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宇,黃 婧
(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95)
居住區水體景觀是指居住區中以“水”為主要對象和設計要素的環境景觀。在居住區整體景觀質量衡量標準中,水體景觀作為重要的一支,直接影響著人居環境的綜合素質。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居住區水景的要求已不僅僅限于美觀層面了。在新的城市居住區,人們開始重新思考景觀和人、景觀和文化的關系[1]。但是,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的評價指標大多難以度量,由于它們的不確定性以及受主觀因素影響較大等原因,在評價時應先將其適當量化[2]。因此,從多學科多角度出發,在理論上統一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評價標準,建立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并運用該評價體系發現居住區水體景觀現有建設中的不足之處,進而提出改進建議,便顯得尤為重要了。
考慮到數據采樣的可行性與研究對象的完整性,在實地走訪了南京十余個較有代表性的居住區后,選擇南京西南建鄴區的南湖小區、城東的銀城東苑、河西的中?!と{麗舍、城南雨花臺區的時光澔韻與東南江寧區的富力十號這5個居住區為調研樣本。其中,南湖小區作為南京最大的居住區,是1984年為安置拆遷居民和回城人員而建的,是當時全國第一個大規模生活小區[3];銀城東苑位于南京東郊風景區——紫金山南麓,地處中山陵景觀中軸線上[4],以營造自然生態、和諧互動、觀賞性較高的居住小區為主旨;坐落于河西新城高檔居住區的中海·塞納麗舍汲取了文化與生活氣質交匯的典型水岸——城市巴黎的建筑風格與園林藝術,營造出塞納河畔般自由、典雅、高貴的景觀格調;時光澔韻地處南京市小行地段,利用自然山嶺坡地、引進活水等手法,構筑了城南的“山風河韻”與地鐵旁的新派生活;富力十號位于江寧區麒麟街道,以高綠化率、低容積率與完善醇熟的配套設施成為江寧片區迅速崛起的新興人居社區。5個居住區分處于南京城的不同區域,各有特色,能夠較為全面地代表南京市居住區水體景觀的建設情況。
層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是美國著名運籌學家薩蒂教授于20 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一種系統分析方法[5]。該方法把一個復雜的問題按屬性的邏輯關系進行逐層分解,使各層次系統化、條理化,以簡化分析問題的難度。它是一種用一定標度把人的主觀判斷進行客觀量化,將定性問題進行定量分析的簡單而實用的多準則評價決策方法。對于那些用一般技術手段無法處理的或是不能定量測度的問題,AHP 法提供了一條有效解決途徑[6]。
層次分析法強調決策者直覺判斷的重要性以及決策過程中方案比較的一致性,目前已在水資源系統模糊優化、房地產代理商選擇、方案優選等各個領域獲得廣泛應用,但在園林發展方面的相關研究并不是很多。
德爾菲法(Delphi 法)是美國廣泛應用的一種定性預測方法,其特點是專家組成員的權威性和匿名性、預測過程的有控趨同性、預測統計的定量性[7]。該方法采用背對背的通信方式征詢專家小組成員的預測意見,經過幾輪征詢,使專家小組的預測意見趨于集中,最后做出符合市場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結論。因此,德爾菲法又名專家意見法或專家函詢調查法,是依據系統程序,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團隊成員之間不得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系,通過反復地填寫問卷,從而集結問卷填寫人的共識或搜集各方意見。該方法可用來構造團隊溝通流程,應對復雜任務難題。
以AHP 法與Delphi 法相結合的方式構建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評價體系,以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方式逐項分析居民滿意度的影響因子,將所得數據與分析評價相結合,得出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的評定標準。
