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霞
摘 要:對于縣城經濟來說,突破原有的停滯狀態,并且實現經濟的超常規發展是有決定性意義的。在本文中,本人主要通過縣城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縣城民營經濟、縣城的市場開拓等方面研究了當下縣城經濟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從創建新理念、改革政府管理體制、引進資本與項目,發展特色經濟等方面提出了關于縣城經濟發展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縣城經濟;發展;問題;措施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縣城經濟的發展有了明顯的改觀,但仍由許多不足的地方。而我們都知道,發展縣城經濟對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著相當大的意義,那么認識我國縣城現有經濟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是相當重要的。
一、縣城經濟發展的問題
1.縣城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落后
我國在宏觀的經濟發展思路與戰略上,遵循中央、省、市、縣、鄉五級層層下指標的發展思路,下達到縣鄉層次,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一般為“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這種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不僅使得各縣政府脫離實際情況,都盲目地抓經濟、抓投資、抓項目,而且使得多種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對縣城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財政壓力。由此看來,縣城的債務會越積越多,財政方面的執行也會越來越困難,政府不到位的問題越來越顯得明顯了。因此,這種落后的縣城經濟發展指導思想是不適用于現有的市場經濟的。
2.縣城與同城經濟間發展不協調
一般來說,縣城的經濟基礎較城市來說相對較差,并且資源匱乏,財力緊張,甚至維持經濟現狀舉步維艱;而城市則大大相反,城市的經濟基礎好,并且資源豐富,財政資金雄厚。這種差異性導致了縣城經濟與同城經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所以縣城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低于城市經濟發展速度也就不足為奇了。但是近年來,這種差距卻又越來越拉大,導致縣城經濟與城市經濟極端化的問題愈演愈烈。
3.縣城民營經濟發展遲緩
通過多年來的觀察與比較,縣城民營企業存在相當多的問題。首先,民營企業的產業分布不合理,大部分都集中在第三產業的餐飲服務業,而且,大部分民營企業產品生產規模不大、技術含量不高、產品檔次較低、市場前景不廣闊,缺少政府的宏觀統籌;其次,民營企業以家族管理式為主,在管理方面缺少規范性、科學性;最后,大部分民營企業的還貸意識與法制意識較為欠缺,信譽度比較低。以上問題都限制了縣城民營經濟的發展。
4.縣城市場開拓欠缺
開拓縣城經濟市場是重點:在經濟全球化經濟過剩的大局勢下,中國經濟要以開拓縣城經濟為重點,從而擴大內需;開拓縣城經濟市場又是難點:當下,縣城居民收入水平較低,居民消費水平也長期處于較低水平,不僅導致了縣城消費份額不斷縮水,農村占國內市場的份額逐年下降,而且工農間、縣城間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經濟體,縣城經濟也沒能從外部接受足夠的支持,多種原因導致了巨大的縣城消費市場難以打開。
二、縣城經濟發展的措施
1.創建新理念,新思路
要改善縣城經濟的發展體制,那么就必須摒棄之前不適應于當下經濟的體制,勇于開創新的理念。比如說“市場管效率,政府管公平”這樣的新理念。縣城政府要避免直接參與經濟,避免錯位、缺位、缺位等一系列問題;并且,政府應該積極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促進社會公平,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只有這樣,開創新理念,新思想,才能使縣城經濟跟上現代化經濟的發展水平,使得縣城經濟在現有水平上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2.改革政府管理體制
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后盾,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縣城的政府一定要做好相關工作,從而在經濟層面為可持續發展作出一部分貢獻。首先,我們的政府工作人員要把工作著重放在縣城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上來,嚴格要求自己,按照領到干部廉潔自律等各項規律,勤懇做事,清白做人,并且提高主動服務的能力,增強公信力、執政力,要有謙虛學習的態度,把發展經濟的熱情與嚴謹的科學態度聯系在一起,教育并引導群眾;其次,我們應該減少政府的管理層級,精簡政府機構與人員,遏止“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等不符合實際的表面現象,通過積極推進縣城的機構改革從而使得政府工作更加有效率的完成;最后,我們應該著重強調教育、醫療、養老、調節社會公平等方面的政績考核標準,從而進一步為縣城的經濟發展奠定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基礎。
3.引進資本與項目,發展特色經濟
我們可以在一些缺乏必要產業基礎的縣城,通過拿來主義和創造優勢這樣的方式實現突破,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盡可能地多引進資本與項目,而不必過多的考慮單個資本與項目的規模,使得用最快的速度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基礎。而在市場經濟這個大背景下,不論這些產業基礎時否完備,它都會受市場機制的調節,從而自我更新規律,自發優化與重組。在有了這樣產業基礎的條件下,我們為了加快縣城經濟的發展,就要考慮本地的地理位置、產業結構、資源、科技等因素,對縣城經濟進行特色化發展。縣城的特色化經濟不僅能更好地適應當下的經濟形勢,使得特色經濟的優勢放大,并且還可以打造縣城自己的特色,擴張自己的優勢,開辟出適合本地區發展的獨特的經濟體系。
三、總結
總之,我們只有明確的認識到了縣城經濟發展的問題,才能更好地從誤區中走出來,根據宏觀的縣城經濟發展措施進行進一步改革,從而使縣城經濟得到較大的改善,順應改革開放下不斷發展前進的腳步,使中國縣城經濟有明顯的改觀。
參考文獻:
[1]張一弛.縣域經濟發展問題淺析[J].時代金融(下旬),2014,(1):389-390.
[2]徐慎暉.安徽省縣域經濟科學發展問題研究——以“郎溪現象”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6):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