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我們正處在一個數據爆炸的時代。從斯諾登曝光的文件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每天收集全球高達近50億份手機通話紀錄和20億條手機短信息。沃爾瑪每小時從顧客交易中獲得數據為100萬GB,印出來可裝2 000萬個文件柜。據IDC預計,到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將超40ZB,相當于地球上所有海灘上的沙粒數量的57倍。海量數據的產生、獲取、挖掘及整合等技術的應用將帶來新一輪信息化革命,將對企業組織、決策、管理、業務流程等產生重要變化,并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深刻影響。
大數據已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IBM CEO羅睿蘭表示:“數據是未來競爭優勢的基礎,將是重要的資源。”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組織紛紛制定了一系列規劃和行動計劃。美國在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將大數據視為強化美國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把大數據研究和生產計劃提高到國家戰略層面。2012年,奧巴馬更是借助大數據成功連任美國總統。《時代》雜志分析認為,奧巴馬的成功,競選團隊大規模與深入地數據挖掘,幫助奧巴馬在獲取有效選民、投放廣告、募集資金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大數據的發展,自2014年3月將大數據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2015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又通過了《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要求開發應用好大數據這一基礎性戰略資源。近幾年,大數據產業在我國迅猛發展。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84億元,預計2015年接近116億元,增速達38%。已經有不少國內企業利用大數據在提升服務質量、發現潛在客戶等方面獲得成功。
大數據是企業科學決策的基石。在傳統企業的經營中,管理者更多是憑個人經驗和直覺作決策,不僅會降低決策的準確率、加劇企業風險,甚至給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據2014年審計署報告,在抽查11戶國有企業的791項重大決策事項中,因決策失誤造成損失達134億元。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將通過對生產、流通、銷售等過程中產生的數據進行智能化分析處理后,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從而提高決策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大數據是企業精細化管理的重要體現。大數據具有及時、全面、精準、定量的分析功能,無疑對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如:企業通過對銷售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更準確、全面地了解市場行情、發展動向,使企業能夠進行更對路的生產;通過對用戶大數據分析,可以更準確地了解客戶的喜好、習慣等信息,使企業能夠對消費者進行精準定位。
大數據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國務院日前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轉型期的中國企業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大數據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代表,已開始在工業設計、研發、制造、銷售、服務等環節取得應用,并成為推動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的重要因素。
面對大數據浪潮,傳統企業需要主動把握大數據發展方向,深入挖掘大數據價值,持續推進管理創新,從而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學會大數據思維。在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者和員工要把大數據思維融入企業決策、管理理念、工作方式以及企業文化之中。首先,要充分信任數據,用數據說話,基于數據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次,要以用戶為導向。在大數據和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顧客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企業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不斷完善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以滿足用戶的新需求。
挖掘大數據價值。大數據專家舍恩伯格說:“數據好比一座金山,但是數據在那里放著,這座金山就不會屬于你,企業需要做的是了解并挖掘這些‘金山,最后成為大數據的贏家。”目前我國大數據應用還主要局限于互聯網企業,傳統企業則缺乏數據深度挖掘所需要的人員和技術支撐。當前,傳統企業首先要結合自身實際,從戰略高度規劃和部署,分層次、有計劃、循序漸進推動大數據在企業的應用。其次,要充分利用現有設備技術,加強大數據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好大數據,促進企業決策更加科學化,管理更加精細化。
提升對大數據的分析能力。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必須對海量的數據進行準確、快速的分析,以最快的速度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這對企業的數據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企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數據采集、儲存、整理和分析體系,加強對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利用,以充分利用數據這一戰略資源。同時,大數據對從業者,尤其是數據分析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要加快大數據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對大數據的獲取、分析能力。在大數據時代,數據種類更加多樣化。據統計,企業中80%的數據都是非結構化數據。因此,企業不但要重視結構化數據的利用,也要重視非結構化數據的挖掘和利用。
加快大數據與工業化的融合。融合是大數據的價值所在,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也是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國資委主任張毅指出:產業優化升級,要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加速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大傳統產業更新改造力度,加快重大裝備產品升級換代。
毫無疑問,在大數據時代,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威脅到自身的存亡。只要我們以開放的心態和創新的勇氣,積極主動地擁抱大數據時代,把握大數據發展方向,就一定能在大數據時代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