評價指標是構建評價體系的基礎,指標選取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和準確性[8]。居住區水體景觀包括景觀型水景、生態型水景、互動型水景與裝飾型水景等類型,涉及與水景主體相關聯的駁岸、構筑物、置石、小品、基礎設施與植物景觀等要素。因此,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評價呈現出多目標、多屬性的特征,需兼顧景觀的客觀性和景觀認知的主觀性,存在一定難度。為此,研究運用系統工程學中的層次分析法,選擇“目標層—準則層—指標層”逐級分解的層次結構構建了南京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南京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評價體系及權重分配
評價因子的權重反映各指標在評價體系中的相對重要程度,直接影響評價結果的合理性。以AHP 法與Delphi 法相結合的方式來確定各指標的權重,具有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科學性與客觀性較佳的優點,各指標的具體權重見表1。研究采用多目標線性加權函數法,即常用的綜合評分法,其函數表達公式[9]為:

其中,A 為水體景觀滿意度綜合評價分值;Bk為準則層中的分項指標分值,Ek為項目層的權重;Cj為指標層中的單項指標評分值,Dj為指標層中單項指標的權重;m,n 分別為準則層和指標層中評價指標的個數。參照國內外綜合指數的評定指標,得出南京居住區水體景觀綜合評價的滿意標準,見表2。

表2 滿意度評定分值標準
此次征詢人員共64 人,其中4 人為從事園林或景觀教學的南京農業大學教師;6 人為南京農業大學園林專業的在讀本科生;50 人為筆者所走訪的南京若干居住區中的業主、保安與物業管理人員等。
在評價體系已構建完成的基礎上,對調查問卷進行結果統計,得出5個居住區水體景觀目標層、準則層與指標層的評分值,見表3。由表3 可知,南京5個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的綜合評分依次是:銀城東苑(3.89)>中海·塞納麗舍(3.88)>富力十號(3.57)>南湖小區(3.43)>時光澔韻(2.58)。

表3 南京5個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評價結果 (分)
水體作為一個造景要素,可以美化環境、點綴景物、增強居住舒適感,水的形態、聲音、情感蘊含著無窮的詩情畫意,豐富了空間環境,給人類以享受和無限的聯想。
由表3 可知,5個居住區水體景觀美觀性評分最高的是中海·塞納麗舍(4.10),其次是銀城東苑(3.92)、富力十號(3.80)、南湖小區(3.48),得分最低的是時光澔韻(2.35)。人們對于中海·塞納麗舍水體景觀的美觀性滿意度最高,在水體景觀美觀性指標層分項上,中?!と{麗舍有4 項分值均大于4。這與中海·塞納麗舍的整體定位和精心規劃不無關系。中?!と{麗舍選擇在南京市規劃起點最高、各項城市建設最為系統全面的河西新城中部建設小區,該區域是河西新城中高檔居住板塊的標志。尊貴高雅的“法胄世家,水岸生活”賦予了中海·塞納麗舍浪漫華美的歐式風情,小區內不僅有觀景池、噴泉、泳池、裝飾水景等形式多樣的水體景觀,在空間體驗感上更是做出了“移步易景、情隨景生”的效果,加之搭配適宜的植物造景與風格鮮明的水景小品,養護得當、環境優美,其營造出的輕松自由、精美雅致的生活氛圍深受人們喜愛。得分較低的時光澔韻因自身水體景觀布局風格過于粗獷、植物略顯破敗稀疏,加上養護管理不善造成水景干涸,故而在美觀性上給人們的整體感覺不佳。
除了賞心悅目,居住區水體景觀的功能性營建也不容忽視。目前,從住宅小區到城市廣場的環境設計都在加大水體、水景的應用,涌現出一大批親水住宅[10-11]。由此可見,人們對于居住區水景的使用功能、親水功能、生態功能與社會經濟功能的關注度也在日益增加。
從表3 中可以看出,在居住區水體景觀功能性調查上,得分最高的是銀城東苑(3.99),其次是中海·塞納麗舍(3.68)、富力十號(3.28)、南湖小區(2.97)和時光澔韻(2.78)。在這5個居住區中,銀城東苑的3個指標層得分高于3.5,毋庸置疑,銀城東苑在水體景觀的功能性方面令人比較滿意。銀城東苑占地面積大,居住人口多,發展歷史長,南京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解放軍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環擁四周,人文環境極佳。有趣的是,南京有很大一部分韓國人都住在銀城東苑,這個小區儼然成了南京最大的“外國人居住區”。銀城東苑的主體水系為莫奈湖,其使用功能與親水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發揮,幾處親水平臺與親水步道的設計,都使居民們近水、親水的愿望得到了滿足。因此,銀城東苑的水景有著極高的人氣,是老少咸宜的休閑娛樂場所,為小區帶來了無限活力。
