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書昱
(畢節市人民醫院 貴州 畢節 551700)
宮頸癌屬于臨床上高發的婦科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僅在乳腺癌之后,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其發病率相對更高。對于疾病的早期診斷對治療可以提供更充分的時機,提升患者生命質量,降低不可逆的損害。臨床上病理活檢是診斷的金標準,但是在疾病篩查過程中,為了達到較高的診斷效果,HPV與TCT也在廣泛的運用,其診斷的效果直接關系到篩查的價值。
研究來自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間進行宮頸癌篩查的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已經有過性生活史,同時自愿參與篩查工作。其中也存在過早性生活、多產、性伴侶過多、宮頸炎癥或息肉等。年齡范圍為24至54歲,平均年齡為(34..5±5.3)歲;產次范圍為0至4次,平均產次為(2.1±0.8)次。將患者依據檢驗方式的不同分為病理檢驗組、HPV聯合TCT組,兩組檢驗數據來自同一批篩查對象。
HPV檢驗通過試紙條與試劑盒操作進行,TCT檢測通過液基細胞制片機進行自動分析。此外還進行病理活檢。所有患者在檢驗時要避開月經期,同時在檢驗前的1d時間內禁止性生活,同時前3d要禁止對陰道進行灌洗或者用藥干預治療。
分別觀察檢驗方式結果中浸潤癌、CINⅠ、CINⅡ、CINⅢ的各項檢出率,以及整體的檢出率結果,以病理檢驗方式為檢驗的金標準。
將采集到的數據經由spss17.0統計學軟件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做檢驗,同時數據間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0.05。

表1 聯合檢驗方式與病理檢驗方式的檢出率對比

表2 HPV與TCT各自在檢出率上的對比
在疾病檢出率上,聯合組為92%,病理組為100%,兩組差異不明顯,同時在浸潤癌、CINⅠ、CINⅡ、CINⅢ的診出率上,與病理結果沒有顯著性差異。同時HPV檢測和TCT單獨檢測效果上,同樣沒有顯著性差異。具體情況如表1和表2所示。
宮頸癌在我國患者中的致死率在10%左右,其較高的致死率讓臨床醫療工作對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更為關注。宮頸癌病發中,HPV是其誘發的重要致病因素,該病毒可以通過性傳播來達到疾病的誘發,其中已婚女性感染該病毒的可能性在40%左右。這種病毒感染后,患者自身無法達到自我病毒的清除能力,進而導致感染的繼續發展,直至成為宮頸癌病變。而該感染首先是通過在宮頸處的上皮細胞進行不斷的復制增生,可以由上皮瘤樣病變開始,繼而最后形成浸潤癌。因此通過HPV檢測而已有效的對宮頸癌情況進行檢出。其中從HPV到發展成為宮頸癌,期間的時長約要10年時間,而通過對該情況的確診,可以有效的提前抑制宮頸癌的發生和發展,一般在篩查中,HPV不需要每年進行檢測,一般間隔5年時間篩查一次便可。而通過與TCT檢驗同時進行,可以讓單純檢驗方式結果的不準確性進行有效的彌補。宮頸癌在早期一般不會出現身體上的異常表現,雖然部分情況也發生在宮頸糜爛情況下,但是無臨床癥狀情況下也可能潛藏著宮頸癌的發生。其中腺癌一般在頸管內生存,其外觀上沒有顯著差異,身體也不會引起不適感,一直到出現陰道不規律的出血情況,這時宮頸癌已經發展到的了二期階段。而宮頸癌如果在一期階段,其治愈的可能性可以高達80%至90%,但是如果進入二期階段,則只有60%至70%,而到了三期階段,則只有40%至50%,如果發展到了4期,其治愈的可能性只有10%。因此對于宮頸癌做定期的篩查,對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早痊愈有更好的效果,一般對于3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每年進行一次婦科體檢,從而及早的檢出宮頸病變,為疾病的治療提供更多的時間機會[1-3]。
本研究中,在疾病檢出率上,聯合組為92%,病理組為100%,兩組差異不明顯,同時在浸潤癌、CINⅠ、CINⅡ、CINⅢ的診出率上,與病理結果沒有顯著性差異。同時HPV檢測和TCT單獨檢測效果上,同樣沒有顯著性差異。可以充分說明HPV與TCT在單獨進行宮頸癌篩查時并不能達到較高的檢出率,而在聯合使用情況下可以達到檢驗準確性的優化,促使疾病的早期診斷。如果情況有異常,最好可以通過鏡下病理活檢等技術進行有效配合,這樣可以有效的達到減少誤診。但是病理檢驗由于操作更為復雜,不適用于廣泛開展,對于基層的篩查工作仍然以HPV與TCT為主。
[1]王亞春.TCT和HPV檢測在宮頸癌篩選中的應用[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3,27(5):59 -60.
[2]章興梅.HPV與TC:T聯合檢測對宮頸病變的篩查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7):2884 -2886.
[3]祝亞猛,劉晨.隨機宮頸癌篩查與TCT細胞學病理診斷方法的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1):67-68.