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向博++曹博++劉冬++張琰
摘 要:該文依據光控元件的特點,用光控元件代替數字鍵盤設計出門鎖的硬件電路,結合由單片機構成的控制電路,設計出新型的智能門鎖。該智能門鎖具有安全性能高、成本低的特點。
關鍵詞:光控元件 門控系統 智能鎖
中圖分類號:TP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6(b)-0062-03
門禁的安全性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最關心的話題,使用安全性能高的門鎖是門禁安全的保障。數字電子技術和微處理器(單片機系統)的相結合使得電子密碼鎖成為新時代門禁系統的“新寵”。密碼鎖的鍵盤部分通常采用數字鍵盤系統構成。這種鍵盤系統的特點是直觀、簡單,用戶只需要記住數字構成的密碼,就可以開啟房門。但這種由0~9構成的數字密碼一般都設計為4為數字密碼,很容易被破解,安全性也隨著降低。隨著光電技術的日益發展,利用半導體的光電效應和光生伏特效應制成的光電元件[1]以其快速、測量精確、無接觸、測量距離遠的特點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本設計利用光電元件的特點,將光電元件構成的鍵盤系統代替電子密碼鎖的數字鍵盤系統,結合單片機控制系統,設計出新型的智能密碼鎖,從而提高了門禁系統的安全性。
1 整體設計
由光控元件(光電傳感器)構成智能鎖的鍵盤部分,LCD屏顯示開鎖過程中出現的狀況,AT89C52單片機實現整個系統的功能,用電磁鎖替換傳統的機械鎖。光控元件將手勢的“觸摸”信號傳遞給單片機,通過單片機判斷信號的正確與否啟動電磁鎖的開啟與否。
設計的智能鎖可以實現的功能有。
(1)在輸入密碼時在LCD屏幕上顯示*號;
(2)設計開鎖密碼為特定手勢;
(3)能夠LCD顯示在手勢正確時顯示PASSWORD OK,手勢錯誤時顯示PASSWORD ERROR,輸入手勢時顯示INPUT PASSWORD;
(4)實現輸入手勢錯誤超過限定的三次密碼,鍵盤“鎖死”,發報警信號;
(5)該產品具備報警功能,當輸入密碼錯誤時蜂鳴器響并且LED燈亮;
(6)密碼可以由用戶自己修改設定(只支持6位密碼),修改密碼之前必須再次輸入密碼,在輸入新密碼時候需要二次確認,以防止誤操作。
設計的智能鎖系統圖如圖1所示。
2 單元電路的設計與特點
2.1 光控元件構成的鍵盤電路
基于光電元件構成的鍵盤系統,其核心元件是光敏元件構成的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的特點是[2]:結構簡單、非接觸、高可靠性、高精度和反應快等。設計中采用小型光電傳感模塊構成3×3鍵盤系統,單個模塊電路如圖2所示。
該模塊的特點是對光線的適應能力強,通過電位器可以調節手指接觸鍵盤的距離(可調距離為2~30cm),干擾小,便于安裝,使用方便。在設計時,將手指與鍵盤之間的距離統一調節為10cm,可避免因距離問題,使非正確信號(開門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從而使錯誤信號啟動了門鎖的報警系統。
2.2 繼電器驅動電路設計
門鎖的“鎖”部分由電磁鎖構成,設計中采用SRD-05VDC-SL-C型繼電器驅動電磁鎖“開鎖”。由于采用了光控元件,電磁鎖的電源電壓相對較小,一般采用5V即可。設計的繼電器驅動電路如圖3所示。
3 門控系統設計
門鎖的核心系統是門控系統,該系統由AT89C52單片機最小系統構成[3],利用AT89C52單片機靈活的編程設計和豐富的I/O端口,及其控制的準確性,實現基本的智能鎖功能,其程序流程圖如圖4所示。
系統的I/O口分配如表1所示。
4 系統調試
首先應用Proteus軟件進行系統仿真[4],系統圖如圖4所示。仿真過程中,先給一個啟動鎖的手勢信號(相當于機械鎖的插入鑰匙狀態),LCD屏顯示“*”信息,再給定正確的開鎖手勢信號,顯示屏顯示“PASS WORD OK”。連接實物進行軟件系統與硬件系統聯調時,給定正確手勢信號,聽見繼電器動作聲音,卻不見電磁鎖動作(開鎖)。在初步設計中,電磁鎖與繼電器構成的輸出電路中采用的電源電壓過大,導致繼電器線圈燒壞,因此出現繼電器一次側吸合動作,二次側電磁鎖不動作。調整了外接電源后,電磁鎖順利動作,達到設計要求。
在仿真過程中為方便運行和系統圖布局,用3*3陣列按鍵代替了光電傳感器模塊構成的按鍵系統,實際系統搭建時鍵盤系統是由光電模塊構成,仿真的結果和實物調試結果一致。
5 結語
該文介紹了一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 智能鎖的設計方案,闡述了整個設計流程,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設計仿真和實物制作調試。基于光控元件的智能鎖的設計,結構簡單、使用便捷、安全性能高,具有良好的實用性。
參考文獻
[1] 童詩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張洪潤.傳感技術與應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 張毅剛.單片機原理與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4] 陳海宴.51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基于Keil C與Proteus:2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