由表3 可知,在居住區水體景觀安全性準則層的評價結果中,5個居住區的評分自高到低分別為南湖小區(4.15)、銀城東苑(3.80)、中?!と{麗舍(3.53)、富力十號(3.41)、時光澔韻(3.13)。在分項指標層的評分結果中,南湖小區在水岸防護設施與土建、給排水設施上得分最高,而銀城東苑的各項得分則最為平穩??傮w而言,這5個居住區在安全性方面都做得不錯,尤其是南湖小區和銀城東苑。其中,南湖小區的水體景觀分外注重水岸防護設施的構建,無論是南湖小區的主湖還是周邊的蜿蜒溪流,跨于其上的觀景平臺、景觀橋、木棧道等都帶有超過安全高度的木扶手;且小區水景的給排水設備完善齊全,各管線、噴頭等安置妥當,因此在安全性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得分。不過,其帶來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過高的扶手阻礙了人們親水瀕水的渴望,過密的噴頭與水景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視覺美觀性。而得分最低的時光澔韻盡管存在水岸防護設施缺少、周邊照明效果不佳等缺憾與問題,卻在指示牌設立這一單項上做得較盡人意。
居住區的水景建設要符合當地的地域文化、民族風情、歷史背景,服從小區的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基底。即便一直以來,人們都在反復強調景觀設計應注重其中的文化內涵與人文情懷,但總體而言,“文化性”仍是一個較為虛化的概念。
在居住區水體景觀文化性準則層的評分結果(表3)中,5個居住區的評分分值分別為:中海·塞納麗舍(3.56)、銀城東苑(3.37)、南湖小區(3.09)、富力十號(2.94)、時光澔韻(2.58)。就滿意度分值標準而言,除了中海·塞納麗舍剛達到“比較滿意”等級外,其余4個居住區都集中在“基本滿意”等級,彼此間差距不大。其中,得分最高的中?!と{麗舍以占地約800 m2的法式坡地及400 m2的塞納盛景疊水水景,打造出精致入微的法國園林環境,小區內有著婉轉流長的觀景池、綠植擁簇的歐式噴泉、復古雅致的景庭棧橋與別具一格的水景雕塑……見微知著,雖然小區規模不大,但多處細節都體現出中?!と{麗舍在用心打造著獨樹一幟的歐式人文情懷,而非空洞無物的打理念、喊口號,令住在此地的居民感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安逸舒適。得分較不均衡的南湖小區,由于自身的建設背景與歷史環境,自然被打下了印記頗重的時代烙印,故而其“時代特色”的得分較高;但也因為年代較為久遠,且地廣人多,環境較雜,風格大眾,所以在“地域特色”上難免處于下風。
南京許多居住區的水體景觀普遍存在視覺觀賞性不佳的問題,例如:水景風格定位一味追求大而洋;水景形態設計生硬,空間布局不合理;植物配植種類單調,小品造型老舊缺乏新意;后期養護管理不善造成水質欠佳等。開發商在居住區規劃設計階段缺乏對水景持續運行的經濟性與可行性的考慮,導致水景建成后因無力承擔水電耗費與維護管理費用而逐漸干涸停用,且植物破敗,有礙觀瞻。
就短期而言,應盡快采取措施治理污水,同時加強監管力度;從長遠看來,仍應在居住區水景的合理設計、科學規劃等方面多下功夫。若條件許可,可因地制宜,利用區域內原有水體與水系進行合理改造,形成居住區中內脈管通、主次分明的水體格局;也可改造居住區水體的生硬駁岸,增植層次豐富的花草樹木,增設適量必要的景觀小品以改善其觀賞性。
人都有著與生俱來的親水性,居住區水景除滿足人們親水、戲水的渴望之外,還應有娛樂、健身等功能,以及營造區域小氣候、生態養護等功效[12]。然而,由于缺乏統籌規劃與精心營建,南京多數居住區水景拋棄了本身的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許多該有的功能模糊、消失了,導致居住區水景變成了一件看似美麗實則無用的擺設。
在居住區水景設計的初步階段,便應從駁岸、水生植物、凈水系統等角度綜合考慮設計。盡可能地在保持居住區水景自然形態的基礎上利用原有地形適當改造,以自然駁岸、林地等取代硬質駁岸,從而恢復水體生態環境,以達到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目的;另外,要注重物種多樣性,選用種類豐富、易于成活的植物群落,防止水污染,形成良性局部生態循環系統。
人身安全是人最基本的權利,居住區水景的不合理設計經常導致一些事故發生[13]。從均享性與安全性角度出發,居住區水景設計應考慮適當的水深、水岸坡、臨水防護設施、照明設備等。但筆者在走訪過程中發現,許多居住區的水體景觀并沒有設置防護設施;即使有設,但效果也不夠理想。
