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浩
今年上半年,中國P2P行業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行業累計成交量達3006 19億元,月均增速為10. 08%;而P2P網貸綜合收益率呈下滑走勢,從1月的15. 81%下降至6月的14.17%。隨著競爭加劇,中國P2P網貸行業洗牌加速。據統計,2015年以來,新增問題平臺419家,是去年同期的7 5倍,己超過去年全年問題平臺數量。其中6月份新增問題平臺125家。(詳見7月3日《金融時報》報道)
有關專家預計,互聯網金融P2P行業市場規模仍將繼續保持迅猛擴張的態勢,今年底基本可以突破8000億元的歷史成交額大關。與之相伴的是,行業競爭將會越來越殘酷,曾有多名行業知名人物預言,未來90%甚至更多的P2P會倒閉。
對于中國P2P市場目前存在的最大瓶頸問題,行業內外長期存在著一個錯誤的解讀,即普遍認為是國家監管缺失問題。但在我看來,國家監管雖然會令一部分不規范的平臺面臨倒閉,但對于絕大多數想干事創業的平臺而言,則更有利于其走向正規化,進而提升平臺的市場競爭力。
眾所周知,P2P行業的投資者和貸款者市場長期存在著嚴重同質化現象,由于投融資雙方普遍都在線上完成貨幣資金交易,基本不受地域限制,比如北方的投資人就可以將資金借貸給南方的貸款人,這就導致所有的平臺都一窩蜂地爭搶同一批投資人和借款人的現象,但投融資群體同質化也不是當前最大的問題。
我認為,P2P行業當前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缺乏深入的市場細分,無法為用戶提供更專業的差異化的金融服務。參照工業4.0時代的發展歷程,網貸行業亟需跑步進入P2P4.0時代,努力為客戶研發出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服務,開辟出屬于自己的藍海,才能盡快告別大面積倒閉現象。
目前大部分P2P平臺的產品基本都相同或相似,顧客流動性較大,導致所有平臺都陷進了同一種發展困境,即只能通過最低級的市場競爭方式,比如廣告戰、利息價格戰等高投入高風險的手段來維持成交額,但隨著平臺的不斷增多,廣告戰和價格戰這兩個武器已越來越難以產生直接效果了,砸錢促銷者往往得不償失,不促銷者雖然能夠生存,但也陷進了緩慢發展的境地。
那么,P2P行業應該如何才能突破當前發展的瓶頸呢?我認為,在當前P2P行業利率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在安全性和流動性都沒有出現過問題的前提下,那些長期注重產品創新的平臺,將來才會有競爭力。畢竟,P2P市場前景仍然極為廣闊,用戶還有大量的需求尚未被充分挖掘出來,行業仍處于蓬勃發展的成長期,行業整體利潤水平存在著較大的提升空間。但是,在當前市場狀態下,企業要想獲得生存和發展,只能通過產品創新贏得顧客的青睞,進而保證源源不斷的利潤,否則,必將陷進漫無邊際的紅海大戰,直至彈盡援絕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