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寧++王冠澎
摘 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企業急需提高競爭力的現狀,基于這種情況,精益管理應運而生。精益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旨在以最少的資源投入創造最大的價值。企業將精益管理運用到生產工作與日常管理等方面,不但能夠節約資源,而且能提高效率,將大大提升企業的生產力,從而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
關鍵詞:精益管理模式;企業管理;效益
一、新時期企業精益管理的必要性
精益管理是一種高效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運用精細、精確的管理手段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功效。通過實踐證明,采取精益管理對企業的進步與發展有著重大作用。
首先,精益管理能改變原有的企業運行模式。當前,我國企業的粗放型的運行過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費現象,如人員的不作為、設備材料的浪費、不合格的產品或不滿意的服務、繁冗的程序等。而精益管理能從細微處入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材料、資金、時間、空間的問題,最大程度的減少浪費,合理利用手頭上的資源獲取最大的效益。其次,精益管理有助于企業集團的戰略部署。企業集團往往由多個分工不同的企業組成,若整個企業集團均采用精益管理,則企業之間的關系會更加緊密,協作更加流暢,效率更高,配合更完美,是社會資源就會得到充分利用。最后,精益管理有助于社會資源的整合。企業采取精益管理后,使得資源能夠合理分配與運用,社會資源就會被有序的合理的使用,有助于社會資源的有序開采、流動與使用。
二、企業精益管理模式的應用現狀
我國多數企業運用精益管理的時間比較短而且比較粗糙,我國企業在運用精益管理的實踐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具體總結如下幾點:
第一,引入缺口較大,引入理論而未進行實踐,精益管理在我國企業當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認識與應用,但是相對我國企業數量來說還未達到普及的效果,有著一定的引入缺口。在引入了精益管理這把“利刃”的企業當中,存在嚴重的只學理論而不付諸實踐的現象。許多企業積極的引進了精益管理模式,卻不理解精益管理的深層含義,學習書籍較少、培訓較少,只做表面文章。而有的企業認為精益管理起源于汽車制造行業,不適用于自己的企業,從而心底不重視,手頭不緊抓,精益管理名存實亡。對于積極實施精益管理的企業,也存在未及時監控、反饋與總結的現象,沒有形成以經驗指導實踐的良好循環,實施過程中的錯誤也未能及時更正,并沒用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生產模式。
第二,“本本主義”,理論脫離實際。精益管理是以豐田汽車精益生產方式發展完善起來的,這就決定了其與豐田公司企業環境相適應這一特別之處,然而當前與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時代背景、企業的領域與文化背景皆不相同,因此要求我國企業要根據本企業的特點,結合社會經濟環境,采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來實施符合本企業實際的精益管理方法。然而,我國企業在實施精益管理的過程當中仍存在嚴重的“本本主義”、“教條主義”,沒有深入分析理論知識,沒有考慮企業自身的特殊性,更沒用量身定做符合企業自身的精益管理模式,造成精益管理形式化,沒有取得預期效果,甚至帶來負面影響。
第三,錯誤理解含義,片面強調單方面。精益管理的“精”是指精益求精,“益”是指獲得收益。在我國企業實施經營管理過程中,存在片面強調“精益”的現象。有的企業把“精”放在了重中之重,演變成了“吹毛求疵”,付出成本更多而收益并沒有得到相應的增長;有的企業片面強調“益”,從而對細節放松,資源得不到合理安排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如此,精益管理并沒有帶來良好的管理辦法和較大的收益,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三、企業精益管理模式的實現路徑
1.樹立精益價值觀,打造精益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對于采取精益化管理模式的企業來說,以”“精益”為主打造企業文化不僅能提高員工的主動性,還能提高企業形象,無形中給企業加分。
2.強調以人為本,重視團隊協作
企業的精益管理主要是依靠團隊的協作完成,這就要求企業要重視團隊的作用,強化員工的團隊協作精神。同時,精益管理還要求員工具有主人翁意識,能積極地學習精益管理相關內容,提高節約成本的意識,避免浪費,嚴抓產品質量,盡可能為企業帶來最大的效益。
3.積極尋找不足,完善管理辦法
理論來源于實踐,而實踐則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精益管理引入我國企業時間較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與企業不斷的磨合,在此期間,通常都會存在與企業當前狀況不適應的情形,這就要求企業積極的進行精益管理后的監控、反饋與總結,再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從根本上完善管理模式。除此之外,企業在自我完善的同時還應積極學習其他企業在精益管理方面的有效經驗,并結合實際運用到自身的管理當中,加快精益管理模式的全面實現,促進企業的高效運作,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實踐證明,精益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企業立足于市場的重要戰略指導方式,企業只有不斷的學習它、運用它、提升它、完善它才能使企業適應當前發展迅速且多變的市場環境,促進自身健康快速發展,提高企業經濟實力,獲取最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鄭建軍,段成鐸.基于精益管理的國有企業管理效益探究[J].經營管理者,2015(18).
[2]王通,于習曉.淺析精益管理在國有企業共青團工作中的應用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5(18).
[3]莊琴霞.關于國有企業實施精益管理財務轉型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