安全性的保障是人們在水邊游憩休閑的大前提。這不僅意味著設計師們在規劃時需處理協調好水岸的坡度、高差、材質等相關因素,如人工湖至少在距湖岸2 m 以內設置坡度平緩的湖底,泳池池底最好做防滑處理,親水平臺設下降式階梯伸入水面,在保證親水功能的同時杜絕安全隱患;還需在土建結構、噴頭、管道閥門、水泵控制等方面注重施工質量與技術方案的安全;另外,基礎安全設施如欄桿、防滑鋪裝及“禁止下水”的指示牌亦同樣重要。
不同地域有著不同的地貌環境,氣候和地質條件的相異會引起水景設計樣式的改變。這些獨特的地理環境是營造城市居住區特色水景最寶貴的來源。而南京許多居住區水景都存在一味模仿西式風格、照搬照抄、生搬硬套的現象,無視地域特色,削弱設計理念,抹殺文化內涵,可謂“放之四海皆準”。
南京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濃郁的人文情懷,不難發掘出獨特的文化元素。南京的古都風情可以通過設計風格體現,南京的精神風貌可以通過小品雕塑彰顯。又如在居住區水景建造時使用本地的石材和木材,這些頗具地域性與耐久性的當地天然材料,在更新時亦容易就地取材,且能避免水景材料與其他地區雷同的現象,最終喚起居民們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研究初步建立了居住區水體景觀滿意度評價的指標體系,并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多層次的指標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為科學地評價居住區水體景觀打下了基礎。該方法簡單易行、清晰明確,不僅可以對景觀營建因子進行景觀質量評價,還可以在規劃過程中對多種方案進行綜合評價,篩選出最為優質合理的方案。在實際運用中,應科學地選擇評價要素,并對各指標在評價體系中所占的權重進行具體分析,令層次分析法在景觀領域擁有更廣闊的用武之地。
[1]華 寧.南京江北居住區水體景觀的評價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0.
[2]李昆侖.層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觀評價中的運用[J].武漢大學學報,2005,38(1):143-147.
[3]鄧 飛,陳傳榮.談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住區建設——以南京南湖小區為例[J].四川建筑,2008,(5):38-39.
[4]雷振林.南京“銀城東苑”環境綠化探討[J].綠色科技,2011,(11):47-48.
[5]Saul I G,Harris M.Encyclopedia of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Science[M].New York:Springer,2001.
[6]許樹柏(譯).層次分析法——在資源分配、管理和沖突分析中的應用[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8.
[7]劉學毅.德爾菲法在交叉學科研究評價中的運用[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8(2):21-25.
[8]孫 明,杜小玉,楊煒茹.北京市公園綠地植物景觀評價模型及其應用[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0,(S1):163-167.
[9]鄭文俊,王金葉,韋 婷.桂林工學院雁山校區校園景觀滿意度測評[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9,(2):205-208.
[10]劉惠芳.淺談居住區水景的人性化設計[J].工程與建設,2006,20(6):726-728.
[11]彭 鳳,蔡 青,劉 俊,等.居住區水景設計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5):37-40.
[12]張玉明,顏亞男.城市居住區水景景觀設計淺析[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2,(1):26-29.
[13]高 松,周建華,徐 晶.居住區水景親水性與安全性設計思考[J].南方農業,2009,(2):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