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彬
(龍巖技師學院機械系,福建 龍巖 364000)
《機械(工程)制圖》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及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技術基礎課程,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繪圖和讀圖的能力,空間思維能力以及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作為一名未來生產線上的操作技術工人或者工程管理人員,圖紙是他們工作的技術語音和技術交流的工具,圖樣上畫錯一條線或者少看到一個尺寸數字,后果是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要求所有的機械類中職畢業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識圖繪圖本領,近幾年本人從事該課程的授課教學,教學實踐經驗有限,淺談下自己粗淺的體會,與大家交流。
傳統課堂授課教學內容大部分仍由老師從頭到尾進行詳細的理論講解,這其中老師與學生在授課與聽課過程中存在直觀性和空間感差的問題,此種灌輸填鴨式教學授課導致學生不愛聽課或者聽課效率偏低,這樣不僅阻礙了學生成才的發展也讓他們產生了對本課程的抵觸厭學情緒,最后導致學生與老師之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老師與學生溝通交流的問題)
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應由教師向學生轉換,老師更多的是扮演著引導著的角色,需要老師與學生能多的溝通與交流互動,引導他們獨立思考,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剖視圖內容是機械制圖教學的知識點之一,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安排學生課堂思考交流,例如提出問題:在學習掌握了全剖視圖畫法的基礎上為什么還要學習半剖視圖的知識和畫法?通過上述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這兩種剖視圖畫法之間的區別和各自的應用場合的異同點,讓學生在互動自主學習中提高識圖繪圖能力,潛移默化否把他們引入制圖的課程里,讓他們慢慢體會理解機械制圖每節課所講授的內容,進入到制圖的世界里。
目前,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大多中職院校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絕大部分的教室也均裝有計算機裝置,多媒體教學具有操作簡單,立體感強的特點,其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通過立體教學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但教學中不能過份的依賴計算機輔助教學,否則課堂中的老師與學生主體地位將受到影響和挑戰。
在結合課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加強正確使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它是培養形象直觀思維的基礎,機械制圖大部分研究的對象是各種形體的物體,注重直觀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基本體、組合體、各種視圖、截交線、相貫線、軸測圖、零件圖、裝配圖和剖視圖等內容均使用教具直觀讓學生觀察,建立表象。比如講解相貫線(圓錐與圓柱相交)作圖時,輔助平面法是利用三面共點的原理求的點,這個道理只憑語言理論描述,即使講的頭頭是道,形象生動,可能仍有大部分學生不理解或者模棱兩可莫名其妙,如果利用模型演示講解引導學生掌握為什么三面相交的公共點是相貫線上的點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可見,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獲得的表象是學生進行形象思維不可缺少的素材,相比起多媒體的應用,直觀教學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有實物直觀,有模型直觀和掛圖直觀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直觀教學法,更有益于學生掌握相關的制圖知識,和對制圖學科的興趣。
要把制圖課上的生動形象,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直觀應用知識,讓枯燥的條文變的有趣,除了要有很好的口才和表達能力以外,還必須具有機械等相關專業的知識相輔佐,如金屬材料(切削)工藝學,機械制造工藝學,機械基礎,機械原理和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等知識,這些知識在制圖的教學過程的零件結構,表面質量,加工方法,材料選擇,技術要求,連接裝配關系等方面都要聯系用到。只有具備這些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在授課時應用自如的舉了出生產中的典型例子。上課時多聯系多舉例把握控制相關學科的整合以及教學環節的設計,而不是急于單純的講解制圖科相關章節內容課程的知識講解,此時可以適當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介紹教學中需要使用到的實物,或者以常見的簡單機械為例,講解其制圖過程和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機械制圖各章節有關聯的知識可以先做下系統的聯系和介紹,如:投影作圖的原理和方法、點線面的投影和特殊位置直線、平面投影特性、基本體三視圖以及表面上找點、相貫線、截交線、組合體的畫法等是該課程的基礎,也是要學好制圖必須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內容由前往后一環扣一環,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授課時可以先做下系統講解,讓學生對本學科前期的知識網絡有個基本的了解和體會。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生產實際中對制圖的要求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科學合理的實施素質教育與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有必要對制圖課程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改革和調整,改變那些交叉重復,陳舊老化,不符合社會對技術人才發展要求的課程內容,補充一些新的,企業需要的,對將來工作有幫助的相關知識。例如:(1)以前對繪圖儀器和工具的使用以及制圖的標注要求較高,現在采用CAD 計算機繪圖,對字體,比例,標題欄,圖線以及圖紙幅面等標準可以不做要求(CAD 繪圖時字體可以隨意調整,比例和圖線可以更改,標題欄和圖紙幅面可以直接選用不同的模版)。(2)制圖里常用的尺規做幾何圖像的畫法像等分線段、等分圓周、畫多邊形、畫橢圓做斜度和錐度等舊的繪圖方法已無多大的用處,就連圓弧連接的方法也都不太適應現代繪圖的需要了,CAD 軟件繪圖時以上的作圖均只需要鼠標點對應的命令即可以完成相應的圖形。(3)軸測圖投影和幾何體尺寸標注的相關知識,也可以相應的少介紹,由于CAD 繪圖軟件里的標注命令和三維實體技術的出現使用也顯示出手工繪圖的無足輕重,教材里的以上內容都可以做簡單的介紹即可,學生除了掌握教材里制圖的基本原理知識和技能外,主要還必須學會熟練地掌握和應用CAD 計算機繪圖軟件,手工適量適時的繪制些基礎的圖形,以提高自身的讀圖技能和繪圖技巧,這是將來生產第一線的現代化新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總之,《機械(工程)制圖》作為各類中職院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在提高教學實效性方面,必須把握教學中的長與短,揚長避短、取長補短,不斷的充實自己及時吸取本學科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知識,把握教學改革的動向,增強教學的預見性,這樣才能培養出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具有較高實踐操作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以上是個人的拙見,由于水平有限,有不妥之處敬請提出寶貴意見。
[1]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機械制圖[M].6 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
[2]周鵬翔,何文平,主編.工程制圖[M].4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鮑里奇,主編.有效教學方法[M].4 版.易東平,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