內涵
湘西土家族人口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湘西土家族經過了歷史長河的洗禮,發展至今已具有十分豐富的特質?;魬蜃鳛橐环N藝術形式,在湘西土家族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同時也深深的印上了湘西土家族的文化烙印。湘西土家族花燈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與弘揚湘西土家族花燈戲在新世紀文化建設中是不可丟棄的。研究湘西土家族花燈戲從民俗學、人類學、文化學、音樂學等角度剖析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大量表演形式和內容主要是來源于生活,具有著濃厚的人文、藝術價值。
土家族在湘西地區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形式,豐富了民族文化。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發展至今,歷經了幾百年的漫長歷史,與湘西文化的發展息息相關,湘西土家族花燈戲體現了湘西土家族人民的人文價值,深受人民的喜愛。其劇目多反映人民的生活勞動,貼近生活。一大批的花燈戲劇目傳承下來,見證了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歷史。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演出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有人物故事,以丑旦演唱為主,被當地稱之為地花鼓、竹馬燈等。還有一種集體歌舞形式,被稱之為“擺燈”和“跳燈”。地花鼓,花燈經過吸收戲曲后的那部分逐漸演變成“花鼓戲”,另一部分則較多的保持花燈歌舞的特征,搬演戲曲故事后則演變成為“花燈戲”。土家族花燈戲在演出中彰顯了深厚的藝術價值,同時也十分具有舞臺表現力。
在漫長的歷史前進中,土家族花燈戲逐漸形成,為人們創造了豐富的精神文化,同時,土家族花燈戲也是土家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是土家族地區春節的重要節日。
三、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傳承與保護
蘊含了土家族文化特色的花燈戲,通過人們喜聞樂道的表演形式及獨到的藝術內涵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在歷史的繁衍演變中,花燈戲不斷傳承發展,成為土家族藝術的珍貴寶藏,但其在傳承與發展之中正瀕臨著失傳的危機。
(一)湘西土家族花燈戲傳承與發展困境分析
隨著經濟的發展,文化環境的生存日漸困難,大眾傳媒潛移默化著人們的審美習慣。在新的文化風氣影響下,雖然花燈戲已經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但是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藝人們在演出和傳承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土家族花燈戲與其他民俗一樣,也出現了研究人才斷層、傳承乏人等現象,在現實中的具體問題包括:
1.觀眾審美變化,劇目與曲目缺乏創新。土家族花燈戲現在只能在春節期間才能看到演出,展演的人員有限,劇目也只有傳統劇目,沒有劇目的創新,不利于土家族花燈戲的發展與傳承。在表演中只有形式老套、手法陳舊的表演,用傳統的藝術手段來表演,與現代的審美不相符合,這是土家族花燈戲受眾越來越少的重要原因。
2.梯級團隊斷層,專業人員缺乏。土家族花燈戲傳承至今,其表演人員日漸銳減,人們對于土家族花燈戲了解不足,年輕一代能表演的人不多,老一代藝術家相繼辭世,梯級隊伍構造斷層,出現了青苗不接的現象。這將極大的阻礙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的傳承與發展工作的開展。
(二)對湘西土家族花燈戲傳承與發展的對策研究
1.加強土家族花燈戲的收集與整理工作
土家族花燈戲作為土家族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結晶,要想做好土家族花燈戲的傳承與發展工作,對土家族花燈戲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尤為重要,這對土家族花燈戲的保護工作開展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學術界對土家族花燈戲的研究工作的開展。建議針對一些鄉間的土家族花燈戲表演形式進行劇目、音樂的整理工作,并錄制成光碟等,以便后人的研究工作。
2.政府進行政策扶持與資金支持
政府出臺相應政策,為湘西土家族花燈戲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給予物質方面的極大幫助,把花燈戲作為重點扶持建設項目。扶持民間表演形式,幫助其解決部分經費問題,同時設立專項資金對花燈戲予以保護與發展。政府政策資金的支持能夠讓湘西土家族花燈戲演出劇團擺脫由于資金短缺所造成的演出窘況,同時也會對花燈戲新劇目的創作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3.地方學校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
針對土家族花燈戲演出人才的日益減少,地方學??梢圆扇∠鄳拇胧M行花燈戲的教學工作,同時開展專職花燈戲人員的培養工作。讓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了解花燈戲,這同時也解決了花燈戲傳承中演出人員的困難。
4.大眾傳媒進行宣傳和推廣工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傳媒越來越主導著人們的審美。傳媒在花燈戲的傳承中應該起著引導指向的作用,進行土家族花燈戲的宣傳與推廣,讓大家對花燈戲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這對花燈戲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增加民族文化教育以提升土家族相關知識,了解土家族民族文化,推動著花燈戲走進大眾視野的步伐。
土家族花燈戲是土家族民間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土家族人民智慧的結晶。隨著經濟的發展,受外來文化的沖擊,花燈戲受到巨大影響,現在花燈戲的演出人員所剩無幾,如何讓土家族花燈戲擺脫發展困境已經成為當地人民和政府日漸關注的問題,土家族花燈戲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黨和人們協同合作來為土家族花燈戲迎來一個發展的高峰。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4年湖南科技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土家族民間音樂搜集與整理研究”,項目編號:S140079。
參考文獻:
[1]熊曉輝.明清時期土家族土司花燈歌舞的表現形式[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5,(01).
[2]姚嵐.桑植花燈的表演特征[J].藝海,2009,(03).
[3]符姍姍,唐圣菊.湘西歌舞花燈的表現特征[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2008,(04).
[4]劉建美.淺談土家族民間音樂的保護與傳[J].戲劇文學,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